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明清四大古典小说 [从人道立场看四大古典小说]

    时间:2019-01-27 03:20: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教程中的课外阅读材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无疑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典范之作。显然,在初中阶段,学生还不可能对四部小说有比较深入完整的理解,教师也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全面辩证地评论。然而,这四部小说在中国民间社会一直影响极大,且都拍成电视片,还有各种各样的改编的文艺作品,因此即使学生不读原著,对其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以什么立场来引导阅读,就十分重要。
      根据几年来指导阅读的体会,我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这些古典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生命的态度、对人的态度。这些作品的主要人物多是一些英雄。在古代社会,评价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是其是否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至于英雄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伦理的价值、符合人性的标准,那不是主要问题,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关心的不只是能否立大功,还要看如何立大功、立功的后果如何。简言之,人道主义,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维护等等,都是我们评价英雄行为的价值标准。从这个标准来看,我们有必要对四大小说来一个重新认识。
      《三国演义》叙写的是三国纷争时代的军事战役和政治谋略。这是英雄的故事,也是一部阴谋和杀戮之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原逐鹿,为英雄人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决非普通民众安宁幸福的世界。当刘备、曹操、孙权等人纵横驰骋、挥洒才智之时,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一片荒芜。当后人向往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时,又有多少人能体验到草民百姓的悲苦无告?正是无数生灵的鲜血染红了英雄们的显赫。小说中那些英雄们是沙场上杀人的英雄,不但杀人“如砍瓜切菜一般”,而且惯常使用火攻和水攻两种战法。水火无情,在消灭了敌军的同时又有多少房屋要被毁坏,有多少人要死去。关羽水淹七军:“樊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垣渐渐浸塌……曹军众将,无不丧胆。”那此时樊城的百姓呢?他们凭什么要受此大难?有谁去关心一下他们的死活?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们的作为,使得普通生命不再值得珍视。不但无数的百姓,包括那无数的士卒、小校,也只能“尔曹身与名俱灭”。而且,三国英雄们在纵横捭阖、运筹千里的同时,一刻也少不了阴谋诡计、阴险狡诈。董卓被杀之后,他的四个旧将李催、郭汜、张济、樊稠准备上表请罪,谋士贾诩却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人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如其不胜,走亦未迟。”李催等人深以为然,于是西攻长安,杀死王允,劫持皇帝,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放火决水,无所不用其极。贾诩确是“算无遗策”,但其后果却是重启战端,祸国殃民。魏蜀吴三国之间,几乎每天都在相互盘算,任何一方面有什么变动,便“早有细作”报人另外两方。在小说中,三国之间如果有一天不再有战事,那争斗和算计就发生在国家内部,它同样会导致人头落地。在小说叙述中,烧杀抢掠、施暴斗狠、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这些本来并非人性中良好品质的行为,只要与“心怀大志、图谋天下”发生关系,似乎就成了英雄行为,值得肯定。这是地道的权力政治,阴谋政治。作为历史描写,这是真实的;作为文学作品,这是高超的。乱世英雄起四方。当普通百姓满足于日常生活时,英雄们总是在憧憬着某种重大时刻,也许他们志向高远,也许他们身心矫健。也许他们欲望超常,总之衣食庸碌、家长里短、殷实富足等等俗世理想已难以范围他们。呼风唤雨改天变地,称霸一方统驭万民,按自己的思路梳理人间,把一己的意愿嵌入历史,才是英雄们的生命寄托。但现代读者也许可能欣赏某一英雄,但不会希望自己遭遇这一“英雄辈出”的时代。
      《水浒传》描写的是好汉们杀富济贫的江湖世界。但在这个强人世界,好汉们“济贫”义举我们极少看到,更多的是好汉恣意杀戮,百姓人命如草。所以《水浒传》虽是一部具有反抗精神的小说,但在如何对待生命、对待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没有超越传统。好汉们确实重义,但因为无视法律和社会规范,经常采取残酷手段。武松血溅鸳鸯楼,连张都监府的家人和丫环也一并杀死;李逵杀人只图杀得手顺,江州劫法场时,他“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只顾砍人……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叫他“休只管伤人!”李逵“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习惯成自然,李逵杀人成性,将杀人作为“快活”。三打祝家庄前他说自己已“闲了多时,不曾杀得一人”,要求自带二三百小喽罗“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打仗之外,为了把好汉们“逼上梁山”,也弄出不少人命。如设计使卢俊义、秦明家破人亡,然后逼其上山;为赚朱仝上山,李逵砍死年仅4岁的小衙内,内心无一丝愧悔。文学史家夏志清指出:“这些故事至今流传不衰,实在与中国人对痛苦与杀戮不甚敏感有关。”“官府的不义不公,激发了个人的英雄主义的反抗;而众好汉结成的群体却又损害了这种英雄主义。它制造了比腐败官府更为可怕的邪恶与恐怖统治。一个秘密团体在求生存争发展的奋斗中往往会走向它声言要追求的反面。”(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这特别表现在对女性的态度上。梁山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梁山英雄,她们的共同点是只是英雄而无女性所特有的特点。比如一丈青扈三娘武艺高强且美丽动人,但最后排座次时,战功赫赫的扈三娘只能屈居第59位。重要的是,作者没有稍微深入一下这位女性的世界,当其全家因梁山与祝家庄的斗争而被杀光时,我们看不到她的悲痛;当宋江作主,将这位形象、武艺俱佳的“一丈青”嫁给武艺平平的好色之徒“矮脚虎”王英时,我们也看不到她的半点犹豫。另一位女英雄孙二娘绰号“母夜叉”,“眉横杀气,眼露凶光”,所作所为多是粗野残忍、杀人不眨眼。侠女之外,是三位因偷隋而被英雄所杀的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小说没有对她们何以偷情作任何理解,更谈不上同情和理解。武松杀潘金莲时,是“挖开胸膛、抠出心肺五脏,供在武大灵前”。杨雄杀潘巧云时,“把刀先挖出舌头,一刀便割了……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又将这妇人七事件分开了……”好汉们一扫儿女悄长的威武神勇确实令人兴奋,但他们在好勇嗜杀、尽情报复的同时,从来没有关注过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痛苦。疾恶如仇、杀人如麻,固为好汉本色,同样也加剧了社会的悲剧。
