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教师的角色分析:

    时间:2019-04-13 03:19: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和对新知识的建构与融合,在此要求下,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显露出了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需要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全新的分析,以适应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谈起,就教师的角色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师角色分析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概述
      20世纪中后期之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给教育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种理论以多方视角对原有的知识论和学习观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学习观是十分大胆和激进的,几乎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本质性的颠覆。传统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客观现实,这种客观现实依托于知识的传授者和知识的接受者而存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当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时候,就发生了学习。或者更通俗的讲,知识就是一件东西,由教师拿起来,塞到了学生的手中。这种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可谓是根深蒂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此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首先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其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获得,也不是简单的记忆或练习,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和新知识、新技能融合与建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近年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一直都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出现,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建构知识,逐步的形成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学习观。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教师的角色分析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按照预设性课程的方式,通过备课、讲述和作业指导,来完成教学的全部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师发起和运行的,是绝对意义上的教学主导者。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以“导”代“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教师主要应当在教学中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1.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建构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通俗的说,就是学习材料的准备。按照教学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书籍、影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同时要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筛选,选择其中利用价值最高的资源。同时,教师对于信息资源的收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引导和示范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寻找信息资源,这也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表现。第二个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近年来,情景教学法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各级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的,如果教师能够营造一个可以充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情境,那么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比如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这个环境下,同学们可以对某一个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受到教师和其它同学的充分尊重,有创意的想法也会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可以得到激发,从而加快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2.意义建构的引导者
      建构主义倡学生主动和自由的知识建构,但是这种建构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随意的。因为教师始终都是整个过程的引导者。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面对一项新的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不会每次都充满了好奇兴趣,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他们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这是展开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需要教师在大方向上予以把握,否则学生就有可能走弯路或走上歧途,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全程的监控和引导,使学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知识的建构。比如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在与学生的对话之中,阐明本次学习的主题;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等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向性和原则性的引导,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的最重要的保障。
      3.学习共同体的协作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合作学习,重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作用。首先,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一个学习群体中,学生们个性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对于共同体的合理组建,直接影响着这个共同体是否能够按时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要按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个性等要素,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安排于每一个小组中。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具有均衡的能力和平等的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无疑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将自己看作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看法,并对他们的看法提出相应的意见。正确的、有创意的意见,要予以鼓励和支持;偏离主题的意见,则要给予及时的指出和纠正。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意见的倾听和评价,使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功用和效果。
      4.隐形的教学管理者
      尽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管理者,学生还是被管理者,这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和前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靠奖励和惩罚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下,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奖惩的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和建构主义下的学习格格不入。具体说来,教师对于学习者的奖惩,是与学习主题结合起来的,不再是过去向学生直接表明“好”与“不好”,而是让学生直面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不好,自然就是没有达到学习的要求,学生们面对这种真实的客观状况,就会有所觉悟。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学习者集体观念的培养。教师面对的是整个学习的集体,而不是某一个人。集体的约束力和凝聚力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挥出作用,学生们也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用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规范学习者的行为。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知识和学习进行了新的诠释,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绝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教师的职责要比传统的教学观下加重许多。这种新型的教学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认真的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要求,主动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质,这样才能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高级伙伴和研究者,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试析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的三大因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1(1).
      [2]赵云红.师生关系异化与回归浅析——教师身份在知识转型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1).
      [3]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电化教育研究[J],1999(4).

    相关热词搜索: 角色 教师 建构主义 分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