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对《孔乙己》主题的多元解读】 孔乙己人物形象简析

    时间:2018-12-30 03:25: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短篇小说《孔乙己》自发表至今已近百年,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之后塑造的第二个病态社会里的经典“中国病人”形象。   《孔乙己》尽管隔着久远的时空,却依然无法阻挡它那迅速而又逼人的深刻性。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说:“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鲁迅在小说“附记”里也曾说明写作初衷是,“那时的意思,单是在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这两段话可视为解读小说的钥匙。小说展现的是鲁镇咸亨酒店所折射出的“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揭示的是“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在其中,鲁迅投入了对“苦人”的社会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冷淡”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在同情和批判的深层激荡着人性荒原里的生存“呐喊”。
      于是,从同情到批判乃至呐喊,我们看见了小说的多重主题意义,而“意义的多重性证明了作品的深度”。
      
      同情――无法抵达的“梦乡”
      
      文中有一句相当重要的话,“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对孔乙己的人生价值作了总结,响应了雨果戏剧《肮脏的手》中的呐喊――“我们是多余的人”。也预言了他必将走向悲惨的末路、走向死亡。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结尾那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孔乙己这样的不能觉醒的人生过客。“大约”也好,“的确”也罢,在麻木的“看客”眼里是无所谓死无所谓活的,因为“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酒店小伙计口气下的这句话显示出了一种种令人心寒的冷漠。
      孔乙己怎么就沦落为“多余的人”呢?作为一个读书人,孔乙己也曾怀抱梦想,就是科举仕途。“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孔乙己的科举仕途梦想早早地止步于“院试”,结果“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便决定了他今后的悲惨命运。
      科举失意的孔乙己明知来咸亨酒店会受到众人的取笑和侮辱,为何始终还要再来呢?他是否怀有别样的梦想呢?孔乙己在酒店里教小伙计写字和给孩子们茴香豆吃的情节,一向被认为是表现了他的热情和善良,其实这样理解还远远不够。文中这样写道:“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孔乙己来咸亨酒店喝酒,表面上看是借酒排遣内心的孤独失落:其实际是渴望与人交流,希望融入社会。但悲凉的是,渴望的“对话”却每每演变成了种种取笑与侮辱,甚至连孩子们都瞧不起他冷落他,最后只剩下无言的酒、所以他至死仍要来“温一碗酒”。
      科举仕途和融入社会,成了孔乙己至死也无法抵达的“梦乡”。对此,鲁迅在情感上是给予同情的,即所谓“哀其不幸”。
      
      批判――人性沦丧的“笑声”
      
      孔乙己在笑声里出场,在笑声里走向死亡,这贯穿全篇的笑声是小说的“外衣”,深层存在是笑声遮蔽下的单调,无聊,麻木,冷漠。这笑声既显示了咸亨酒店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也暴露了他们真实的精神状态。可分为三类来看:第一类是“我”代表的孩子们的态度:“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我可以附和着笑”、“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孩子们受了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一样瞧不起孔乙己。冷淡他嘲笑他。第二类是短衣帮代表的一般民众:“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般民众把孔乙己当作了“笑料”,麻木地取笑他嘲弄他。第三类是丁举人和酒店掌柜代表的上层人物:“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同样是读书人,对孔乙己却是如此的残忍无情(也道出了孔乙己人格的懦弱):“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后来怎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四次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完全是一副为富不仁者的嘴脸,以纯粹猎奇者的心理打听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念着孔乙己也只因为那十九个钱,毫无人性可言。
      从丁举人与孔乙己的对照,我们应该发出这样的追问: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残忍呢?若是孔乙己也中了举,会不会变成丁举人那样的人呢?封建等级观念像有毒的藤蔓不仅束缚了封建读书人的身体(用长衫),也腐蚀了他们的灵魂(用偷窃,用打折腿),令读书人都变形成了“中国病人”。从众人取笑孔乙己的情景,我们不禁追问:快活又冷漠的民众究竟丧失了什么?仍然需要向语言细节处探寻,“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封建等级观念同样也毒害了普通民众,他们的内心深处藏着对上层建筑的怕和恨的矛盾心理。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爬向上层建筑的失败者,他们普遍怀有蔑视的心态,他们的灵魂深处已经普遍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的同情心。
      一个读书人,自我麻木,自甘堕落,是个体的不幸:众人对一个落魄读书人冷嘲热讽、麻木不仁、冷酷无情,乃是一个民族的不幸。鲁迅曾愤激地指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充满“笑声”的“鲁镇的酒店”,其实是一片人性的荒原。对此,鲁迅在思想上是给予深刻批判的,即所谓“怒其不争”。
      
      呐喊――荒原生存的“觉醒”
      
      小说的高潮描写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原来孔乙己是坐着蒲包用手走来的,悲惨极也;“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仍要喝碗酒,仍是取笑声,悲凉极也。《孔乙己》的力量,正在于这震撼人心的细节语言。孔乙己从苟活着到悲惨地走向死亡的悲剧昭示了:一个人最沉痛的悲剧不是他已经陷入到一种悲剧的处境之中,而是他在自己的悲剧处境里已经彻底丧失了反抗自己悲剧命运的精神意志。
      对于《孔乙己》这样的社会批判性悲剧小说,“悲剧精神不是渗透在戏剧的情节里,而是渗透在作者的创作中,渗透在他们敢于面对社会矛盾、暴露社会问题的创作态度中。”孔乙己科举仕途的梦想幻灭后并非别无选择。“他身材高大”,“写得一笔好字”,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但早年的梦想和等级观念使他宁愿选择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也不愿坠入短衣帮的行列。“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选择了一种苟且偷生、麻醉自己的生活方式,至死不觉悟。
      孔乙己是在科举仕途幻灭后被动地选择了苟活,恰如鲁迅指出的:“苟活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所以到后来,他就活不下去了。”在孔乙己身上所缺乏悲剧的反抗精神,正是鲁迅发出的荒原生存觉醒的“呐喊”强音。
      尽管孔乙己的生存是悲剧性的,但他也不应放弃生存的权力和尊严。崇高的悲剧精神,就体现在那种与悲剧命运进行毫不妥协的抗争中。人只有对自己不幸的命运进行抗争,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解读 主题 孔乙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