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立足于“学”的语文课堂:课堂应立足于什么

    时间:2019-04-21 03:19: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小学语文界,有论者认为,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所在。他们坦言,除了极少数经典篇目,课文内容基本不属于语文课程的内容,因此课文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应当以课文为工具,学习语文知识,指导方法运用。细细揣摩这些观点,我在感佩的同时也生出些许疑惑。“教课文”错了吗?“学语文”必须罔顾课文内容,和内容分析说再见吗?还有,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否真的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我很担心“转身说”会进入另一种实践歧途(事实上已经端倪初现)——只关注知识点能力点训练,却忽视对课文内容与含义的基本理解与把握。其实,那曾是我们一度追捧又继而抛弃的旧物。张志公先生“走个来回”的命题就是针对的这个。他说,语文教学需要有个“来路”和“回路”,既需要走入文本,也需要走出文本。烦琐内容分析的教学方式一头扎进文本沉醉不知归路固然不对,但抛弃“来路”只要“回路”也并不靠谱。
      窃以为,所谓“转身”应当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转变。不直指语文教学的根本病症,实质性的“转身”就不可能发生。这个症结可能不在教课文还是教语文上,因为它们还仅仅是在讨论“教”的问题,而事实上有问题的恰恰就是对“教”的过度钻营。由“教”到“学”的颠覆,可能是—种更为彻底的转变。这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从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以来已不新鲜,道理也不复杂,但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固然是教育的悖论使然,但语文教育理应有所作为。
      立足于“学”的语文课堂应有三个基本表征:一是学得简单。不要把教学搞得太复杂,教学设计九曲十八弯也许“显得精彩”,但是我们是否考虑了,它易于孩子接受吗,又是否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二是学得自然。课堂应当是孩子可以舒展身心的地方,面对现实的压力,教师应努力撑起一片天地,如果没有这个有限的缓冲,孩子架不住现实的冲击,学习便成了-一种折磨。三是学得快乐。简单、自然的课堂当然快乐。我们暂时不可能逃开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我们是否能让孩子体验到“感悟的情真意切”与“表达的酣畅淋漓”?语文素养蕴涵了理解世界与表达自我的主体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才是“语文的快乐”所在。我们是否常常会忘记学生的这些需要,而只记着满足展示教师的“深钻研”与“巧设计”?教师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与表演欲,而孩子只能亦步亦趋,又是否从起点上剥夺了学生的快乐?
      因此,当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教”转向“学”,应该实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儿童。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对语文教育来说,怕是没有比留住儿童对语文、对读书、对语文老师的兴趣更要紧的事。留住兴趣的方法很多,苏教版小语教材有篇课文叫《师恩难忘》。刘绍棠写道:“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故事,不仅是语文教学之所长,也是孩子兴趣之所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也许可以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二是回归实践。即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辩、议,进行各种言语、思维、肢体、综合的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的时候,才是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此时的教师是环境的营造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种不在前台的“导而弗牵”比起固执的灌输与讲解,富有更加久远的意义。三是回归基础。小学语文自有小学语文自己的事情。儿童学语文不在“多”而在“实”,不在“苦”而在“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学生当下是否学得多,学得快,而在将来是否走得稳,走得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小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养成良好习惯,保有持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立足于 语文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