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浅析《c小调革命练习曲》与肖邦的爱国情怀|

    时间:2019-05-14 03:20: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肖邦是19世纪波兰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许多都表达着浓郁的爱国情怀。这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充分表现了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作者悲愤的心情,也正是他爱国主义情怀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爱国情怀 肖邦 《c小调练习曲》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1810年三月一日生于波兰华沙,父亲虽是法国人,但后来迁居波兰,从此便把波兰作为自己的祖国。他的母亲是波兰人,精通法文,喜爱唱波兰民歌和钢琴,是肖邦的音乐启蒙老师。
      早在幼年时肖邦便显示出卓越的音乐天赋,他6岁随母亲学习钢琴,8岁登台演奏,9岁时便成为华沙家喻户晓的钢琴神童,19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学院。1830年,由于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使得肖邦无法回国,最终,肖邦于1831年带着最祖国深深地牵挂与思念迁居到了法国巴黎。巴黎所具有的独特而高雅的艺术氛围使得肖邦很快爱上了这里,在巴黎肖邦结实了很多当时富有名望的音乐家,李斯特、舒曼、贝里尼、门德尔松都是他在巴黎是认识的,从此以后他在音乐上无论从创作思想还是演奏技巧上都深受这些音乐家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艺术氛围内,才使得肖邦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都得到了良好的完善与创新。
      二、《c小调革命练习曲》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情怀
      1831年9月华沙革命在坚持了10个月后,终于被沙俄血腥的镇压了。身在异乡的肖邦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几乎到了发疯的地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肖邦将自己全部的感情都释放在了音乐上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这首练习曲在保留高度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表达了作曲家在得知祖国革命失败后极度悲痛的思想感情。
      此曲采用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在节奏上采用附点来呈现主题,织体上多采用八度音型,调性有c小调开始经过G大调之F大调再至C大调最后回到c小调,这种大调于小调的色彩对比体现了作曲家对战争失败与胜利的矛盾体现,每一个动机都以不稳定和弦对其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引出下句,下句由高音区到低音区的应答,再次表现出作者失落沮丧的心情。乐曲开始,右手运用不稳定的减七和弦,好似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呐喊,表达了华沙起义失败好肖邦极度的悲愤与激动之情。接着左手如暴风骤雨般的由高音至低音的音阶跑动,好像听到了波兰战士在战场上奋勇前进的紧凑脚步声。高音部的两个动机仿佛在对话一般,“厄运来了吗?是真的吗?然后,双手充满激情的同时从高音区向低音区下行弹奏,仿佛使人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的失望与沮丧。几次由低音跳进到高音,再次下行的三次翻滚,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肖邦听到故乡沦陷的消息后内心的波澜激荡。
      第二部分有明显的乐句,是一、三段的连接,带有间奏的性质。左手快速音阶跑动与右手歌唱性的和弦完美结合,前半部分都用了相同的节奏型。在这几小节相同的节奏型里,调性一转再转,由升g小调开始经升d小调、升f小调、升c小调后回到升g小调。,由深情变为坚毅,心潮澎湃转为细腻的安抚,最后经由这层层至上的转调手段把把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气氛烘托到了最高点。由第一部分的最后经过如果说第一段是战士们的呐喊声、号角声的相互助威,那么这段则是人民群众内心的悲伤和强烈的愤怒。整齐且强有力的和弦再次爆出,愤怒至极点,似冲锋陷阵的号角,激昂有力,这种起伏的旋律感情,把乐曲一次次推向高潮,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波兰人民反击侵略的战场上,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波兰人们奋勇抵抗沙俄的侵略。下行的音调是气氛的烘托。再次出现那段经典的附点节奏,此处是由引子的材料改编而成,起连接的作用,引出下部分似要把听众再次带进义血奋勇的战场。在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故乡沦陷后肖邦的愤怒与焦急的情绪,也表现了作曲家不甘失败的决心,这激荡的旋律仿佛在鼓舞着波兰人民的斗志,我们听到了肖邦在灵魂深处唤醒着波兰人民,他告诉人们不要气馁奋勇反抗侵略者。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加进了三连音等装饰性新织体形式的动机进一步加强了心潮愤怒之感和求胜之心的急迫,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矛盾戏剧的冲突,更富有激情。这种原旋律加花的形式是肖邦很擅长的作曲手法。他总是能把一段旋律通过对织体形式的改变、充实,把情感更进一层。
      乐曲的结尾非常哀痛,宛如悲愤的呼啸,表达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前途深深地忧虑。再次运用双手奏出引子中下行旋律八度效果和坚强有力的四个和弦结束,全曲激昂豪放、气势宽广,肖邦用精细微妙的音乐语言,深刻地表现了内心的思想感情和鲜明的艺术形象。仿佛听到了肖邦在向世界宣告着:波兰人民有着铁一般坚定的信念,任何势力都压不倒他们,更加坚定了祖国回归的决心与信心。此时,肖邦的激情和愤怒达到了极点,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三、总结
      《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一部具有高超的创作技巧个艺术价值的作品,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热血般涌动的音流与右手刚毅的曲调结合而形成,全曲由始至终都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此曲是肖邦所有表达爱国情怀的音乐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时,多少年来它被无数的音乐家所传唱着,乐曲中表达的爱国情怀也时时刻刻被人们所感动。肖邦的艺术是爱国的艺术,也是人道主义的艺术,他的音乐时时刻刻都激励着波兰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前进。人们在他的音乐中听到了希望,听到了动力,有了这样的音乐波兰人民才会更加有了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信心。肖邦的音乐也是波兰民族的灵魂,在他的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的伟大的艺术家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玉展.漫谈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及爱国情愫[J].音乐论坛,2009(10).
      [2] 焦奕博. 肖邦《c小调练习曲》(op10,No.12)的音乐赏析与演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2).[3] 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 肖邦 爱国 练习曲 小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