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定位】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时间:2019-02-14 03:27: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的前提、教育的核心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问题。认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都构成重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要再受教育以应对“去权威性”的挑战;受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选择性、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教育活动注重参与性;教育内容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以保证其内容的逻辑性和体例上的科学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主体性; 教育者; 受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25-03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一般教科书和一般学术研究的文章中,一般而言,都把人确定为被教育的对象,确定为被灌输和被教化的对象。而且,教育的目的是服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劳动者和建设者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及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因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形成了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被教育者只有接受教育信息的权利,而缺少选择和判断的权利。这就造成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因为知识更新不足和对教育内容理解的偏差,造成其教育内容的偏差,被教育者缺乏获取信息主动性。这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最终是背离了教育的目标。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主体性定位
      
      关于人的学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从古至今,学者们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人类学及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人的问题,探讨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归根结底要解决人是什么,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等重大问题。卡希尔在《人论》这部著作中,在提出了“人是什么的”疑问后,认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与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组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1]因此,应该把人定义为是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往文化之路。”[2]这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解读人的定义。也就是说,只有人才具有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但是,仅仅从这样一个角度认识人还无法揭示人的本质。
      真正揭示人的本质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从对抽象人性的反思中提出了关于人的命题,那就是现实的和实践中的人。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4]。马克思是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去进行理解人的本性及人的特征。
      既然是现实的人,是从事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人,那么,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和从属的,而是显示出了其主体性地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主体性思想。在费尔巴哈看来,通过直观的形式就可以理解事物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面对自然界,人只能服从于自然界的规律。他把现实的主体――人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实体性的直观者、感觉者。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人所固有的属性。人的主体性就在于人通过实践获得的自我超越性。“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5]。马克思还认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身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7]。因此,一方面,人必须借助对象才能实现并确证其人的本质;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也是由对象所设定的。人是自由地存在自己的本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生活所塑造的,同时人又是在创造、确证自己本质的对象性活动,创造社会生活。这样,人不仅赋予自身以区别于动物的创造性,而且赋予自然以人的目的性,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的主体性来自人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也可以说,人是创造历史而又被历史所创造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一个类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历史发展。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所谓主体性是以人为社会生活的本原,主张通过人的本性和人的主体活动来说明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成及性质”[8]。从认识论或实践论的角度看,“所谓主体性是崇尚社会运行过程中人的认知主体性或实践主体性,谋求人的主体能力,主体地位和主体利益。”从价值主体论的角度看,“所谓主体性就是以人为目的,强调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就是为了人的价值的实现”[9]。同时,人的主体性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永远都不会停留在某种已经形成的东西的层面上,人总是要按照自己存在与进化发展的方式,在历史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丰富着自己的规定性、发展自己的普遍性、能动性和全面性。所以,人是有可塑性的、未确定的、为完成的生成性的存在。
      
      二、确定人的主体性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意义在于,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人在实践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不是说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是唯一的决定力量,而是说,具有意识的人赋予了自然世界以意义,同样,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赋予自身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生命的意义在单个的个人看来,是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别人无法替代的梦想。也就是说,每个人占有着自己的内心。他们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在生活的体验中,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关于生存的意义,从而显示出了生命的高贵和无可替代性。
      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围绕着价值观和人生观所展开的教育活动始终都是外在的因素。如何使外在的信息刺激和启蒙活动与人的内在需求发生信息的互换,引起共鸣和共振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呢?这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首先需要思考的。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的自主性。人的主体性地位为我们准确定位了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道德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意识的人。“通过教育可以把人类从他人的权威中解放出来,虽然这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已经在传统上被证明是正确的。……通过教育来大大解放人类,就是将个人自主性(常常是理性自主)设定为教育的一种目的。在西方的教育与教学中几乎形成共识的是,自我决定、自我独立以及自我的人生规划都可以说成是个人自主,同时它也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10]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获得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我选择能力。
      其次,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如前所述,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人在社会环境中形成自我的认识和自我判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内心体验,因此,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无法复制的。而且,每个人都是承载着历史和未来的人,因此,尊重人是对生命的敬重,是对历史和未来的敬重。因此,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洞察人的内心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化选择,尊重人的精神需要和追求。只有尊重才是良好教育的开端,是进入人心灵的入场券。
      第三,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的滋养。主体性意味着人始终要探寻生命的意义。“做人的秘密在于关心意义。”[11]这种意义是什么呢?“如果生命不为作为以外的目的服务,如果生命对别人没有价值,那么生命对人就没有意义。”[12]但是,探讨生活的意义需要指引,否则容易走上歧途。所以,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模式化的造人机器,而是心灵的滋养,是人生价值的追问。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展开的教育活动肩负着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解读是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心人的需求,提升精神品味,培养伦理情操,建构人的精神家园。
      第四,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人的主体性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主客体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从上至下的关系转变为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互动关系,完成了从“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关系模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转换突出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
      
      三、确定人的主体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
      
      随着受教育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对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知识构成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媒体的普遍使用,使教育者丧失了对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垄断地位,教育者的权威不断受到挑战。改革开放关键时期与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的凸显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教育者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因此,对于教育者身而言,首先是要调整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涵。教育者无法用一次性的知识储备应对变化中的人和变化中的时代,也不能用陈旧的知识体系解读当下的社会。因此,教育者也面临着受教育的问题,要不断吸纳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其次是教育者要研究新问题。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有些问题是异常突出,需要教育者深入研究。例如社会结构问题、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公民社会等问题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者给与充分的关注。第三是教育者要有开放的视野。众所周知,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仅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诸多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潮。教育者和研究者要多以包容的和理性的心态看待诸多的思潮与流派,了解其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及及其理论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排斥、贬低和否定。第四是教育者要有跨学科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各个学科门类。因此,教育者要具备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从事教育活动。最后是教育者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素质要求。当前,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拜金主义盛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学术研究流于肤浅和短期效应,对受教育者缺乏人文关系,对社会现象麻木不仁,等等,都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者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民主的平等的教育理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从最终的意义上讲是针对受教育者的。因为主体性的意义最终要从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来。这不仅在于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而且主要在于教育活动的价值指向是受教育者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的挖掘,还在于要通过教育活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受教育者自身要确立自主性、主体性,主动适应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自身的判断力。
      在现实的层面上,对于成年公民而言,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培养公民的政治立场、形成政治意识以及政治情感都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格上的独立。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公民中的政治依附性很强,官本位、国家本位及权力本位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与行为模式,突出表现为忽视自身的正常的利益诉求和公民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这种文化特点透射到思想政治领域中就是忽视自身人格的形成,主动性教育不足,也就是体现为自我教育的不足;在现实的层面上表现为被动地接受教育,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有余,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足。比较突出地表现为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信仰的缺失。因此,确立人的主体性定位,更多地表现为受教育者要把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人格力量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教育过程而言,要突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主动性与选择性。参与性指的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对于教育活动的投入与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凸显教育者的引导性与受教育者的的积极性,例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与研讨,等等;主动性指的是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是对人的解放而不是对人的压制与约束;选择性意味着受教育者有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权利,而不是全部由外在的力量来安排。
      
       参考文献
      [1][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5,37.
      [3][5][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995:67,73,46,4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8.
      [8][9]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4,35.
      [10][法]詹姆斯・D・马歇尔,米歇尔・福柯.个人自主与教育[M].于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75,45.
      [11][12][美]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安希孟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9:45,40.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主体性 中人 思想政治教育 定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