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视频_如何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时间:2019-04-23 03:27: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中渗透着许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类比、转化、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课前,我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学期的学习中我曾经给学生简要介绍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埃ü亩两滩摹⒔滩稳范吮窘诳蔚慕萄е氐闶侨醚叭切文诮呛褪?80�啊闭庖恢兜男纬伞⒎⒄购陀τ玫娜獭1咀拧耙匝⒄刮尽苯逃砟睿野蜒难岸ㄎ辉谧灾鹘ü怪兜姆绞缴希擞谩安孪搿橹ぁ槟伞擞谩钡慕萄J健?
      一、引入——播撒思想方法的种子
      课始,我开门见山的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家们都是怎样在研究数学问题吗?学生被老师“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只能摇头,同时也在心中升起疑惑。接着,我用课件介绍数学家是这样研究数学问题的:
      1.不轻易相信别人或书本。
      2.得出一个结论要经过多次的实验。
      3.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
      4.数学家的研究过程是:提出猜想,反复验证,得出结论,运用结论。
      师:这节课我们就像数学家一样来研究数学问题,你敢挑战吗?(学生跃跃欲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现在你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了?
      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有人说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啊笔保夜首骶鹊奈仕骸澳阍趺粗廊切蔚哪诮呛褪?80�暗模磕闳范穑俊毖卮鹑缥宜稀袄鲜υ颐撬倒摹薄N腋辖羲呈婆壮鲅芯课侍狻安磺嵋紫嘈疟鹑嘶蚴楸尽钡乃枷搿?
      二、猜想——展开思想方法的翅膀
      猜想是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有了大胆的猜想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初步在头脑中架起一座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学生被猜想牵引着,验证猜想就成了发自内心的需求,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通过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澳兀?
      师:我们先来看看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只要将正方形或长方形怎么样,就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
      生:把正方形或长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就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师操作演示)
      师:现在可以猜测一下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啊?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埃衷诎颜叫纹椒殖闪礁鲋苯侨切危悦扛鲋苯侨切蔚哪诮呛偷扔?80�啊?
      师:这是你的分析或者说猜想,对吗?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埃且恢痔厥獾娜切巍D敲矗劢侨切蔚哪诮呛褪嵌嗌倌兀咳窠侨切蔚哪诮呛湍兀?
      三、验证——把握思想方法的方向
      顾汝佐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学生学习数学是掌握前人创造的经验,而这种经验需要教师设计出一定的客观形式,通过相应的信号、信息载体,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发现、检验、实施,在头脑中构建经验结构。”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数学教学应根据需要为学生模拟探究情境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建构新知,提升数学素养。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学生找到了量、拼、折等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然后再由直角三角形这种特殊三角形到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样一般三角形的验证。在学生交流验证方法时我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了科学探索的方法——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从小受到了方法论思想的熏陶。
      四、归纳——收获思想方法的果实
      通过猜测以及验证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后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让学生们交流、分析,得出结论。但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的结论做出判断,而是通过课件展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埃蝗窠侨切蔚哪诮呛托∮?80�啊闭庑┐误的结论,让他们再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做就让学生感受到了验证过程的必要,在概括结论时,就会依据验证过程进行提炼。
      五、运用——思想方法的再次起航
      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归纳后,已经建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而,我们的数学学习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我安排了以下练习: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1=30�埃?的度数是多少?
      2、在钝角三角形中,已知∠1=140�埃?=25�埃蟆?的度数。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1=40�埃蟆?, ∠3的度数?
      4、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分别求出∠1, ∠2, ∠3的度数?
      有了前面的探究体验,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这4个练习,直到下课仍旧有人拉着我要继续探究这个问题,不让离去。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猜测——验证——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精神相吻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富有个性化。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探索知识的线索和方法,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相关热词搜索: 内角 角形 渗透 思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