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众说纷纭孔子像|尼山孔子像

    时间:2019-03-14 03:29: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小引】   一座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人物。塑像的落成引起了普遍关注,有人认为此举不伦不类,因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符号,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思想和文化。也有人认为孔子入驻天安门广场可以理解,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学们,你对此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观点碰撞】
      ●支持的声音
      ◎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天安门前塑孔子像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孔子像的落成会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儒家历史文化的记忆,一些崇洋媚外的年青人的思想更应该接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就像世界各国正在不断落成的一座座“孔子学院”一样,孔子像的落成,也在向人们展示着儒家文化的文化地位和文化意义,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立孔子塑像能找回文化自信
      中华网网友“wwm65”认为,2000多年前的孔子没有标榜“民族、民生、民主、自由、平等”,但在他的言行中,到处都闪烁着这些思想的光芒!“立起孔子像,并不是要复古,那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想、也不可能做的事,而是要重新拾起中国人失落已久的自信和自豪!”
      网易网友“帝国良民”认为,这座雕像的落成,反映了一种自身古老文化和思想的回归,何况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在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仍然有其现实的道德意义,或许中国人能从这些传统文化图腾里找到或感悟到一些道德回归感。
      
      ●反对的声音
      ◎孔子思想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天涯网友“冷静的心”认为,把一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塑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成为“圣地”一景,显然不妥,也与我们所推崇和信仰的现代文明和共产主义思想格格不入。
      新浪网友“天生一猫长醉眠”认为,将孔子塑像立于北京国博前,是一种讽刺。“2000多年来,孔子被立起、推倒,再立再推,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同股市的上下折腾。物极必反,不知哪天,这青铜又回到了炉中,物质没有灭,只是糟蹋了百姓的劳动和纳税人的钱!”
      
      ●外国媒体的声音
      ◎天安门竖立孔子像,世界各国一致叫好
      英国《独立报》:“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
      加拿大《环球邮报》:“孔子思想在中国复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解答,人们越来越呼唤社会责任感。”
      美国媒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变化,孔子对道德的强调,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
      还有外媒认为,孔子思想复兴有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背景。《环球邮报》报道称,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在过去6年里,已经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仅在加拿大就有9个。
      
      ◎日本媒体大赞孔子像笑傲天安门广场
      日本媒体报道:把孔子请到天安门广场,是为了全球的和谐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与“革命”毫无关系的人物,这是中国政治的主流话语从革命话语中解脱的一个标志,显然,这一解读并非过度诠释。孔子进入天安门,象征着中国正在彻底地走向“国家、民族”的认同。
      日本经济新闻社: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换言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冕之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2000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今天孔子走进天安门是理所当然的。
      
      ●笔者的看法
      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固然有政治宣传的意味在内,但实在不宜过多地泛政治化思考,毕竟孔子为人钦羡的不是他的政治成就,而是他的学术价值。
      他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直道而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都是他做人的准则。
      以上才是我们瞻仰缅怀孔子时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东西吧。
      立一个并不需要耗费太多钱财的孔子像,如果能唤起人们对古老传统美德的温馨追忆,也算是功德一件。
      
      【孔子从未走远】
      实际上,已经去世了2000多年的孔夫子从未真正地“离开过”。无论是被他同时代思想家们贬损,还是后来因政治需要被圣化、被丑化,甚至被打倒,孔子的儒家思想始终深深作用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呈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早在100多年以前,当孔子在“西学东渐”中饱受抨击和非议时,梁启超就说,“吾国民二千年来所以能抟控为一体,而维持于不敝,实赖孔子为无形之枢轴。”
      当然,孔子学说里的忠君思想、贬农之说,的确不合时宜,可是作为一门学说,一家之言,不能因其存在瑕疵而放弃对其整体价值的尊重。正如尼采,不能因为曾被纳粹利用就否定其伟大,试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闯将们 (鲁迅、丁玲等),哪一位不是尼氏之说的拥趸呢?尊重无须拔高,无须像封建帝王一样,为他加官进爵;学说无须膜拜,不需要在各地建孔庙,搞大规模祭拜,只要把孔老夫子放在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的地位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足够了。
      因此,站立在长安街边、天安门广场旁的孔子像,无论是高一米还是高九米,均与尊重有关,与形式无关。
      
      【理性声音】
      
      孔子像在问我们如何
      面对未来
      
      孔子曾经被圣化,也曾被妖魔化。从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到今天孔子塑像被树立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大门前,这是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过程。“打倒”不容易,“重树”也不容易。
      在当今部分同胞心目中,孔子似已成了“保守”“腐朽”的象征,但放在2500年前去看,孔子可是个思想前卫者。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正是推动中华文明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思想家。春秋战国是没有谁觉得殉葬制度残忍的时代,群雄争霸,列国诸侯为了日益膨胀的私欲发动战争,涂炭生灵,而孔子竟然向统治者提出了“仁”的要求。仁者爱人也。
      他也主张“忠”,但不主张“愚忠”,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中国文人风骨作了奠基。他的后继者孟子甚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
      但孔子是个“和平主义”的社会改革思想家,他的改革思想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他的学说没有空泛的说教,都是贴近人心、人性的大白话,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就是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孝”正是孔子推行其“仁爱”主张的着手点。一个人连对自己最有恩情的父母都不爱,还会爱别人吗?
      孔子的超前思想直到奴隶社会结束后才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正是由于孔子思想的超前性,使得中华民族在随后的千年历史长河中,无论在文化、政治还是经济上,都屹立于人类文明的前沿。
      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统治阶级总是实用主义地利用孔子,不断抽离孔子的精神实质,使之成为教条,桎梏人们的思想。尤其满清皇朝,在西方世界正随着文艺复兴而迅猛发展的时候,它却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扼制科学,进一步将孔子思想演变为八股应试取仕的文字游戏以及压抑人性的枷锁。最终,中国落后挨打了,孔子成了封建腐朽势力的替罪羊。
      正如孔子号称复辟周礼实质是主张仁政,“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的目的也不是针对孔子,而是另有所指。
      今天,孔子像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地方,一个超前的思想家让中华民族辉煌了2000年,我们应如何面向未来,重振中华文明的辉煌呢?
      
      【拓展】
      ◎孔子与奥运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有识之士指出,它的主线是“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3种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
      
      ◎孔子学院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实践。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近32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这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生事物被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英国《经济学家》、法国《世界报》等媒体评论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是中国实施和平外交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相信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下,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下,孔子学院一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温总理鼓励海外孔子学院教师,继续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在世界上赢得尊严,除了有发达的经济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力量。”
      
      【需要知道】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参考资料:“人民网”“新华网”“中华美术网”“新浪网”“东方网”《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深圳商报》《新华日报》《云南信息报》等,在此一并感谢。不一一列举文章及作者,敬请谅解。
      

    相关热词搜索: 众说纷纭 孔子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