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回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时间:2019-04-14 03:25: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传统和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得以形成;也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成功传播。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已成为人民大众最关心的现实矛盾,民生矛盾的解决程度已经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众,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回归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出场者地位,理性面对差异性社会的特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要,高度重视对人民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在不断撞击人民群众心灵的过程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基于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关键词: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活回归
      中图分类号:A81;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5001312
      作者简介:刘 勇,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江苏 徐州 2211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继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之后,我们党再次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向全党阐明。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意识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简单粗陋的理论灌输上,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理论宣传、宣讲、解释、论述的通俗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运用”①;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只被少数党的理论精英和学术精英理解和掌握,而应使马克思主义回归到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始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而当下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之所以不断遭受来之社会生活层面的否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不断彰显的民生矛盾长期累积叠加所致。在当前中国矛盾凸显的快速转型期,马克思主义只有切实回归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上,才能在不断撞击人民群众心灵的过程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基于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成逻辑
      民生至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② ⑤ 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并没有对民生问题进行特定设计和具体阐述,但是民生问题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成的逻辑基点,对“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关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实际上正是基于对个体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坚持,“马克思世界观有了原发基地和推动力”②,唯物史观也因此而形成。考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理论而成为科学,就是因为其理论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从事实践的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切实关注。
      马克思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想也是他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56页。马克思认为,对对象、现实、感性,如果不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如果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而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那只是从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其实,“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④。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全部社会生活”,实际是指现实的个体的人,把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等“对象、现实、感性”付诸于实践的一种感性活动,是关乎现实的个体的人的日常生计与生活等一系列与生存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马克思对“民生”问题基于哲学意义上的一种表达。
      1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现实的个体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主体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现实的个体的人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立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因为有现实的、能动的、实践的个体的人的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会彼此联系着。环境的改变也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没有人,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生活世界”⑤。当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所说的孤立的、抽象的、脱离社会之外的“一般人”、“类生活”的人和宗教的人,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人”。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仅仅是局限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感性的直观的“对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又是指特定生活条件下的德国人。马克思认为,人是生命的个体,是能够持续性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以不断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现实的个体的人,是历史和生活的真正创造者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 ③ ④ ⑦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注①、第56、294、78-79、79页。这些从事实际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究其本质,正是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就是始终把实现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民生高度关切与最终追求的清晰体现,其实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十分明确地阐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④。   2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人类的历史活动规律清晰地表明,离开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利益,任何目的都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就是以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研究的逻辑切入点的。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曾就1842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实际上是就当时贫苦的农民在深林里捡拾枯枝与采集野果犯不犯法,与代表林木占有者利益的议员进行过面对面的激烈辩论。作为备受剥削的贫苦群众的利益的代表,马克思的辩论虽然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这场涉及现实的个体的人的最现实物质利益的辩论,却促使马克思对经济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而且将思考的基点落实到真正社会生活中最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需求上。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所遇到的大量的涉及贫苦人民大众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使马克思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越来越多地关注人民生活,并公开批评普鲁士统治阶级对糟糕透顶的民众生活熟视无睹。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 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回忆了这件事对他的触动。马克思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的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马克思的这段话清晰地表明,这一场关于物质利益的辩论促使马克思开始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去揭示其疑难,并进而转向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大众的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
      3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内容
      民生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研究就是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的必需作为根本出发点展开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⑦。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清晰地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那就是人的生活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事关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生存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⑧。这种“新的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当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物质生活,还包括建构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对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的一种需求。而实现这种物质的和思想文化与政治生活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则是现实条件,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59页。。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发展需要才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真正目的,而生产力、制度和文化等等则是实现的手段。正如恩格斯所说:“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4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个体的人的解放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归宿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学说,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马克思解放理论之所以可行,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对民生的高度关切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马克思认为,在人们争取解放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经济上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满足是第一位的。