      中国历来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俗语,就是说青少年要学会谋略,壮老年不能丢掉尚武精神,如此才能成就大业。这种或暴力嗜血或谋略文化的传统的核心,是对生命的蔑视、尤其是对女性的冷漠和蔑视。幸运的是,这一传统到了《红楼梦)而得到改变。曹雪芹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个体生命的卑 微与无奈,尤其是对女性充满了理解和尊重,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在潦倒的晚年,作者常常怀念年少时结识的几位女子,“紫金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赞扬她们才貌出众,不可多得,万万不可因为自己的没有出息,碌碌无闻而湮没了她们,所以要为“闺阁昭传”,为这些德才出众的女性立传。和传统思想中的男性中心论相反,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的名言,充分表达了贾宝玉、也就是作者对女性的尊重与肯定。大观园中的女子,不但美丽聪明,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有独自个性的人。作者对她们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对于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和尊严的林黛玉,有着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作者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红楼梦》的所有人物,凡是同一辈份者,男的一律不如女的。女性在这里第一次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形象出现,贾宝玉佩服探春的精明强干,欣赏湘云的豪爽清朗,同情迎春的怯弱不幸,喜欢宝钗的雍容端庄,与林黛玉更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在这些贵族小姐外,贾宝玉对身边的丫环们,也尊重、同情她们,平等对待她们,为她们哭笑喜忧。基于这种深刻宽广的人文情感,曹雪芹在常人看不到悲剧处体会出悲剧。小说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
      不过,《红楼梦》这种深沉的悲剧情感和人性意识,不是初中生能够完全理解的。相反,浓郁的悲观主义,对学生很有感染力,需要教师有所提示。在《红楼梦》中,不但所有的特异女子都走向悲剧命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且作者由此得出“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虚无主义。这种宿命论虽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批判精神,但对当代青少年来说,毕竟是需要警觉的,我们需要培养中学热爱生命、感恩社会的情感,因此《红楼梦》也有它的局限。这样说起来,《西游记》可能是最少消极影响的了。这是一部幻想成分特别浓烈的神魔小说,但表达的却是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故事。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这是一种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也是充满生命力和大无畏精神的乐观个性。天宫应当是至高无上、凛然神圣的,但里面却充满了欺诈、虚伪,终于被一个“妖猴”打得落花流水,至尊的玉皇大帝吓得惊慌失措,十万天兵吓得战战兢兢。在孙悟空眼里,没有什么正统和礼法,而认为一切都是平等的。那个居于三十三天兜率宫专门炼丹的太上老君,也把金丹看成至宝,而孙悟空偷吃他的金丹时却像吃炒豆一样,这也是对道祖的嘲弄与讽刺。即使在西天净土,居然也有营私舞弊,贿赂公行。佛祖的弟子阿傩、迦叶二尊者,竟然三番四次地向长途跋涉的清贫行脚僧索取“人事”,否则就给几卷白纸,唐僧只好把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送上才得以取得“真经”。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作者鞭挞和嘲弄的对象。孙悟空与他们的斗争,正是对凶狠、残暴、昏庸、无能的人间统治者的斗争。《西游记》虽然也充满打打杀杀,但所打杀的都是牛魔王、蜘蛛精、白骨精这些妖魔鬼怪。孙悟空武艺高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很难保证他的金箍棒下没有冤死鬼。因为有唐僧的存在,孙悟空始终没有殃及无辜。小说把佛教的“慈悲为怀”与生命关怀和人道自觉联系了起来。
      这四部古典小说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当我们指出它们中的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同时,丝毫没有否定其历史地位的意思;同样,我们高度评价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它们毕竟是诞生于遥远的古代,问世于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还没有受到充分尊重的古代。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既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也要坚持人道主义的原则。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还有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官员腐败丛生等现象,一部分较少享受改革的成果的公民中滋生了仇富仇官的心理。而在一些大众文化中如武侠片、警匪片等等,充斥着种种非法暴力行为。一方面是社会中有不平不义不公,另一方面是文化娱乐中的暴力意象鲜明突出,这对心智尚不成熟、情绪仍处冲动状态的初中生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报刊上已有不少这样的报道。基于这一现实,我们应当利用阅读古典小说的机会,对英雄好汉们的行为有合理的分析评价,使学生们明白现代法制社会的行为准则。不要简单地模仿英雄好汉们的言行,从而把学生们的正义感和冲动心理纳入到现代文明体制之中,培育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人道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528400)

    相关热词搜索: 古典小说 人道 立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