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巧设悬念“活”中创新:巧设悬念的作文开头

    时间:2019-05-03 03:16: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系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在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十分注重精心制造教学悬念,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巧设悬念,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产生一种“活”中创新的教学魅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悬念;心理状态;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87-02
      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系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在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十分注重精心制造教学悬念,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巧设悬念,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产生一种“活”中创新的教学魅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语文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运用特点
       1.1 从人的心理来说,往往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去钻研、去探讨、去追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课堂上巧设悬念,实质上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讨、去追求,从而获得丰富知识。
       1.2 从语文课本身性质来说,语文课本身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由于受到旧教法的影响,以往大都用“填鸭式”教学,无疑使得语文课无味枯燥,有损于知识的传授,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3 从适应时代要求来说,面向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二是要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我认为这个“活”字无不包含着在课堂上巧设“悬念”。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制造悬念
       2.1 导入新课运用“违背常理”式。把能引起学生好奇的事件或一种违背常理的“怪现象”摆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上《钓胜于鱼》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每个钓鱼者都想钓得鱼大鱼多,可有这样一位教授,他钓鱼并不是为鱼而钓,那是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教者趁热打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阅读课文,从中解开悬念:老教授钓鱼“带书”说明读书胜过钓鱼,“带几本书”说明读书不是消遣而是换一种方式的读书(或说工作)。这是“质疑——点拨思考——协作探究——内化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得活又领悟了道理。
       2.2 串讲课文运用“重重迷雾”式。按照课文内容的逻辑顺序,设置悬念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让学生在拨云扫雾中,充分享受探究课文的快乐。笔者认为在上《驿路梨花》时,教者可以抓住第12自然段的小茅屋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一句,撒下第一重迷雾:“这小茅屋的主人真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吗?”学生读到第25自然段时很快否定了。接着教者又针对第29自然段“她一定是梨花”一句撤下了第二重迷雾:“这梨花是不是这小茅屋的主人呢?”通过继续阅读又一次被同学们否定了。当读到第36自然段可以又撤下第三重迷雾:“那么小茅屋真正的主人是谁呢?”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读完全文最后,终于识得了“庐山真面目”。正如叶老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也可有“序”可循,在艺术享受中掌握课文的内容。
       2.3 揭示主题运用“反弹琵琶”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课堂教学中,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揣摩,揭示主题。在上《愚公移山》一课时,教者可以故意问:“愚公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移山,何苦呢?他这样做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教者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根据,以理服人。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愚公并不愚,而是大智若愚,从而教育学生要发扬“金石可镂,锲而不舍”的精神。
       2.4 结束课文运用“藕断丝连”式。结束课文时留下悬念,目的是使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实质,获得规律性知识,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课后继续探讨的兴趣。《小橘灯》一课快要结束时,教者可以布下一疑:“如果文中的小姑娘五十年后和冰心奶奶再次见面,她们的心情感受如何?她们又谈了些什么呢?”课文虽结束,但这个悬念却在学生头脑中萦绕不息,引发、激励学生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和学带来不尽的兴味,能达到“投石冲破井中天”的最佳教学境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悬念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创新艺术水平,善于控制学生的认知与情趣两条轨道,并激活他们的思维,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悬念 创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