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党的几代领导人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时间:2019-02-14 03:28: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从社会化视角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与时俱进、与社会不断相容的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趋势。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与社会心理的契合以及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这些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不仅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同时也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化视角; 领导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44-05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制约,具有社会性。由于社会的动态发展,各种变动不居的社会因素推动着人的思想不断变化与发展,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主体人思想的变化,不断推进自身的社会化。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的整合以及对社会心理的调适,不断与社会相容的过程。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与社会心理的契合以及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这些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不仅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同时也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一、毛泽东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与实际工作者,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社会大众、社会生产的联系,强调以疏导结合的民主方法促进社会团结,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
      1.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联系社会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指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首要社会工作服务。革命战争年代,首要的社会实际问题是夺取政权和革命战争。毛泽东指出,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为革命战争服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党和国家的首要社会实际工作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围绕这个首要社会实际工作,毛泽东指出,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为国家各项人才的培养服务,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要做到理论联系社会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搞清楚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获得思想政治信息,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及社会调查的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掌握社会动向,适应社会要求,实现自身的社会化,提供了宝贵的方法指导。
      2.思想政治教育应密切联系社会大众
      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大众,实质上就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教育。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群众路线。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从群众中来,体现了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到群众中去,体现了思想掌握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实现服务群众的价值目标。而且,在思想掌握群众的方法上,毛泽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合社会大众的实际水平,采用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教育内容以及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切忌空洞无味。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齐抓共管。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2]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渗透到一切社会关系之中,依靠全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结合社会生产
      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作为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手段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作为培养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作为促进人的社会化、再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指出,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教育必须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旧知识分子的改造,必须使其在劳动情境中培养工农感情,为工农服务,并树立新的价值观,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同时,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素养,培养和发展良好的社会态度、情感等,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4.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民主的社会调适方法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前者用强制的专政方法来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就是说必须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的工作。”[3]
      这种民主方法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表现为“疏”与“导”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运用“疏”的方式,提供恰当渠道让人们表达利益诉求,帮助不同利益群体相互沟通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应发挥“导”的功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理性处理利益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结合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调适手段,它促使人民群众在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团结。
      
      二、邓小平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摆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位置,并以社会化思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时间、条件、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
      1.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4]从而恢复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的根本原则,实事求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5]
      同时,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又深刻地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6]对于动态运行的社会,对于瞬息万变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因循守旧,不求发展,就只能是陷入僵化。因此,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仅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一种主动适应和超越社会的社会化趋势。
      2.思想政治教育应摆正自身社会位置,服从社会中心工作
      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社会中心工作来开展。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的搞这件事,一切围绕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7]同时,他也充分肯定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赋予新的内容与要求。1980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出,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他又再次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的思想工作必须加强,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社会中心工作的思想,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的社会化发展要求。首先,从经济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诉求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落实到经济上,服务于生产,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引导。其次,从政治上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如果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物质利益,协调社会关系
      早在建国初期,党就在执政的实践经历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与敌我矛盾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社会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实质上就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一矛盾尤为凸显出来,为了协调这一矛盾,就需要一种社会管理手段。这种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强调,物质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人们的实际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他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人们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并通过说服、规劝等方式,帮助各种社会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偏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维持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的社会职能。
      4.思想政治教育应齐抓共管,成为社会共同职责
      邓小平指出,加强思想战线工作,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一个紧迫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的事,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8]思想政治教育应齐抓共管,成为社会共同职责。
      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作为社会共同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一方面“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9]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从自己做起。”[10]惟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江泽民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面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与国际国内新形势、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并以社会化思路指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应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全党的一件大事。
      1.“三个代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价值取向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价值取向。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11]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12]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1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在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精神需要的社会化进程中,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为人民服务的终极性价值取向。江泽民指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14]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要适应社会要求,坚持社会主导,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激发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帮助人们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们确立终极关怀。
      2.以德治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江泽民同志指出,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法治和德治,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15]实施以德治国,就是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大力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运用思想道德的社会功能约束、协调、规范社会成员,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在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有实现社会统合功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实现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治国方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3.结合社会主题,在办实事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江泽民曾多次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四个紧密结合”的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的产生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的新发展。[16]“四个紧密结合”的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改进的社会化趋势。
      面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实际需求,江泽民指出,“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如果不做具体分析,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不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而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思想宣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17]他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求真态度,针对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务实作风,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这种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4.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社会角色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变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背景。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根据新时期下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望,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完成自身的角色建设。
      江泽民高度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角色期望,指出“要培养和选拔一些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同志,充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优化政工干部队伍结构。这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去做”。[18]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其自身也必然需要不断社会化,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载体的社会化、方法的社会化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建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这不仅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会角色的转换,促进了教育者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也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的社会化。
      
      四、胡锦涛从社会化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发展为主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时代特点的结合进一步走向新的高度,并以社会化思路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1.科学发展观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不断发展,推动自身的社会化,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始终成为与社会相容的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要努力与社会相整合,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也要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主体际互动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其个体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其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它们是普遍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应从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在开阔的社会背景中,更全面、更宏观地把握自身,认识自身与社会其他工作的联系,做到统筹兼顾,实现系统、全面、协调的发展。
      2.培育“四个新一代”,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任务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自发、盲目地,而是自觉地进行的,它一开始就确立起了明确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并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它的培养任务上。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上,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毛泽东提出的培育“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邓小平提出的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再到江泽民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四个统一”育人目标,都是党在具体历史时段自觉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社会任务。这些与时俱进的社会任务的确立,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不断适应与超越的社会化趋势。
      胡锦涛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时代背景,对全国青年提出了“四个新一代”目标,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19]这一更高层次的育人理念,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任务,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3.坚持“三贴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途径
      “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现状的把握,对现实生活的回归,对活动主体的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的具体表述。
      首先,贴近实际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把回答和解决重大现实课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其次,贴近生活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要立足于生活土壤,留意生活细节,把握生活动向,展望生活前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高尚的道德资源、培育崇高的道德品质与行为,并发挥它们对生活的引导作用,激励人民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共同奋进。
      再次,贴近群众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社会大众更乐于接受的一项育人事业。
      4.整合社会力量与资源,以社会化思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从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引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化思路。
      首先,以社会化思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胡锦涛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
      其次,以社会化思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占领网络新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等途径,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以社会化思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胡锦涛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办法,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2][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765.
      [4][6][7][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116,249,342,347.
      [5][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4,109.
      [11][14][16]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6-29(01).
      [12][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345.
      [15][17]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1-10(01).
      [1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19]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01).
      [20]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B/OL].[2005-01-18].http://www.tj.省略/wap/2005-01/18/content_3592402.htm.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化 视角 阐述 领导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