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灾难还是机会——希腊退出欧元区会发生什么 希腊退出欧元区了吗

    时间:2019-05-27 03:22: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市场正在惴惴不安地准备面对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结局:希腊从欧元区退出。   在经济学分析里,有些情况只有角点解(Corner Solution):最优答案在两个极端。将此概念引申至欧元区,即表示要么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要么是一些国家退出。当欧债危机在希腊演变成政治危机时,答案似乎正在向第二个边角滑去。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从欧元区历史出发,梳理利益各方的博弈关系,以判读希腊事件在货币、利率以及行业等方面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从而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
      
      欧元区建立不易
      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并不只限于发生于上世纪的一战和二战,而是一贯如此。尽管充满暴力,却也是欧洲在向统一所作出的努力,从德国,到西班牙、法国、英国,然后又到德国(希特勒),均是如此。希特勒统治德国时期,就是通过削弱各国的主权观念,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的统一。
      二战后,欧洲各国依然致力于走向统一,只不过开始着眼于经济与政治上的链接。这其中主要集中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政治平衡和相关谈判。由于欧洲各国都对德国有所忌惮,各国认为避免战争再次发生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德国进行捆绑。这就具体落实到政治经济联盟,如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1957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联盟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在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成立了今天意义上的欧盟。
      在货币体系上,欧元成为促进欧洲各国统一的重要工具。1990年,东西德计划合并。法国与德国进行谈判,要求德国以接受欧元为条件换取统一。德国担心被孤立,于是违背大多数德国公民的意志,接受了欧元。但出于对通胀的担忧,德国提出条件,要求欧洲央行以德国模式建立,以保持币值稳定作为最高职责。1998年12月31日,欧元取代了欧洲货币单位;2002年1月1日,欧元货币(纸币和硬币)开始发行;至此,欧元区建立。
      
      矛盾和博弈
      欧元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如货币统一与财政不统一之间的矛盾,已经广为人知。欧盟有完整的立法、司法及行政机构,但它对各国政府并没有实际控制权。欧元区没有统一的政府,也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人民。欧元区各国在财政上独立,只是名义上接受一些约束(如财政赤字上限为GDP的3%)。同时,欧元区还缺乏各国之间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都是欧债危机中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其实,欧元区对南北欧经济结构带来的冲击更为深远。
      欧元区的核心是德国,以德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背书。德国的货币政策一向严谨,市场对欧元区的通胀预期也因此下调,再加上来自北欧的隐含信用支持,结果是南欧国家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一个非常流行的交易:购买将要加入欧元区的“周边”国家国债)。欧元设计者没有留退路,欧元区的分裂没有设立法律构架。
      德国在储蓄和投资上都有大量投入,生产力因此快速增长。同时,德国的出口极具竞争力,增加了国际市场对欧元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促使欧元在欧元区成立之后逐渐走强。
      这种背景下,南欧诸国经历了一个典型明斯基泡沫周期:融资成本下降,信贷繁荣,过度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资产泡沫形成。从进口角度看,欧元的强势降低了南欧国家进口价格,促进了消费繁荣。德国出口经济越强,欧元则越加强势,循环往复。但是,南欧的繁荣并没有实际储蓄支持,是典型的虚假繁荣。
      与此同时,南欧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南欧国家在引入欧元时,本币普遍高估,再加上本国工会的保护性干预,造成社会工资水平普遍过高,导致竞争力下降,并影响就业。南欧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是将他们转向政府部门,而南欧国家社会福利普遍较高。在经济上升周期,由于信贷市场发达,政府可以以增加赤字和举债来解决问题,其中以希腊为甚。所以,南欧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债台高筑。
      金融危机引爆了南欧各国的债务危机,为解决危机,欧洲各国政府与欧洲央行一直进行着博弈。欧洲央行本来是严格遵守德国央行模式,以货币稳定为政策目标。但是,在欧洲各国政府压力下,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不断受到侵蚀,甚至直接购买被救助国的主权债。
      政治上不对等的安排也造成了矛盾。欧元区各国在权利与义务上不对等,希腊这样的小国家(GDP2150亿欧元)可能比德国(GDP35570亿欧元)还要拥有更多话语权,尽管德国承担着最大的经济义务。德国在这次救助中承担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且额外对其他救援国有连带责任。德国民众对欧元早就不满,现在对援助南欧就更有怨言。南欧民众则对援助的附加条件(财政紧缩)怨声不迭,以二战为由对德国加以指责,南北欧各国民众之间开始产生矛盾。
      欧洲各国执政党与选民的矛盾也在日益暴露。国家存在的义务是为了保护自己国民的利益,执政党最终要对选民负责。最近一段时期,欧洲各国的选举表明了各国民众的声音,而希腊的选举则将传统执政党边缘化,将债务危机转变成政治危机。希腊如果退出欧元区,将是选民不断选举出的结果。
      
      退出的连锁反应
      关于希腊,大家关注的是所谓金融“传染”,即连锁反应,这是因为欧洲银行体系持有大量欧洲各国国债。希腊退出欧元区则意味着债务违约,也就意味着希腊银行的损失,进而影响整个欧洲银行体系。同时拖累政府,形成恶性循环。
      希腊从欧元区退出,对自身影响最大。货币退出一般遵循如下步骤:宣布,封锁资本流动,为国内旧钞盖章,印刷新钞票。这时,希腊国内所有企业与个人的债务关系都要重新梳理,而他们与国外债权人的债务关系将陷入混乱,并因此出现企业及个人破产。当新货币开始流通时,贬值将不可避免,通胀将随之产生。通胀会去除政府对内负债的大部分,社会财富将重新分配,希腊经济可能会陷入长达数年的衰退。
      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重大影响。欧洲各国贸易很大部分在欧盟进行,希腊事件所带来的冲击,首先会通过对金融业的冲击而影响欧洲各国实体经济,然后再通过贸易传导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
      不确定性是市场的最大敌人,投资者将在第一时间逃离。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将来自欧元。因为欧元区没有退出机制,因此,希腊退出带来的技术性因素,将对欧元交易结算等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当投资者撤离时,欧元将下跌,美元将上涨,大宗商品将因美元上涨和对经济的担忧而下跌。
      希腊的退出还可能会使葡萄牙和爱尔兰遭受“挤兑”(目前希腊银行体系的储蓄已经大量流失)。对这两个国家也要退出欧元区的猜测,将使市场持续动荡不安,直至猜想成为现实。
      中国将经受以上所有方面的冲击。中国的投资会有直接损失。市场普遍估计中国大概有40%的外汇储备投向美元资产,其余为欧元、日元等。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投入到了欧洲债务市场。中国实体经济也将受到冲击。欧洲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欧洲经济动荡将降低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从而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美元及大宗商品等市场变动也将不同程度影响中国经济。中国将重启宽松政策,甚至被迫再次刺激投资。
      但是,从长期来看,希腊等国的经济体量极小,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欧元区在去除负担后,发展反而可以更健康。当新的欧元区稳定之后,将不再有来自南欧的货币扩张冲动,其中隐含的违约担保也将消除。这时,违约风险溢价将下降,利率将下调,欧元将再次走强。
      动荡之后,世界将更好。

    相关热词搜索: 希腊 欧元 灾难 退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