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只是从“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来空谈所谓的“人”的“解放”,明确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74、86、40、41、41、41、14、283页。。也就是说,人的解放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单存的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⑤。所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为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⑥马克思的这段话清晰地表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是现实的个体的人真正获得解放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当然,政治上的解放是现实的个体的人的解放的政治前提。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它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⑦。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仅仅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而广大的无产者只是形式上的、有限的解放。在这样的虚假前提与社会背景下,工人的劳动实际上是作为自己劳动的异己之物存在的,是同工人的劳动相对立的一种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一种“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因此,“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至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⑧。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扭曲,直接导致生活与生产的对立。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⑨而且这种对立,越是随着工人的生产越是加重了对自身的剥夺,以至于连工人劳动的本身也包括在内。“对对象的占有如此变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它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⑩。正如马克思在《导言》中所说:“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直接地位、由于物质需要、由于自己的锁链的强迫,是不会有普遍解放的需要和能力的”。正是源于对“民生”的深度关切,所以马克思号召生活在社会最下层但却是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广大无产阶级,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去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如不然“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才能最终获得解放,建立一个“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283页。,这样的社会就是能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传播的根本经验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成逻辑,更是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广泛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自己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终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作到了最大限度的转化。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和真正的践行者,一直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和不断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提升和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依照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别于许多如匆匆过客般的其他政党,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唯有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并遵循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主体和真正动力。所以,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把高度重视和关切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抓紧抓好,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己任并坚决贯彻落实。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切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光辉写照。
      1关切民生: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生存权作为立党的政治纲领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关切民生,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民的最基本的生存权,这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其他一切关于生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最现实的前提。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民不聊生的艰难困境,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民生问题,就是通过彻底的革命,把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中国共产党人深深知道,如果没有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广大人民的生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发展权更难提及,马克思所构想的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只有“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所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紧紧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用一系列鲜明的政治纲领,向社会彰显我们党为解决人民大众的生存权而不懈奋斗的政治宣言。党的一大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奋斗的根本目标,全党自此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民族被压迫的状况,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党的二大十分明确地把反帝反封建作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并一直致力推进。1945年党的七大制定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鲜明政治路线,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生存权的坚定决心。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从根本上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了最有力、最可靠、最忠实的保障。
      2关切民生: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确立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民生政治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94-1095页。社会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任何自身特殊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早已明确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那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作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③。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民生需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事关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所有问题,一切方针政策都要致力于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婚姻家庭、读书学习等现实问题。一切脱离现实生活的空话、虚话、假话、套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5页。。
      3关切民生:邓小平提出了通过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理论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对建国以来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长时间没能得到有效改善的严峻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特别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谈的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⑦ ⑧ ⑨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73、255、372页。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却恰恰忽视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忽视了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哪有贫穷的社会主义,哪有贫穷的共产主义。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要坚持把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来抓,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人民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因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贫穷,社会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富裕,而且这种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⑦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构想的民生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的执政任务。为破解制约这一民生蓝图实施的瓶颈,邓小平提出了通过发展从而夯实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基础的新理念,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他说,中国人民解决自身所有问题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对现实的中国人民来说,发展越快,现实困难就越小;发展越慢,现实的问题就会不断累积;如果停止发展,那么党执政的根基就丧失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 成果是属于人民的”⑧。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⑨ 。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稳定发展,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邓小平通过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思想,不仅夯实了当下中国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取得了民生建设实践的新成效,极为重要的是,“共同富裕”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凸显的人民群众这一逻辑主体,把马克思主义对民生的关切,认认真真而且卓有成效地落实到经济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随之深入人心。   4关切民生:江泽民提出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考验。应对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紧紧抓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提出了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归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发展”上升到考量党能否执政兴国和改善民生的第一执政能力的高度,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了党的民生理论。
