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听力与识谱教学探析]音乐听力一级怎么唱谱

    时间:2019-05-24 03:24: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听力与识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掌握听力与识谱知识,否则,提高音乐素养将无从谈起。
      [关键词]听力;识谱;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1-0081-02
      听力与识谱在音乐教育与教学中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讲听力离不开识谱、讲识谱离不开听力,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不足可以影响另一方面,一方面有优势可以促进另一方面。
      1听力训练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听力训练往往采取以下两种类型的方法:第一是采用听辨单音、音阶、音程、和音、和弦、旋律、节奏的训练方法,相当于传统的视唱练耳内容。例如:教师在钢琴上弹一个音或音程、短旋律,要求学生唱,辨认或记写。第二类是听辨分析训练方法,即分析学生或教师范奏范唱的歌曲、乐曲,通过分析欣赏曲目中的音乐要素来进行训练。在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中,第一类训练方法由于与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的联系,需要专门的练习时间。相比之下,更多采用第二类训练方法。其原因有二,一是第二类训练方法联系音乐教学的各项内容,只需少量时间即能完成训练任务;其二是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听一个曲调,总是整体感受旋律的形式而不是单个的音符,人们对单纯发声的音反应并不强烈,而对一系列音形成的旋律则反应强烈,这是因为旋律具有整体性的缘故,这与人心理反应的整体性需要是相一致的。听力训练更多地用第二种方法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音乐教学实际。如唱歌前辨听美的发声和节奏、音高;合唱时,辨听不同人声组合的音色,辨听合唱的谐和感;欣赏音乐前最好演唱或辨认音乐主题,欣赏之后分析音乐中的音色织体变化、和声、调式、曲式结构、乐器表现;演奏乐器时辨听旋律的音高、节拍、节奏、音色等。而最佳的训练方法是前述两类方法结合起来的训练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要有所侧重地进行适当调整。无论用何种方法,都应与识谱教学结合,与音乐作品结合方能取得效果。
      练习方法可以先从感性入手,先唱或听旋律音程,然后记写,逐渐过渡到听唱和声音程。往往将小三度大三度作为开始和重点学唱:听写的音程,接着训练大小二度、纯四、纯五度的听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期的“呀呀”之语开始有歌唱表现之时,其音高倾向于小三度音程,因而国外的一些教学体系,如奥尔夫、柯达伊教学体系都从小三度开始训练,我国的教材大部分也是如此。听辨和声音程是倾听歌声效果的准备过程,可由师生分别唱不同声部,采用乐器与人声结合,学生互唱方法,通过听、写和辨认音程的不同色彩,比较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音响特征。如果结合器乐练习、二声部合唱教学中的音乐作品来听辨,效果将更佳。
      2节拍、节奏的训练方法
      2.1音乐知觉是听觉的运动过程
      在音乐实践中,节奏感是音乐感表现的基础。节奏感则以运动为基础。西肖在《音乐天才心理学》中写道:“音乐对于知觉通常具有运动性,这就是说,当我们听第一个音程的时候,作为对它的回答,我们利用某种实在的动作或想象的动作,使自身符合听到的东西……属于完全运动的有踏脚、摇头、挥手,或者以舌头标记时间。比这类运动更多的,甚至可能更重要的是喉头肌、舌肌、胸廓和腹腔肌,或大腿和人身摇晃乃是为回答一个接一个而来的刺激的整个肌肉系统交感运动的极端形式。人能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打拍子,而意识不到它。”可见,由于音乐离开节奏就不存在,所以说每一种完善的音乐知觉就是节奏知觉,是积极的表现某种情绪内容的过程,不仅要听,还要运动。因此,音乐知觉从来也不只是听觉过程,而是听觉和运动过程。
      2.2听、动、视结合的听觉训练
      在节拍节奏的听觉训练中,往往采用拍手、拍腿、踩脚、捻指等声势动作结合的方法,还与语言节奏结合,与打击乐器结合的方法,把身体作为乐器表示音高及时值。如声势的四种动作的部位代表四个声部,每个声部的强弱变化又表现不同的音色。还有将节奏用“读音”加以概念化,是行之有效的节奏训练方法。
      节拍、节奏的听觉训练主要包括对各种主要节拍(如基本节拍和复合节拍)和各种节奏的感受和辨别和记写,它常与识谱视唱结合在一起。如视唱练习以节奏为线索设计训练程序,先唱单纯音符、、后唱其他音符及其组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掌握各种基本节奏和节奏型,记忆基本节奏型,这种结合作品训练的方法是听觉训练的重点。
      3曲调、音色训练的方法
