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文本无语,细读有情]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时间:2019-05-24 03:23: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静听词语拔节的轻响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孙双金老师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章是由词语构成的,细读文本首先必须关注词语。词语总在拔节,细心的读者能听到它的轻微的声响。只有关注了词语,才能做到“语语悟其神”。
      1.关注课题中的词语
      课题往往是文眼。如《梅花魂》的“魂”字,画龙点睛,借助一幅梅花图,表达的则是一生恋国情;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完全可以课题中的“精彩”和“糟糕”这一对意义完全相反的词为突破口,让同学们紧紧围绕这两个词展开文本细读,从而明白“爱”的不同含义。这样一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深意,因此,解读时,所有这样的地方,都不能轻易地放过,否则,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当然,这是讲老师应有的细读态度,至于引导学生的细读,则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取最佳处导之,此法我名为切题深究法。
       2.关注文中的关键词
      课例:王崧舟:《荷花》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师: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
      生:使劲地长、不停地长、笔直地长、高高地长……
      师:你们再体会体会荷花长出来时的那种心情、那种状态,你觉得那是一种怎样地长?
      生:痛痛快快地长、争先恐后地长、兴高采烈地长、精神抖擞地长、喜气洋洋地长……
      师:太好了!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呢?
      生:……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快!
      名师教学《荷花》一文,单就一个“冒”字,做足文章,便把学生带到了美丽荷塘边,与荷共舞,成就了精彩的瞬间。
      二、欣闻句子散发的清香
      始终保持对文本语言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都必须抱着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那种警觉。要抓住关键句,进行文章的探询,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
      1.关注关键句
      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水》一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内涵。
      【导入】:(课件出示一幅幅严重缺水的画面):看着这些严重缺水的地方,你想起哪些词?
      【学习第一自然段】师:现在,我们走进一个这样的村子,默读课文、思考,水对村民意味着什么?
      【学习第2自然段】提问:“远水救不了近邻,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为什么呢?你读着这些文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习第4-5自然段】提问:“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取水之乐?”课中的四次提问,都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兼难点,集中火力,大设其问,直到攻克解决为止。这就是重问,正像《学记》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重温“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岂不美哉?
      2.关注文本中前后矛盾的句子
      在文本中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发现作品与生活、与人之常情的矛盾。
      《梅花魂》里,外公平日里碰都不让我碰的墨梅图,却舍得送给即将回国的我,其中的深意不值得探究吗?
      《慈母情深》中,平日吝啬的母亲得知我要钱买书时,竟没理会旁人的劝阻,把钱“塞”到我的手里,这是怎样的母亲,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题目就是一对矛盾共同体,难道没有深意吗?
       如此种种,关注前后矛盾的句子,也是找到进入课文的良好切入点,循此探究,自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三、触摸符号无限的滚落
      符号是表情达意的补充,是句子意思的自然延伸。但有时候,一个特定的符号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词语和句子。
      《天鹅的故事》一文中第5自然段中有一段叙述:“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里有一个省略号,可以引发学生多少想象的空间啊!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驻足流连的:第二次,第三次,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一次又一次的扑打,哪里是老天鹅用自己的身躯在扑打,分明是……!这样的说话训练,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既充分挖掘了这个省略号背后蕴藏着的思想内涵,又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散落在文中的标点符号,犹如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滋润了文本,赋予了文本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四、品味文本构思的精妙
      文本细读,文章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
      例如《桥》一课,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前面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就 不至于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

    相关热词搜索: 细读 有情 文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