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处置】攀枝花市商业银行app

    时间:2019-05-16 03:15: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扩大信贷以支持经济的增长,贷款规模和贷款增速都十分惊人,而在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却实现了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因此应对不良贷款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置。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110-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5.2亿元,不良贷款率1.3%,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分机构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47.7亿元,不良贷款率1.46%,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0.8%,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0.7亿元,不良贷款率1.11%,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8.2亿元,不良贷款率2.34%,外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4亿元,不良贷款率0.72%。由图1可以看出2003—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在下降。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原因分析
      1.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末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余额15.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7%;中长期贷款余额2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5%。到2010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88.12万亿元,增长18.4%,其中贷款总额47.4万亿元,增长18.2%,占总资产的53.7%。短期贷款增长7.9%,中长期贷款增长38.2%,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总贷款的56.3%。由此可以看出贷款总额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贷款长期化趋势,而基数的增加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并且由于贷款的长期化趋势使不良贷款的出现存在着滞后性,掩盖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2.由于我国不良贷款额巨大,不可能依靠银行自身利润消化,2003年底为了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核销了建行569亿元、中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4年,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的需要,将建行1289亿元、中行1498亿元的可疑类不良贷款以50%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并从外汇储备中拿出450亿美元注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05年我国政府向工商银行进行注资150亿美元,并将工行7050亿元的不良贷款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2008年为了顺利完成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政府剥离了70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处置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贷款基数的增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风险,并且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情况下仍然要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以及做好不良贷款的处理。
      (一)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的大量发生
      1.加快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不良贷款的产生,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应包括:相关基本资料、违约记录、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企业经营水平和市场前景等要素。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进行调整。
      2.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资膨胀欲望,减少信贷资金被其直接或间接移位现象的发生,降低贷款风险度。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长远看,是决定贷款安全性的根本。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做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3.实行审贷分离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做细做实“贷款三查”,防止信贷资金“空转”或被挤占挪用,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满足客户的生产建设、服务运营或消费需求。防止新增贷款过度集中,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
      4.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以贷款质量作为利润增长的前提条件,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实行抵押、质押和保证贷款,对贷款数额较大的企业应实行驻厂跟踪机制,随时了解企业的各项情况。对巨额贷款买一定的保险或者采用银团贷款来分散风险,对各项贷款的保全工作要向前延伸,关注贷款的质量。
      (二)不良贷款产生后采取的措施
      1.成立资产保全部,银行自己解决不良贷款。在银行内部设立专门处理不良贷款的部门或独立于银行的分支机构,配备具有处置和评估不良贷款的专业人员,以专业化的方式、市场化的手段处理不良贷款,如在取得银行的不良贷款后向社会投资者通过拍卖、招标协商等方式将不良贷款进行处置可以快速减少不良贷款,实现资金的回收,增强处置能力。
      2.债权转股权。国家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贷款,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与被控股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份分红,并且实行债权转股权后银行取得了企业的监管权,就能增加对企业的约束力。此外,银行还可以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将一部分贷款转化为可转换企业债券,逐步回收贷款,转化一部分不良债务。
      3.利用市场手段和投资银行业务,对不良贷款进行合理经营。必须培养专业人员,分析不良贷款是否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和风险投资价值,是否拥有潜在的投资市场,如果找到不良贷款的投资价值后,商业银行以财务顾问的身份通过债务重组推动存量资源重新配置,利用中央“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企改制和不良贷款的处置”政策,吸引民资和外资参与资产处理,有条件的还可以引入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机制,发挥多种资源的作用,将现有不良贷款在国内外同行业间进行分配,实现资产结构的调整,进而处置不良贷款。
      罗燕霞: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处置
      4.不良贷款证券化。以不良贷款处置收入作为担保对社会大众公开发行不同组合的证券,把债权转化为证券在有价证券市场上出售,实质上是将原有贷款中的风险和收益重组,提升了不良贷款的价值并以此来融资的过程。
      5.将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贷款外包给律师事务所、信用调查公司、保险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处置,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提高处置效率。对于银行而言,由于与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建立了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银行只需面对几个社会中介机构,成本会大大降低,效益会有所提高,而对于中介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不遗余力地争取不良资产的处置权,并且高效率地处置,这样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正在朝着多样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然而采用何种方式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要根据各银行的具体情况而定,最终找到一个合理、良性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卢金钟,王永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传统模式与创新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2).
      [2]张鹏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3]赵兴梅.银行不良金融资产处置述评[J].中国经贸导刊,2010(2).
      (责任编辑:梁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 处置 不良贷款 防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