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试述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_试论影视化小说策略与规约

    时间:2019-05-15 03:17: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影视化小说创作,指作者在题材摭取、结构组建,语体风格,叙事模式等方面借鉴影视作品创作的模式或经验,这种借鉴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东西方的影视化小说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创作机制及阅读机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图像时代的文学选择
      图像文化是以视知觉为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艾尔雅维茨曾断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面对目前居“统治”地位的视觉观念,面对“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的一个大众社会,文学无需躲避,也无法躲避,只有不断自我调整。
      就小说创作而言,当代的小说创作如果无视图像的强势冲击,势必要被大众所淘汰。小说作品要想赢得读者,被读者广泛地接受,作家就必须迎合读者的接受心理,在创作中要用类似于影视的表现手法,使小说创作具备图像的特征。
      从小说的发展来看,这种影视化倾向其实并不陌生。20世纪,从国外的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等,到国内的穆时英、刘呐鸥等海派作家,在创作时都多方面地吸取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只是这一样式并未形成潮流与规模。
      进入新时期,情况变了,在小说中融合进影视化的叙事特征已经非常普遍。如宗璞、王蒙、莫言、刘桓、刘震云、海岩等,他们将电影的特写、闪回、交叉剪辑、短镜头组合等技巧运用于小说写作中,创作出一种以纷呈的物象、不连续的句法、电影场景式对话、场景的不断切换为主要呈现形态的作品,使小说文本呈现出一种影视化的叙事特征。这一现象表明,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已经作出了直接的回应,无论这种回应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莫言是最早接触影视的作家,也是因影视受益最早的人,而且在他接触影视以后创作的一部分小说中,影视化的倾向特别明显,如他的城市题材的小说,甚至由于太过追求影视化而在艺术价值上有所降低;再如王朔,更是影视、文学的双栖明星,他的很多小说就是为影视量身度制的,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影视化的倾向始终存在;再如刘震云,他的小说创作既肯定影视艺术的独特价值,又注重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尽量不受影视干扰,无论是2003年的《手机》,还是2007年的《我叫刘跃进》,都实现了电影和小说的“双赢”。在这两部作品中,作家从小说形式策略上进行了改进以适应电影文本的要求,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大大加强了小说的视觉性和动态感,小说由对时间逻辑关系的关注转为对空间场景变化的关注,很好地适应了电影空间场景转换的必然要求。
      二、影视化小说的创作策略
      (一)主题策略
      作家以影视做媒介,显然更容易达到向大众传输文学理想的目的。这一现象委婉地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小说作家不甘失语,拒绝边缘的心态。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化。作品面向世俗生活,其基本原则是迎合大众的消费欲求,通过满足平均的大众趣味来取悦大众。因此,影视化小说的创作便不再必定负载崇高的精神道义,而是转向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更多的书写人的本能,展示人的欲望,描写生存的浅层次状态。如莫言的作品就表现出对大众迎合的趋势。他的小说虽然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但小说的主题却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他的小说更多是从一种意象、一个问题,或从内心的感受写起,联想生发,组合成故事,构成主题的要素中有很多模糊的成分。如《红高粱》这部作品的主题,可以说反映了世间的恩爱情仇,展示原始大胆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曲爱国之歌:或者说是作者企图寻找发现社会的某种精神归宿,其朦胧多义的主题可能正好迎合了各阶层大众的需求,因而博得了大众的青睐。
      (二)叙事策略
      叙事视听化是影视化小说创作的主要叙事策略。东西方影视化小说的作家们都进行了不懈的艺术努力。
      首先,凸出画面感。影视以其诉诸感官的形象性,成为受众的最佳选择。影视化小说借鉴了影视以画面为语言的手法,吸纳了电影的诸多表现技巧,将影视技巧消解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中,在内容及创作方法上进行内部的整合,使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时空化,创造了新的文学样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王朔的小说这方面的特点尤其突出。他的小说每一章节几乎都是由若干独立的具有高度画面感的生活场景连缀而成,通篇运用影视的画面切换和转场技巧结构全文,有的甚至可以直接看成是电影脚本。