      江泽民指出,党的一切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获得切切实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不断分化重组,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随之加剧。面对市场经济既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引发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双刃效应,如何更好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有效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不仅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更是涉及党执政根基的长远大计。江泽民反复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③ ④ ⑤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271、279、534页。都“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③。面对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利益群体的不断重组,江泽民多次提醒全党:“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④。并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⑤。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内心自觉自愿的支持与认可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5关切民生:胡锦涛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知民生问题不仅是民心所系,更是国运所系。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⑦ ⑧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370、850页。。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指导思想上对民生问题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工作中不断“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⑦。为理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答了“发展为了谁”和“发展依靠谁”的根本问题。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⑧关切民生,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发展。只有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把“总钥匙”,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提升与满足。胡锦涛多次提醒全党:“必须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这是胡锦涛关切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新思想,是对党深入群众生活,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的新要求,是立足当代中国最新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民生政治新境界。为此,胡锦涛要求全党,当下最为紧要的工作,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②。
      三、关切民生: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然。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紧紧围绕人民大众这一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充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在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途径,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内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并最终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这一改变世界实践的主体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在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构建进程中时刻直面的最现实问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转化为解决现实的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就是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民生问题是当下中国最现实、最紧迫的社会矛盾,能否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就看我们的理论能否真正解决当下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
      1关切民生: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直面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就全部的社会生活而言,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现实的世界是具体的生活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④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2、73页。,不仅如此,“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④。而且这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⑤。由此可以看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体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发展的社会人,不是离群索居的固定不变的抽象的人、孤立的人和形而上学的人,“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这就是说,任何现实的个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现实社会和他人之外而孤立存在。而且这种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个体的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从事着某种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社会需要,在通过对自然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对马克思来说,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实践就是历史的全部。“人是全部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18 -119 页。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所以,现实的个体的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间也就因此而产生一种逻辑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人也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由此可以得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大众化首先不是一个话语形式或理论风格问题,而是一个理论立场问题” ② 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始至终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这恰恰也正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实效的唯一判断标准。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基于内心而自觉自愿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仅仅依靠单纯的宣传灌输和理论精英基于自身理解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行为,是不可能真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然,毫无疑问的是,理论的灌输是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途径,理论精英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这一群众基础,不关注民生,不为民谋幸福,那么,即便理论出场的形态打扮得如何堂皇华丽,然而它的生命力却就此已经完结”②。在当下社会急剧转型和矛盾日益凸显的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直面的是人民大众现实的日常社会生活,必须解决的是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在教育、医疗、就业、分配、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安定和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反映出的民生矛盾,这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真正落到实效的最现实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和民生所需的历史空间出现“缺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基于生活和改造生活的理论魅力就会因此而缺失,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话语权的丧失而必然导致的理论的“退场”。
      2关切民生: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临的差异性选择
      “差异性社会”是我国著名的任平教授针对当下社会而提出的一种鲜明的理论观点。其理论所特指的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当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或趋于一致、局部和当下利益有各种差别、人民仍然分成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社会”状态 ④ 任平、王建明:《论差异性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这一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急风暴雨式的大规模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关系已经成为历史。虽然资本依然大量存在,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仍然具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一面,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中,大量地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不仅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而且人民内部物质利益关系上的差异、分层和矛盾成为社会矛盾的主体形态”④。从差异性社会的内涵界定和特征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是差异性社会的建设主体是人民大众;二是差异性社会的社会结构分化为多元;三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成为社会矛盾的主体形态。市场必然带来分化,转型必然带来重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分化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局部利益、分层利益和眼前利益上依然存在着若干差异。因此,人民已经成为利益差异的共同体。在若干情况下,这些差异和矛盾仍在不断扩大,有时矛盾表现得很突出、甚至很尖锐”任平:《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特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有效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要善于针对社会结构的差异性分化和人民群众在内部物质利益关系上的差异、分层和矛盾,时时事事、一时一事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进程中,在不断梳理和总结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鲜活的社会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积极的回应与有效的解答,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差异性诉求。