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流行语背后的隐喻——青年亚文化|流行语 隐喻

    时间:2019-05-14 03:3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流行语文化现象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青年群体在某种范围内交流或沟通的代码,在当下呈现出强劲发展之势。高校“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流行文化的缩影,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有着对于“主流文化”极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更多地体现为异于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紧张关系。
      关键字:校园流行语 亚文化 抵抗
      “亚文化”(subculture)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美国学者波普诺( David Popenoe) 所著权威教材《社会学》对“亚文化”的定义为:“从广义上来说,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为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 这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 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1]结合相关论著,可以看出,亚文化(subculture)至少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一种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dominant culture) 相对、包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之中并试图与之相区别、由某一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和行为方式;二指共享某种亚文化的人群或社群(community)。而关于亚文化的研究其中一个影响颇大的派别便是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亚文化”在伯明翰学派这里主要用来指那些与主流社会标准有偏离倾向, 并且有自己区别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青年人群。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群体体现的阶级、代际、性别或种族等带有社会阶层冲突张力的维度融合到“风格”(style)概念当中, 努力从“风格”当中发掘处于弱势的亚文化群体所具有的“仪式抵抗”潜能,并时时警惕主流强势群体和商业文化对亚文化风格的“收编”企图。
      从在笔者对于高校校园流行语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伯明翰学派对于青年亚文化抵抗的观点对于大学生流行语文化现象的分析正是十分适用。校园流行语文化作为青年群体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往往显得暧昧而复杂,既横眉冷对也不乏秋波暗送,既抵抗也妥协,既深刻也显出其浮浅的一面。对主流文化来说,它既是潜在的对手,也是“收编”的对象。在主流文化的规训下,青年亚文化不同程度地失去抵抗性,与大众文化、主流也有了相互转化的可能。
      流行语文化现象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属于大众文化,它是青年群体在某种范围内交流或沟通的代码,在当下呈现出强劲发展之势。创造新词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更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状态,高校“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流行文化的缩影,已远远超出了商业与政治的领域,既不是对某种市场潮流的迎合,也不是刻意标榜,其支持者参加者都只是大学生青年自身,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有着对于“主流文化”极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更多地体现为异于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紧张关系。亚文化所折射出的正是这种复杂关系, 他们无法摆脱主流文化无处不在的“文化霸权”, 而只能以一种戏仿的形式予以认同, 因而, 他们的抵抗也只能是一种“仪式抵抗”。
      福柯说,一个语词只有进入特定话语的范畴才能获得意义,也才有被人说出的权力。否则便要贬入沉寂。特定的话语背后,总体现着某一时期的群体共识,一定的认知意愿。[2]
      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德赛图在关于日常生活中大众战术上的“抵制”中,其着眼点在于大众,或者说“弱者”在文化实践中,如何利用“强者”或者利用强加给他们的限制,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行为和决断的自由空间。[3]他们对精英文化进行戏谑和调侃,只是企图以此来摆脱束缚,排解压力,舒缓抑郁以及获得想象性的自我认同感。他们在狂欢的世界无所不能,娱乐功能被他们强化。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用引人注目的“风格”这一“亚文化资本”与主流文化进行着群体存在的协商或反叛。“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4]
      而中国青年亚文化在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抵抗与疏离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西方那种充满抗争意识的愤怒与狂欢,对主流文化的反叛暗含在一些文化消费行为和审美取向之上,如“宅男”、“宅女”(2008年)是源自日本动漫术语,在中国广泛传播中,标榜的是“外面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将压力关在“宅"之外的一种看似懒散的生活状态。“宅”成了生活态度,他们在群体内部为自己营造一个狂欢式的空间,尽情摆脱束缚,释放压力。
      从“三氯氰胺”、“三鹿奶粉”、“俯卧撑”(2008年)、“.这个事儿不能说太细”(2009年)、“我爸是李刚”(2010年)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2011年),这一类的流行语似乎成为一个连续统,在80末90后的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其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身处象牙塔,然而在主流文化规范之中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让他们对权威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对不端社会现象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他们学会以嘲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失真的故作姿态,充满创意的方式用调侃的语言表达,将权威从神坛上拉下,撕去高雅、矜持的伪装,还原庸俗的面目。强烈的个体意识、价值观念,与社会常态的秩序要求激烈地碰撞、冲击,表现为一种独特复杂,然又不与正统思想背道而驰的富有青年个性的校园亚文化心态,反映着新一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主流文化”反叛性和颠覆性逐渐增强。他们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模板,校园中的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行为准则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他们的个性不断成熟。
      校园流行语构造着“个人”与关于个人的文化表述、表达危机和困惑感的同时,它反映出一种“同辈文化”的特点,是群体内部的独特“语标”,是一种对人有标记作用的语言和语言成分,起到身份标识和内部认同的作用。借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在《文化与承诺》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前塑文化”,即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因而它在无形中形成对外的排斥力。流行语的首创者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经过大学生群体的对信息的接收筛选而逐渐在校园中广泛流传,迅速在校园中形成一股极极强的模仿浪潮,每一个新兴词汇都成为一个模板,接收——套用(创造)——再传播。在创造力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再利用,使用者的话语看似丰富了,然而一个时期的校园流行语是有限的,这便体现为使用者的言语仅限于少数的流行语语库范围内,在无形中它正日益阻塞人们对于话语使用的思考。一切都是现成的,任何艰苦的精神探索与创造成为多余,正如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体现的精神,这种更加便捷的词语使用方式,即流行语语库,“郁闷”、“太给力了”取代了更有文化意味还未创造就被扼杀的可能词汇,从这个角度上看,流行语屏蔽了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真正魅力。大学生在这种言语快餐中实际上屏蔽了自我创造的能力,出现了一种流行语使用强迫症。在一种个性化到泛个性化再到无法回避的被迫认同感,在人们乐此不彼地使用流行语时,也正逐渐形成了对它的依赖性,这种强烈的从众心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总体看来,高校校园流行语丰富了大学生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意味,新词语的活跃程度甚至可以看作是社会活力的指标,部分流行语潜在地消解了一些具有严肃意义的内容,是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一个语言文化现象。“青年的亚文化不仅不是颓废和道德堕落的表现,相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当前的社会进行了批判,亚文化本身有着积极、肯定性的价值”[5]。从另一个角度看,青年流行语是青年自身调整心态、自我解压的一种方法。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创造了心理范畴,通过这种范畴人们理解世界。高校流行语作为校园群体内部及其与社会接轨最突出的交际沟通工具,是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寻找自我的尝试,更是他们以其特有的视觉角度理解世界的方式。
      语言的充沛正体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思维创造、体悟社会细微动脉的敏锐感。如当代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在有教养的阶层那里仍然是普遍接受的主流文化。[6]新潮文化尽管热闹并具有冲击性,但决不具有支配性。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 , 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1.P11
      [3]《日常生活的实践》转引自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
      [4]Stuart Hall ,Tony Jefferson ,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 ,p203.
      [5]黄晓武.文化与抵抗———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2003.
      [6]孟繁华.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中华读书报.2000.10.
      作者简介:林少芳( 1989— ) ,女,福建福州人。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 级本科生;王雅婷( 1992— ) ,女,甘肃定西人。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 级本科生。

    相关热词搜索: 流行语 隐喻 青年 亚文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