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论历史教学中的联想思维】

    时间:2019-04-23 03:30:5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睢宁县高作初级中学,江苏徐州221231)       摘要以往对历史联想思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上,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则较少涉及。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的经验,从特点和类别等角度论述历史联想思维能力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联想思维特点;类别
       联想,是指由某一人物、事件、概念想到另一人物、事件、概念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一个具有较强历史联想思维能力的人一般表现为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联想具有丰富性,能够由一个事物联想到许多多的事物,例如,提到“科举”,一般人只知道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而稍有文史常识的人便会联想到八股文稿,范进和孔乙己,作为历史学家,他则会马上联想到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鼎盛与衰落,联想到许多奇闻轶事和古今史学家对它的评价,历史知识越广博,历史联想的内容也必然越丰富。
       第二,联想具有灵活性。联想的方式有多种,联想能力强的人能够地运用这些方式,纵横驰骋,或顺或逆,无拘无束。例如我们看到荧屏上的迈克尔乔丹,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位美国黑人篮球明星,进而会想到16-18世纪的黑人奴隶贸易,甚而想到英国的利物浦城市、资本的原始积累,还可从乔丹的成长历程培养同学们的拼搏精神等。从现实到历史再到素质教育,思维跳跃而不紊乱,充分展示一个人机敏活泼的思维能力。
       第三,联想具有简捷性,即通过最少的环节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历史课堂教学十分强调过渡的艺术,而过渡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思维过程。
       历史联想的种类主要有:
       (1)比较联想。比较联想的思维过程是先求同,再在求同中找差异。比如:谈到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教材举例子说,天子的马车找不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大臣将相只能乘坐牛车。此时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此时匈奴的实力。据《史记?匈奴传》记载,公元前200年,匈奴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包围了汉高祖刘邦率领的20万步兵。匈奴阵中,西方马色皆白,东方马色尽青,北方马色全黑,南方马色赤黄。汉朝君臣见此军容,无不惊恐万状,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
       (2)类比联想。这是从某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联想到另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或者是从某一历史人物、历史阶段联想到另一历史人物、历史阶段。类比物之间必有一处以上的条件是相同的。例如: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灭亡有极其类似的地方。1115年,金国建立,北宋联合金国改辽,但金基本不需要宋的援助就灭掉辽国。灭辽第二年,金灭北宋。1206年,蒙古兴起。蒙古的兴起与当初金的崛起极其相似,都是在短期内发展壮大起来的。蒙古主动派使臣到杭州要求联合南宋改金,一些朝臣想到了一百多年前宋金改辽最终北宋为金所灭的故事,反对联合蒙古,但宋廷最后还是同意了。结果蒙古基本上没有依靠南宋的力量就灭掉金国,转而进攻南宋。
       (3)由往及今的联想。这是以过去的人物、事件、文物、著述为触思点,联想其后它们的发展以及所产生的作用、意义、影响等。例如:余秋雨先生对都江堰就产生了如下联想:“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和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古堰沉思录)余秋雨联想的事物是具体的,其联想的空间是广阔的,这正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再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大家熟知的话题,我们能否采用由往及今的联想方法赋于它一点新意?看这一道题:请把A.B.C.D相应填在a、b、c、d项后的括号内:
       古今
       A.指南针 a.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
       B.火药 b.激光印刷( )
       C.造纸术 c.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
       D.雕版、活字印刷术d.新造纸术、电脑网络( )
       (4)由今及往的联想。这是以眼前的事物为触思点,回首往事、追忆历史的联想。这种联想既可以是严格的历史考证,也可以是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文学想象。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现实中的人和事都是历史上的人和事的发展沿续,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件事物都抒发一番思古悠情,但对一些国家、民族历史上的事件我们确实有必要知道其来龙去脉。
       (5)因果联想。因果联想,就是通过循因求果或循果求因的思维方法探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历史现象的复杂性,往往存在着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教学思维却满足于简单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面否定,很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事物。其实,学术的争明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古人就很善于从不同的侧面去探究事物。例如,隋朝灭亡这一果就产生于不同的因。唐代周昙认为隋亡于征高丽:“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负。”胡曾认为隋亡于开运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列不回。”清代宗元鼎认为隋亡于炀帝沉迷于扬州的繁华美景:“帝业兴衰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六龙。”无论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寻因,都应敞开思维,多方求索。
      
      

    相关热词搜索: 思维 联想 历史 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