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月引愁思情难言】情愁思不透打一肖

    时间:2019-01-15 03:33:5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他们见月生情,勾引愁思,或思人,或思乡,或思国,千般感慨,万般幽情,留下多少优美动人的诗篇。因此,“月”已成为文人才子抒写愁思的触媒。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之情因月而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念亲人之情因月而起;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思国之情也因月而起。明月不仅是勾引诗人思绪的触媒,还是诗人倾吐肺腑的对象,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俨然把明月当成了知己朋友。此外,明月还是诗人愁思悲伤氛围的营造者,如张若虚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苏轼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这里,明月是诗人思想活动的见证者,是作者情绪氛围的铺设者。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清冷的月色就激活了苏轼的情思,使苏轼得以在月下美景中消释抑郁愁思。因此,月下幻景成为苏轼人生态度的映现者,精神活动场景的营造者。
      
      一、因月而引起愁思,触及身世之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当作者“解衣欲睡”时,为何突发念头“欣然起行”?是因为见到了“入户”的“月色”,月色勾引起作者的某种情思。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经历推断猜测他此时的思绪。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因变法派的弹劾,刚到湖州衙门上任不久的苏轼被逮捕,同年八月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乌台是御史台的代称)。苏轼入狱百日,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饱受虐待摧残,自度将死,遂写下了“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绝命诗。最后还是王安石出面,说了一句“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这场轰动一时的诗案才“一言而决”。苏轼被从轻发落,以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元丰三年初到任。从那时到现在已然三年多了。此时的苏轼已四十二岁了,四十二岁正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黄金时期。而此时,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的苏轼却处于被贬谪的地位。眼看年华老去,壮志无成,贬官待罪,他怎能不满怀愁思呢?他渴望排遣心中郁闷,但知音稀少,“无与为乐”,只好“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而张怀民也是贬谪之人,在这美好的月夜也正难以入眠,于是二人“相与步于中庭”。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这“中庭”会谈些什么呢?是谈诗词文赋,还是生活琐事?是谈朝政得失,还是治所政务?作者没有片言只语言及此事,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断定,他们会谈一些愉快的事。否则,苏轼哪有心情欣赏庭中美好的月色?哪有心情把庭中月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呢?月色勾引起苏轼的无限心事(或者说是伤心的事),而在月光下与张怀民闲谈又使他心情舒畅,这种愉快的心境又使得他眼中的月色显得更加美好。
      
      二、因月而袒露胸襟,现其佛道思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如此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既是大自然造就的月下美景,也是作者这个时期思想状况的外现。苏轼和明月是有缘的。他喜爱明月,在他的诗、词、文中,写明月的句子有很多。他甚至以“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的诗句来形象地描写明月之清丽、皎洁、可人的美态。可见,他不仅仅是喜欢明月,而且与明月间似有情丝万缕。在他的心目中,明月是知己,是无言的可交心的朋友。与张怀民交谈,他放心,因为张怀民和他同病相怜;在明月下袒露心扉,他更放心,因为明月倾听过他的心声,了解他的愁怨。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用高超的笔法、超常的想象把月光下的美景写得那样奇丽。“积水”般的“空明”极写月光之明丽,“藻、荇交错”更显月光穿枝缝而过的倩影。细细读来,此种境界简直如梦如幻,迷蒙、虚空,如仙乐自九天遥遥传来,似有似无;如云雾自身边缓缓飘过,可感而不可触。这种境界正是作者此时思想感情的外现。因为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的思想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信奉儒道,修身养性。儒家的入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还未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试图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这朦胧的虚幻的月下景观不正是苏轼这种思想的反映吗?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外物,极力渲染,这正是苏轼的高明之处,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笔法。正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晏殊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晚穿朱户”,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等,具有同样的笔法和艺术效果。
      
      三、因月而自慰自怜,不失进取之心
      
      小草在石头下也要发芽、成长,即便身体歪斜着也要透出头来,呼吸大自然的气息,适应身边的环境以求生存;思想在重压下会以另一种方式逸出铁幕,这样才能求得生命的快乐。自我调适、自我排遣、永不沦丧,这是人们在苦难中高明的选择。而苏轼做到了这一点。在多次磨难中,他造就了自己从容坦然、达观飘逸的生活态度。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文末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深刻含义了。四海有月皆照临,竹柏疏影也常见。茫茫人世乱纷纷,悲伤岂止我一人?“闲”字点出了作者思想的转机,情绪的升华,显露出超然物外的人生理念。我们读来,既体会到了作者辛酸、无奈,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又感受到了作者消释抑郁、抚慰精神创伤,自我解脱的旷达情怀。真可谓“百感交集”。
      由此看来,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因月而引发愁思,因月而袒露胸襟,因月而现其超脱虚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月”在本文中实在是功不可没啊!

    相关热词搜索: 愁思 难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