      曲调即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人们在音乐活动中最易感受而且记忆最清晰最牢固的就是曲调,这与人的感知整体性的心理很适应。听力训练因此自始至终都应以曲调为最基本的教材。学习方法也可采用听唱曲调、记写曲调的方法。曲调的听觉训练往往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所学歌曲或篇幅短小的音乐作品进行,按照节奏以简到繁,结构由短到长,调式从自然大小调式到五声调式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与识谱视唱教学结合进行训练。通过各种声乐、器乐作品的欣赏或自己的音乐实践,听辨不同的乐器和人声音色,初步了解音色在音乐构成中的意义。
      4识谱教学的方法
      4.1五线谱与简谱
      五线谱具有较强的直观特点,在多声部及转调的音乐作品记谱中比较方便、准确,还比较适用于乐器演奏记谱,这是世界通用的记谱法。简谱记谱简便、大众化,印刷、书写都方便。因此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记谱法。我国的情况是,两种乐谱同时并存,各校可根据师资、学生、设备等选择谱种。
      4.2五线谱与简谱的识谱步骤
      学习五线谱应结合乐理知识或者结合已学过的简谱知识进行。首先从了解五线谱表示高低音的方法及谱号谱表的作用入手,其次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五线谱表示音的长短的标记方法,熟悉其形状、比例和对应关系以及各种节奏组合的书写方式;再次学习调和调号,了解不同调在谱表中的记法、唱法。识谱练习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认、读、唱、听、写的训练。可用首调唱法和固定调唱法训练识谱。基础差点的学生用固定唱名法,基础好点的学生遇升降号较多的调则改用首调唱名法。
      学习简谱也应与乐理结合,系统讲授简谱的记谱形式、记谱方法和规则等有关知识,最关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乐谱与实际音响的对应关系,联系实际音响反复说明各种基本符号在乐谱中的意义、作用及读法,促使学生将熟悉的数字从概念上转化为特定的音响符号。简谱在记谱形式上虽有缺陷,但记谱原理有其完整的体系,如与听音、唱歌、视唱、乐理结合,通过认、听、唱、写多种途径训练,可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的乐谱知识转化为熟练的读谱技能。
      总之,识谱教学应方法多样化,尽量避免单一枯燥地抽象地讲述概念、名词、定义,语言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5听力与识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听力与识谱训练是达到音乐表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并非目的。而训练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体验到更深更多的音乐情感,因此,不能单一为技术而进行技术训练,而应以发展学生的情感、丰富审美情趣为目的。否则,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此,建议训练中考虑以下几点:
      不宜采用单一为技术而技术的训练方法。应给音符以生命情感,避免教师只重视技术练习不重视分析的现象,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有理解,有了理解才能激发情感。
      结合音乐作品,尤其是歌曲教材进行训练,让学生分析体验音乐内容和情感。
      进行听力与识谱综合训练时,应结合乐理和欣赏、歌唱和乐器教学,听、唱、写、认综合训练。
      听力训练应“少吃多餐”,化整为零分散在每项音乐教学内容中,经常地系统地进行。
      适当选民族音乐作教材,逐步积累音乐语言,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积累音乐经验。
      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听写进度慢于视唱进度的原则;训练有步骤且系统化的原则。
      训练音乐记忆力。对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主题,典型的乐曲节奏、民族民间音乐,要形象地讲解,让学生获得美感后,要求背记、,背唱,这是音乐信息的储存和积累的方法,其对进一步提高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发展音乐记忆力这一审美心理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对听觉有障碍的学生,不应歧视。要了解学生是否属于后天缺乏培养,或神经紧张等原因。心理学实验证明,凡有五音不全的学生,即所谓“音盲”,如通过听力识谱训练,大部分是会有好转的。教师应关心他们,鼓起他们的自信心。
      变声期的听力和识谱训练。可多采用听音乐、默唱音乐、用乐器视奏音乐的方式进行,避免长时间唱歌带来发声器官疲劳的弊病产生。
      听力与识谱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学生点滴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期的听力训练,切不要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音乐基础与欣赏马西平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曾炎宣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1月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普通高校 听力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