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华莱士和他的《60分钟》帝国】 华莱士采访60分钟

    时间:2019-05-01 03:19: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2年4月8日,世界新闻界为一位93岁老人的离去而纷纷落泪。    他一辈子做记者,主持过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新闻节目,是美国新闻界传奇人物;他以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实践追踪式报道以及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被誉为“新闻怪杰”,他令人尊敬,也令人畏惧;他重新定义了电视新闻报道,他被看作是硬新闻、调查性新闻的代名词……
       从各国首脑,到艺术名流,无论是声名显赫之辈,还是臭名昭著之徒,提起一个名字都会让他们紧张万分。这个名字就叫迈克·华莱士。
      
      华莱士的强硬旋风
       “晚上好,这里是《60分钟》,一份电视上的杂志,它让电视新闻像一本杂志一样形式灵活、内容多样。”1968年9月24日,50岁的华莱士和搭档哈利·里森纳端坐在摄像机前,对着镜头这样说。
       同里森纳的和蔼可亲不同,同样在镜头前的华莱士不苟言笑,两眼炯炯有神,似乎能将人一下子看穿。他说话斩钉截铁,语气严肃,用词犀利。从那时起,美国电视新闻刮起了一股强硬的华莱士旋风。这股旋风持续了近40年。
       在《60分钟》出现之前,电视新闻被清楚地分为两类:一种是白天和晚上的新闻报道,另一种是纪录片,两者泾渭分明。“水门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引发了一轮对调查性报道的狂热。按照华莱士的话说,这阵流感扩散到美国所有的新闻编辑部,“我们也没能幸免”。
       当时新闻界主流观点认为,电视不适合做调查性新闻。因为人们认为,摄像机是个招人注目的玩意儿,电视记者没法采用纸媒记者经常使用的那些隐性技巧。但是,华莱士开始着手证明:《60分钟》不仅能做这样的报道,而且能和印刷媒体的弟兄们做得一样好。
       华莱士做到了。他开创了“伏击”式采访模式,即在现场出示采访对象始料未及的暗访证据,以捕捉对方惊诧反应制造戏剧效果。在近40年的《60分钟》生涯中,华莱士做了超过800个独家调查性新闻报道。
       美国《纽约客》杂志对华莱士的评价是:“华莱士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先锋,他让这样的报道成为了一门艺术。”
       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档电视节目能够像《60分钟》这样成功。从1968年创办至今,44年在黄金时段屹立不倒,连续22年高居美国电视收视率排行前10名,5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它是获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最多的电视节目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新闻本身,更成为客观立场的新闻品质的象征。
      
      “粗鲁,但是公正”
       对于每一个想隐藏秘密的人来说,英语里有四个词让他听了准保会闻风丧胆,那就是“迈克·华莱士在此”。
       这是CBS《60分钟》给华莱士量身定做的广告词。
       他曾总结自己采访时是介乎“虐待狂和理性的好奇心之间”。《纽约时报》形容他那句口头禅“请原谅我”是绞刑前的爱抚。
       2006年,华莱士专访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内贾德对华莱士说:“我听说这是你最后一次采访?”华莱士则针锋相对地回敬:“你认为如何?是不是现在你退休是个很好的主意?”
       有趣的是,不少人接受他采访的目的是要挑战他,然而最终都在和他的言语交锋中败下阵来。因为华莱士在采访前都要做很多功课,不仅要深入了解被访者,还事先准备好100个问题,再从中选出20~30个,在正式采访时,他又不被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所限制,完全视现场情况而定。
       华莱士曾说过,他追求的是“忘了灯光,忘了摄像机,忘了周围一切干扰,来一场真正的谈话”。
       现任CBS新闻采访部总裁、《60分钟》总制片杰夫·法戈尔悼念华莱士时说,“他自己知道,他明白其他人也知道,华莱士就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来。这正是驱使他的动力。”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华莱士的采访对象可谓星光熠熠。他采访过从肯尼迪到克林顿时期历任美国总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时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华莱士还在1986年采访了邓小平,2000年采访了江泽民。
       曾有人问华莱士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什么,他的回答只有三个词:粗鲁,但是,公正。或许,诠释华莱士一生最好的语言正是他对自己说的这三个词。
      
