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教师公开课成表演课,闹剧何时休 [不能让模拟表演成为“闹剧”]

    时间:2019-02-26 03:28: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正像特级教师徐万强所说的:“教师只有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和引导”,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江苏省涟水县涟水中学高级教师王宏毕老师执教的《套中人》,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引导到位,算得上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了。尤其是模拟表演这一环节,设计、拿捏十分到位,表演精彩、点评精辟,使学生真正走近人物,去分析、探讨、体会人物的性格,对理解作品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新理念深入人心,《新课标》积极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等新理念。这些新理念的提出使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绘画、舞蹈、歌唱、模拟表演、课本剧、辩论赛等进入语文课堂,可谓精彩纷呈。可是我们究竟该怎样运用这些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其为语文教学服务而不至于适得其反、流于言表呢?
      记得笔者在讲《药》一文时,也曾经尝试过模拟表演这一教学方式,当初的出发点是想让学生通过表演“夏母上坟”这一情节从而体会夏母当时的悲痛、愤恨、自卑,体会夏瑜命运的悲惨和下层百姓的愚昧,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同情,进一步分析产生悲剧的社会原因。课堂的前半部分气氛调节比较好,通过分析相关情节,学生逐渐受到感染,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恰到好处。可是在进行表演时,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上台表演的同学那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把所有同学都逗笑了,显然,这次模拟表演是失败的。不仅没有起到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辅助作用,反而适得其反,使精心安排的教学环节演变为一场“闹剧”。
      欣赏了王老师的课之后,笔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表演如此认真,其他同学的点评又如此贴切,而在笔者的课堂上模拟表演却演绎成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呢?很明显,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时,学生已经对人物形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故事情节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并且王老师对学生的表演有着明确的要求,点评也以此要求为标准。而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在进行模拟表演时发笑,说明他们还没完全进入课文情境中,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不够深刻,显然此时进行模拟表演时机未到;而一味地为了表演而表演却并不做任何指导要求也是使表演成为闹剧的原因。因此,教师唯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体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并在表演前提_出一定的要求或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表演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笔者还想起曾经观摩过的一节公开课。一位教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最后一节时,引导学生想象表演:如果穿越时空,你是那时的二名战地记者,在华容道采访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曹操,你会提什么问题?他可能怎么回答?这样的模拟表演,教师的意图本来是好的,就是想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曹操当时的心境,理解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课堂表演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深化中心。可是细细思考,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土壤还是要以“真”为基础,要时时“求真”,真实朴素是语文课的基石。看这次表演,教师已经忽视了“情境模拟”的真实性。换句话说,教师这种场景的设置是有悖于常理的,正如学生所说,在曹军大败、丢盔弃甲的情况下,曹操连逃命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接受战地记者的采访呢!由此看来,教师还必须把握好哪些东西可以表演,哪些东西不需要表演。
      每一位老师在上课时都力求能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说,气氛活跃了,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学生已经投入课堂教学内容了。为了气氛的活跃,老师们绞尽脑汁并采用了各种方法。但是,活跃气氛的方式因人而异,不能为了气氛而勉强学生。笔者曾经听过某老师的一节课。在那一节课上,为了活跃气氛,老师在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予以掌声鼓励。恰当的掌声鼓励的确非常必要,但是泛滥的掌声还能起到作用吗?那次表演,不时被掌声打断,从头到尾都是响着掌声。感觉就好像在开政治性会议。而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不在表演本身了,就顾着起哄、忙着鼓掌了。这样的课堂表演,能有好的效果吗?纯粹是闹剧一场!
      丰富多彩的课堂模拟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但教师必须对模拟表演的实质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如果只是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必然使课堂模拟表演流于形式,甚至弄巧成拙。同时,教师只有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和引导,才能使课堂表演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演,在演中悟,在悟中获得真知,在轻轻松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关热词搜索: 能让 闹剧 表演 模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