“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出场方式和形态呈现新的差异,这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含义。” ② ③ ④ 任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四、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回归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一切奋斗都与利益有关,而且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也必然会使自己出丑。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正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和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于内心而自觉自愿的支持和拥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一贯采用主观权威式的硬性“灌输”,没有真正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主体和逻辑内容出发去推进理论的大众化,对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实践的主体及其现实的生活需求采取了一种规避的态度,尤其对当下中国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民生矛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制度引导,党的执政资源和价值认同度,也因差异性的理论需求和刚性的“理论叙事”之间造成的理论与生活的脱节而不断流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回归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去,在高度关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中赢得信任和支持,在信任和支持中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论的大众认同。
      1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角色的生活回归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回归,首先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角色的回归。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大众中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以硬性“灌输”为主要途径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层面上。所谓“化大众”,就是通过权威传播者“把书本(知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传播、在理论与大众之间架桥沟通、用理论武装群众的过程”②。诚然,在早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以及自身素质状况的独特背景下,通过权威传播者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使原本形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在中国本土化的语言体系中成为唤醒人们觉醒的强大精神武器。但是,决不能疏忽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理论发展需求引发的变化。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打仗靠这个,建设靠这个,改革靠这个,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要靠这个。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有两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民大众自身素养的提升,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主体是现实的从事生产生活实践的人民大众,人民群众才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过就是大众自己实践的精神产物,就是大众自己思想的升华”③。尤其在当下,中国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政治参与愿望日趋强烈。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首创精神,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要求和畅谈对理论的看法,广泛采纳和大力吸收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一种理论自觉。所以,在当下中国新旧历史结构急剧转换的大背景下,面对基于自己实践、基于本土经验、基于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强大理论创造能力的新的人民大众群体,必须摆脱旧形式,超越旧阶段,让新时代的历史出场者成为中国本土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造者和推动者④。
      2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物质利益的生活回归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有说服人[ad hominem],才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而人本身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9页。。所谓“理论的彻底”,实质上就是物质的彻底。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③。只有物质的坚实和彻底,才能构筑起理论的彻底和坚实。对于新时代的历史出场者而言,不断发展的民生需求就是他们最彻底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4页。理论只有掌握了群众的物质需要,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时刻高度关注民生,才能在生活的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理论的彻底”。回归社会大众民生需求的物质利益的生活世界,“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世界的问题”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求是》2010年第13期。,解决与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民生矛盾,那么马克思主义才能因为其彻底的物质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彻底的理论认同与信仰。尤其在当前差异性社会的特质不断彰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增,民生矛盾不断激化的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应回归社会大众现实的生活世界,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努力提高政府绩效,不断满足民生诉求,用彻底的物质力量来“摧毁”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纷争和利益需求。只有作到“在任何时候,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重大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绝不能缺场;越是人民提出的尖锐问题,越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当然出场的空间,越不能成为理论逃避的‘空场’” ⑦ 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因为一旦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回避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躲避中心话题,那么,其结果必然是‘自我放逐’或‘边缘化’,丧失真正的话语权和领导权,直至退场”⑦。只有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予以解答,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化解矛盾,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映的是自己的心声,维护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满足的是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也才能在这种彻底的需要中实现彻底的大众化。
      3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人文需求的生活回归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一贯提倡人文关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主体是现实的个体的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追求和最终价值归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检验者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动力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模式,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立足差异性社会的发展现状,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主体自身的价值诉求,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即“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充分“在场”。但是,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权威传播模式,往往过多地强调理论的精确与体系的完整,过多地关注“宏大叙事”和纯文本的探索,忽视了对现实的个体的人的个性与差异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对社会大众现实的民生需求的话语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日常生活维度的长期缺失,必然会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因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引领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无用”之感,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在场”。然而“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而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寻找,因为这些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斯大林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3页。。所以,理论必须回归生活。而且,理论也只有回归到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才能走出高、大、假、空的无用的怪圈,才能消解大众心理上的逆反与不屑,才能合理构建大众化的推进主体和受众主体,即现实的个体的人之间产生平等互动的有效沟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才能得以完成。当然,回到生活的世界,除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表达人文关怀之外,还必须用大众的话语范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生动的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基于共同的语境”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其实就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范式和语言习惯来谈老百姓自己的事,“大众话语是他们存在的样式,他们怎样实践和表达,他们就怎样存在。语言就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在行动中言说,在言说中行动,在言说和行动的互动中就在创造着日用日新的马克思主义”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生活,解答群众疑惑。“正是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文关怀视角,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群众中有了坚实的根基和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并获得了生命力。”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求是》2010年第13期。
      (责任编辑:李 申)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关切 民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