      “当一辈子记者”
       华莱士用自己的人生见证一辈子做记者的价值。
       1918年5月9日,华莱士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的一个普通移民家庭。父亲曾经靠食品杂货店赚钱,后来以卖保险为生。1935年,华莱士考入密歇根大学传播研究学院,开始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一年级第一次跨进学校演播室,华莱士就像被电击一样,看着那些奇怪的设备,他突然说:“嗯,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业。”大学二年级时他开始涉足新闻工作,大四的时候在密歇根一家电台做新闻播音员。大学毕业后,华莱士受聘于底特律一家电台。
       上世纪40年代,华莱士加入《芝加哥太阳报》做记者,还在报纸旗下的电台担任新闻撰写人和主持人,从此走上了一条新闻不归路。1951年,华莱士在纽约加入CBS,最初的道路并不顺利。于是他离开,去了纽约当地一家电视台并开始主持一个叫《晚间节奏》的新闻节目。这是第一次电视采访人用困难的问题挑战他的采访对象,也是第一次电视观众面对困难而严肃的话题。尽管很多人不接受他调查式的强硬的提问,但他的观众群在不断增长。
       1962年,华莱士的长子在滑雪时出事故身亡。生活上的灾难让华莱士重新回到CBS,开始专注于硬新闻的报道。
       而由于曾经参与报道尼克松的竞选活动,尼克松在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后大约一周,竞选班子中的关键人物伦·加门特来找华莱士:“老板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然而,华莱士却给尼克松写了一封信婉拒。
       谢绝了尼克松的邀请,华莱士却没有拒绝当时CBS王牌制片人唐·休伊特抛出的橄榄枝,同意成为新电视节目的一分子——这个节目就是《60分钟》。
       “我还是愿意当一辈子记者。”华莱士这样说。他一脚踏进了《60分钟》,一做就是38年。直到2006年,已经88岁的他才宣布退休。
      
      从业者的良心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律师张军说,华莱士所带来的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很好地发挥了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监督政府行为的“看门狗”作用。在电视主持人越来越趋向明星化、严肃新闻少之又少的今天,无数美国人对下一个华莱士的出现都充满期待。
       事实上,像华莱士这种一干到老的美国新闻人并不在少数,他的老同事《60分钟》创办人休伊特曾誓言“要死在办公桌上”,直到80多岁才被迫退休。另一位老搭档、评论员安迪鲁尼干到了92岁,退休后一个月就去世了。
       美国《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以华莱士为代表的《60分钟》记者:“他们有着已经是灰白的或正变成灰白的头发,他们因年龄而显得松弛的面部充满对社会关注的神情,他们无数次地为采访而穿梭于世界各地、为迫在眉睫的截稿时间而忙碌,所有这些都与另外一些因循守旧的电视记者们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些记者们从通讯社的新闻稿中摘录只言片语,然后问一个刚刚被地震摧毁家园的人感受如何——相形之下,他们更受人欢迎。”
       是什么让这些人一辈子做记者?华莱士给出了答案。他曾说:“新闻从业者的良心是什么?我们的社会有这么多问题摆在前面,但我们更多的新闻从业者只把双眼盯在白宫的胸脯和好莱坞的屁股上,这不仅是渎职,也是可耻的逃避行为!”
       华莱士做了一辈子记者,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克里斯·华莱士也把自己献给新闻事业。当每一个人都在说华莱士的死亡意味着一个时代远去时,他所奋斗过的路上,正有无数后继者跟随。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2012.4.12

    相关热词搜索: 帝国 华莱士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