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报告文学的阅读 报告文学经典作品

    时间:2019-03-11 03:23: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例题解析】   阅读夏衍的《包身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生物”来指代“包身工”?用“蠕动”来代替“起床”?
      解析:这是《包身工》开头的一句,却令人震撼。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为什么是“生物”?从后文可以得知,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参考答案:用“生物”而不是用“人”来指代“包身工”,表明“包身工”处在非人的地位,已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用“蠕动”,首先和主语“生物”搭配得当;其次,表明房间之狭小拥挤,“包身工”生活境况之差。
      2.“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在恶劣的劳动环境的威胁下,经常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揭露了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参考答案: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楼的短语放到前面,突显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逼的可怜。

    相关热词搜索: 报告文学 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