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喻中含典 典喻生辉 喻中

    时间:2019-01-10 03:28: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如果说比喻是棵花繁叶茂的大树,喻中含典就是这棵大树绽开的一朵花蕾。如能在比喻中恰当地运用典故,则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初中语文五册,刘庶凝《序》)
      这个比喻句,喻体分别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和“苦涩的果实”,活用了《宴子春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典故,抒写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感受。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这种喻体中隐含了典故的比喻,我们姑且称之为典喻。
      典喻在诗文里得到广泛的运用,有着特别的修辞功效。
      
      一、创设一种意境
      “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初中语文四册,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沙场秋点兵”出自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意为秋天在沙场上阅兵。此句把在坪坝上纺线竞赛的劳动场面喻为“沙场秋点兵”,这样,远古的沙场战事与眼前的劳动场面叠合成句,思绪驰骋古今,境界奔放恢弘。
      
      二、抒发一种感情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初中语文四册,臧克家《有的人》)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口占一绝》)
      例1,喻体是“野草”,有两种意思:一是自然界的野草,二是作为鲁迅先生象征的诗集《野草》。《有的人》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鲁迅有一本散文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词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表现了鲁迅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这句诗中的“野草”,有字面意义和典故意义,两者浑然天成,含蓄优美。例2属借喻,喻体“痛饮黄龙府”是一个典故。宋朝岳飞抗金,曾对部下将士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黄龙府是金国京城。典故用在句子中,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打倒反动军阀、消灭袁贼、取得革命胜利的豪情壮志。诗句情感豪壮而用语不直不露,都得力于典故的运用。
      
      三、表达一种道理
      “美国队在暂时的胜利之后,却背上了中国队放下的包袱。大意失荆州,被秘鲁队撞翻在地。”(《金杯之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到。(《关于写文章》)
      例1“大意失荆州”意思是:三国时,关羽据守荆州,因骄傲自满而被东吴把荆州夺去。后来用此典故形容因自满、粗心而丧失有利局面。用在这里简明形象地道出了美国队失败的症结所在,可谓一语中的。例2本体是“苦恼”和“喜悦”,喻体分别为“山重水复疑无路”和“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如果不用这联诗句,写文章过程中的“苦恼”和“喜悦”就很难说清楚,更不能简练地表达出写文章从苦恼向喜悦转化的辩证过程,用了这联诗,文笔简约,达理形象。
      上面所谈,只是典喻主导方面的修辞功效,但有时候,一个典喻几种功效兼而有之。比如本篇首例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既创设了典雅真切的意象,又抒发了含蓄生动之情,两者融为一体。
      由于典故具有明确的出处、来历和特定的含义,因此,我们在使用时必须熟悉其特定内蕴,揣摩其修辞作用,不能盲目和机械地生搬硬套。而一旦能将其熟记在心,信手拈来,便能为我们的文章增色添彩。
      
      ★编辑/申冬梅

    相关热词搜索: 喻中含典 喻生辉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