•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6-01 03:17: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健康得到发展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主要学习方式,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很多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往往是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或者说是合作没有其真正价值,没有得以发掘和体现。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教学,应用
      
      在新《课标》的实践中,对合作技能与技巧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人格品质的塑造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追求。对于教师来讲,不仅是一个教学方式问题,而是一个育人问题,学生不只是在身体方面得到发展,而是上升到健康上来理解教学过程的意义,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改变。
      1.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的分组
      合作学习在分组策略上通常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人数以2~6人为宜,并且要求各司其职。在分组之前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成绩排序。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2~6人分成一小组:活动的复杂程度越高,小组成员应越少;活动时间越少,小组成员应越少;学生合作技能较差,小组成员应越少。当然常用的就是4人一小组。小组成员的结构应是一个班级的截面,体现出一个班级的缩影,即“组内异质”。分组中体育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以4人小组为例,通常是:两男两女;一个成绩好的,两个成绩中等的,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好、中、差是相对的概念)。若有少数民族或者见习生,应尽量的分至各小组。“组间同质”就是各小组组成,小组与小组之间总体水平上应相当,以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在小组组成之后,小组每个成员应各司其职,在小组中担当一个角色以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师建立并组织了合作学习小组,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而是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过程性指导,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帮助合作小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掌握学习动态,特别要对合作不协调的小组或合作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按时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安排或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时,才能较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时,不仅要正面传授合作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而且还要创造条件或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总结形成独特的和富有个性的技能。
      3.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的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例如:在民间体育跳短绳中,其花样较多。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充分动一番脑筋。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各小组的花样跳绳比赛。看一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跳的花样最多!”这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先让大家商量讨论跳绳的方法和花样,并在各小组之间加以巡回辅导,然后,利用规定的时间,各组展示花样跳绳比赛。最后在老师的参与下临时请几位学生加以分析评判。这种以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更能有效地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的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
      4.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的方式很多,但“这些方式都是为合作的意义而存在的”,否则,合作的价值就难以体现,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合作将难以维持,就造成合作时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容进行操作、探索、讨论,到最后草草收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合作中经常有合作不顺,合作解体,或难以与他人合作,或合作组不和,组与组之间争吵,导致合作失败,或者表面是一个合作小组,而实际互不关心,貌合神离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的“学”的意义,教师常常只成为事后的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导向学生“学”的过程,以至使教学活动秩序混乱,形成“走过场”的现象,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5.培养学生合作技能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不顺或者貌合神离,无话可说。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必要的社交技能进行了总结,认为“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往技能”是合作应具备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本身就离不开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上具有独到之处。
      5.1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学生对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因此,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如:“你好,合作愉快!”,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设一个合作氛围,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一个团队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的合作,引导和激励学生互相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成功的赞赏,失败的鼓励等。以增强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与人相处的技能,这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5.2小组交流技能的培养。“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第三个职能是交流的职能,既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体中彼此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积极提建议与应答,“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的表示不赞同与不赞同的应答,或学会说服他人”“学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等。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形成习惯。
      6.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完成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体育日常课中,往往碰到学生对老师安排的课题因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问题而不能完成。即学生在独立探究中会出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下,通过仔细观察动作全过程,能相互启发,掌握方法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不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教师才能组织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避免合作的随意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第一要求教师要及时引导;第二要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第三,教师要发扬民主、大胆放手。第四,教师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效性。但它需要适宜的时间和“土壤”。我们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总结,才能逐步提高,才能使合作学习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合作学习 体育 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