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对比艺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艺术手法分析

    时间:2019-01-28 03:26: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佳作,无论写景,记事,还是抒情,皆可称为典范。但是最能体现全文主旨且又贯穿始终的还是它的对比艺术――百草园中的无限乐趣与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的对比。正如题目所示,全文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百草园,重在渲染“乐趣”,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意在表现“乏味”。
      百草园本是鲁迅故居后面的一个荒凉的园子,在作者记忆的长河里,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乐何在?
      一、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自然景物具有“无限趣味”。先让我们看一幅静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看的、玩的、吃的,应有尽有。园中色彩缤纷,生机盎然,岂不乐哉?再看一幅动景:“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一静一动两组色彩绚丽的风景画,不禁令人心旷神怡。但作者却用“不必说”三字轻轻荡开,极赞“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特别是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的根就可以成仙的传说,更是令人神往。作者浓墨重彩,把百草园中草木虫鸟的形象、色彩、声音点染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可见,百草园真是儿童的乐园!
      二、夏夜,百草园万籁俱寂,置身其中,乘凉时听长妈妈讲故事,这岂不又是一种乐趣?
      三、百草园中的另一种乐趣就是雪天捕鸟。作者对于捕鸟的程序、鸟的种类及其习性都作了详尽的描述,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回到儿童的乐园里,让你亲身感受其中的童心、童真、童趣和童乐。
      顺着作者的记忆,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传说,雪天捕鸟的快乐,如同电影镜头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处处荡漾着欢乐的涟漪,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作者在这里尽情描述百草园的乐趣,正是为了映衬和突出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沉闷和乏味。
      三味书屋是旧教育体制的缩影。它名为读书的场所,实则是囚禁儿童的牢笼和桎梏。与百草园相比,它的乏味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三味书屋的读书氛围令人乏味。三味书屋里只有一块匾、一幅画,画上只有“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三个“一”字就再现出三味书屋的古板、单调和乏味。不仅如此,进门还要做两件事:一是拜孔子,二是拜先生。这些刻板的礼节和儿童的天性相违背,自然会令他们感到乏味。
      二、三味书屋里先生的教学方法呆板乏味。先生是“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本质上也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许学生问书本以外的任何事情,只知让学生“读书”“习字”“对课”,而且不管是“正午”还是“晚上”,没有休息,也没有娱乐。在这囚笼般的书屋里,有时学生们也悄悄地溜到书屋后面的小园里“折蜡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这种偷来的片刻逍遥,正反衬出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与孩子们天真活泼、喜新好奇的本性相悖。
      三、三味书屋里读书内容的乏味。三味书屋的书实际上并无趣味,在先生“瞪几眼”,大声喊“读书”的呵斥声中,大家才放开喉咙“人声鼎沸”一阵。学生读的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和《尚书》。这些所谓的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与儿童的年龄、心理接受能力极不相宜,学生们自然就产生不了兴趣,所以他们常常记错和混背。于是,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他们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或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画。先生虽然严肃而迂执,但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性格暴戾的人,“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就进一步地说明了三味书屋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恶劣的症结在于旧的教育制度,并非先生本人。
      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爱憎分明。当他被家人从“乐园”里拖出来,送到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里去的时候,文中连用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和一个省略号,去猜测其中的原因,但都“无从知道”,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与百草园里熟悉的伙伴们告别,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三味书屋的深恶痛绝,作者则撷取孩子们偷偷到后园去玩,或者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想法子取乐的细节进行描写,表现出“儿童式”的愤懑和反抗。尽管通篇只字未提旧教育制度的弊病,但作品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束缚和摧残,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书屋 三味 百草园 艺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