      其次,强化结构的跳跃感。小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不受空间的影响。影视则通常以空间结构为主,将时间结构融入到空间结构中,以空间为依据,运用影视的叙述手法和技巧,完成对故事本身的叙述。因此小说只要调整叙事结构,将时间结构转变为空间结构,便可以获得影视效果。如海岩的小说创作便喜欢追求运动感,由对时间逻辑关系的关注转为对空间场景变化的关注,表现出结构的跳跃性。海岩曾在自述中说过:“我喜欢在小说结构上炫耀自己的技巧。我的强项是结构,我在结构上的智慧是其他作家不能比的。”
      另外,着力定格细节表现。影视化小说中,有借助于类似于影视慢镜头进行细节特写的方法。如莫言《枯河》中的描写:“他的身体轻盈地飞起来,那根很长的树杈伴着他飞行,清冽的大气,白色的炊烟,橙色的霞光,在身体周围翻来滚去。”“男孩伴着树枝慢悠悠地落下来,她看到他的身体拉得很长,似一匹抖开了的棕绸缎,从树上挂了下来……”“他缓缓倒地,用着极大的劲想睁开眼,他似乎看到鸭子如石块般飘飘地坠在身边,附在身上,堆成大丘,直压得他呼吸不畅。”这个慢镜头写一个男孩从树上坠落时的奇特感受。坠落本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却能看到他下落时的形状,体会到他下落时的感受,这一切感觉都是慢镜头这种表达方式带给我们的。当然,影视化小说中,更有借助于类似影视长镜头的方法,冷静客观地描摹事物。
      (三)语体策略
      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影视语体本来与文学语体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随着影视与文学的融合互补,影视化小说的创作者们越来越喜欢在他们的小说中增加对话,并努力使语言通俗化、轻松化、戏谑化。传统小说注重心理描写的文本特点在影视化小说创作中已发生了变化,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对话为主,较少心理刻画的类似于影视脚本的小说形式,这些对话甚至不交代说话人,不描写说话人说话时的表情与动作,在对话者较多的情形下,读者甚至要根据上下文自行判断话语的出处。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也已渐行渐远,与大众文化语境下世俗化潮流相辅共生的幽默戏谑语言应运而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愉悦。
      三、影视化小说的艺术规约
      在影视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学在时代的节奏下步履蹒跚,在这种氛围下,小说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加强影视效果,创作出许多既卖座又叫好的影视化小说,这一事实是不容否认的。影视化小说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在功能 上,它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文本上,它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在传播方式上,它是一种全民性的泛大众文化。
      影视化小说创作中融入影视手法,让人们的阅读更轻松、更快捷、更直接,读者可以充分享受传统小说所无法媲美的阅读快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但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这种影视化小说也逐渐凸现出其局限性,很多传统小说中拥有的深邃的思想、空灵的意蕴、想象的无限空间等正在逐步流逝与丧失。
      例如,严歌苓的小说近年来展现出明显的影视化倾向。严歌苓最初创作文学便是以编剧身份而非小说家身份。1980年的《心弦》是一部电影文学剧本(1981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拍摄)。1995年与1998年,严歌苓的《少女小渔》与《天浴》两部电影分获亚太影展6项大奖和金马奖7项大奖,其中都包括了最佳编剧奖,她的编剧才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2002年,严歌苓被好莱坞编剧家协会吸纳,成为好莱坞专业编剧。因此,严歌苓小说自觉地渗透进影视元素便是正常的创作策略。她的小说大多体现出故事情节复杂多变,画面感强烈、对话通俗生动等具体特色,充分展示出影视化倾向。一方面,严歌苓近年的小说在故事性、可读性方面明显提高,且结构更加单纯,情节更加紧凑,语言更加生动;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注意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和故事容量,常常忽略对人物心灵的挖掘深度,造成某些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不够清晰。为了更加适应影视改编的需要,严歌苓近年来创作的小说多呈现出单线索结构,叙述手段的相对单一也限制了严氏小说的思想深度。
      在图像消费与商品经济的背景下,当代小说家面临考验的严峻『生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与时俱进,顺利地实现文学的突围,成为当前作家与文学评论家苦苦思索的问题。我们应重视影视化小说中的消极因素,坚守文学的独立地位。在尽可能地保持小说独立审美性的前提下,吸取影视化手法来丰富小说的表现形式,并使其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影视化小说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合理的文学体裁。毋庸置疑,这类“影视化小说”将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影视化小说的种种不足,虽然看起来与传统的精英小说相比较而出现某些劣势,但如果把它放在大众文学的范畴,接受对象是普通的大众百姓,也就自有它艺术快餐的独特品位。剖析并提升这种品质,自然可使之与其他文学样式交相辉映,为艺术的天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周红(1974),曾用名周璇,文艺学硕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影视学。

    相关热词搜索: 规约 试论 策略 影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