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认知与导入]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时间:2019-05-12 03:25: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文章从语言与文化两者问的关系入手,阐释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论述了文化导入的方法和原则,并就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授课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交际文化;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8-02
      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不等同于文化教学。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跨文化的外语教学,它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的外语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既可以通过外语讲授,同时也可以运用本族语言讲授,或是通过运用中介语或其他与目的语无任何关系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异同我们就很容易区分了。文化教学是可以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的,而语言教学则不能完全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
      张占一先生在《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文中将文化划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类。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是语言符合系统下隐藏的要素,它涵盖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道德习俗、心理素质、文化传统等。知识文化属于纯知识层面,是对外汉语教学专题课程的授课内容。很明显,隐藏于语言点背后的交际文化,才是我们在对外汉语课堂上需要穿插并导人的要素。
      二、文化因素的合理导入
      C.Kramsch在《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中提到,如果语言被看做一种社会实践,那么文化就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文化意识必须被视为强化语言效能的途径,同时被视为语言效能反应的结果。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交际文化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还要教会学习交际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这些交际方式。
      其实,所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其目的就是在进行对外汉语语言教学过程中,针对有可能会出现的干扰学生对语言教学内容理解与掌握的文化障碍,而采用的各种提高学生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各种手段。即通过文化知识的合理解释与渗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蕴藏在背后的文化内容,并能够做到毫无障碍地自由沟通。在本质上,文化导入的最终目的是将文化导人纳入到以语言教学为主线的语言教学系统中来,是为了减少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所遇到的障碍,使他们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自由地交往和沟通。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1.语言构造中的文化
      所谓语言构造中的文化主要是指蕴涵在语言中通过词、句子和语段得以体现出来的相关民族文化。众所周知,汉语是分析型语言,与英语等其他语种不同,其词语、句子本身并没有形态的变化,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虚词、副词、语序来实现的。而英语却截然不同,它需要根据相应的时态来改变动词的形态,而汉语的语法形态则是在动词前面加副词或者在句尾加语气助词来实现。
      2.语言运用中的文化
      汉语在表达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很多句子在字面意思的背后还隐藏着丰富的约定俗成的含义。如许多留学生常常说的一个错误句子是:“我派老师去买东西。”在留学生看来,这种表达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汉语中却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汉语中“派”除字面意思外,还隐藏着“上级派下级、长辈派晚辈”这样一层深意。如果学生不懂得这层隐含之意,就极容易出现上面的错误。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留学生想跟老师聊天,他们经常说“老师,我要跟你谈话”。这里犯的错误同样是没有弄明白“跟…谈话”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运用的词语。
      通过上面错误句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隐藏在表面意义之下的约定俗成的深层意义也很重要。如果不能正确地认知并运用这些“交际文化”,留学生们的学习交往定会受到影响,其正常的沟通与交流也会困难重重。
      3.语言表义下的文化
      此种文化指的是构成语言的各种要素单位所涵盖的相关民族文化内容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民族心理。汉语中很多词字面上的意义与其真正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例如“红娘”、“黑马”、“新房”等词汇,许多留学生会轻易地将其理解为:“穿着红色衣服的女人”、“黑颜色的马”、“新买的房子”这样的拼凑式释义,但其真正的意义却绝非如此。留学生之所以会犯如此的错误,就是没有了解隐藏在“语言表义下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则是与我们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及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留学生若不能正确地认知并熟练地掌握此类知识,他们也只能片面地从字面上来理解了。再如“干部”、“支书”、“状元”等词语,也都是一些需要留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知的。
      四、文化导入的原则
      1.服务交际原则
      遵循交际原则就是要在语言教学中导人容易使学生错误理解或者产生交际障碍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无效交际的语言文化知识。即针对学生的交际情况,尽量地讲授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或难以理解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能够有文化背景的支撑,顺利地理解交际的正确内容。如有个美国留学生每次都用“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跟别人打招呼。在他看来,这句话相当于英语中的“How are you”,于是便不分场合语境地随便用这句话。此时,对外汉语教师就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地进行文化导人性指导,告诉他在中国“你吃了吗”并不是真正的问候语,不具有普遍性。此种问候常常是饭前饭后熟人之间应用的,而例如“你好”、“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等词语,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如此一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丰富了自己寒暄语的知识储备。
      2.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的学习也好,教学也罢,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遵循由简至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在文化导人过程中,教师应该遵从循序渐进原则,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文化导人。初级水平的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导入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中高级的学生,可以结合他们实际的交往需要,介绍一些风俗文化、道德心理等知识。总之,文化的导人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
      3.因材施教原则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与中国文化是陌生的,而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知识却是熟悉的。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学习和交际活动中,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这就要求教师在文化导人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留学生母语的部分文化特征,然后以留学生母语文化为基础进一步比较学习中国文化。此外,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文化导入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否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文化导入。若学生仅仅是初级水平,那就大可不必进行一些深层的文化讲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需要授课,是极为重要的方面。
      课堂上,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辅助和引导。在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那些纯语言知识,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参考书,通过课下交流、摸索自学,但是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则需要教师适时适地的指导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积累。我国文化广大博深,学生要想学习,很难找到切人点。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便体现出来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词汇、语法等纯语言知识,同时也要使学生了解隐藏在这些语言点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具体生活中。事实上,所有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要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一种新的文化,并在适应该文化的思维方式后能够进行畅通无阻的交际。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永新.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
      [6]王苹.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2522040)资助】
      【王晓辉: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 导入 认知 对外汉语 文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