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思想品德热点专题的研究与实施策略 [简论思想品德课主题探究的实施策略]

    时间:2019-02-17 03:34: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构建了主题探究的“四步”实施程序。即:设境激趣,自主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实践探究;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关键词:主题探究;思想品德;实施程序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题探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笔者长期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累了一定主题探究经验,构建了主题探究的“四步”实施程序。
      
      一、设境激趣,自主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进行主题探究的首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兴趣也是探究知识的起点。主题探究过程一般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教学的驱动力,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打破知识平衡,因此教学中必须首先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探究式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的方法很多:如质疑问难激趣导入、联系实际激趣导入、直观媒体激趣导入等。教师简短的问题情境创设和导入为学生自主探究作了铺垫,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成乐事、趣事,从而积极主动地感知、思考,提出疑问,这就进入到自主探究阶段。这一阶段旨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从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中要求学生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自学探究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辅导者、支助者,而非灌输者、支配者。教师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看书,如何生疑、提出问题的实际,我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国家、个人)等方面多角度提问,就取得了很好的自学效果。对于这一步的实施程序,在这里我想以“消费者享有的权利”这一主题探究为例加以举例说明。(以下各步均以此主题探究教学为例)在本主题探究中,我首先采取直观媒体激趣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天亮了》导入,并配以相关案例材料讲解,继而又向学生提出“从这首歌曲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谈到“我想到了劣质缆车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伤害”,有的谈到“我想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很自然提出探究究的主题是“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导入探究主题后,我围绕本课内容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国家、个人)等角度来全方位思考并提出疑问。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有了一系列的提问:(1)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3)消费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消费者在行使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注意些什么……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做好这一步,尤其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对问题产生的类型及它在教学中的体现有所了解。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盖泽尔把“问题情境”分为三类:
      1.呈现型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一个或几个问题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去思考。呈现型问题情境是教学中较典型的问题情境,往往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一系列的“设问”来体现。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探究中的教师“设问”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学生能否在先前基础上觉察到问题的存在;二是探究内容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经过努力是可掌握的;三是能否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需要和期望。总之,原则上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要使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
      2.发现型问题情境:是指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可能有已知的答案,也可能还没有已知的答案。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3.创造型问题情境:这类问题仍然由学生提出,但具有创造性价值,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总之,主题探究过程中,教师精心策划“设问”、巧妙引导“质疑”,就能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探究过程中思考并提出疑问后,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选取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锻炼学生人际间交流能力。合作探究有四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同学就疑难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探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或六个人,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全班集体探究,即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四是网络协作探究,即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在线交流、留言板等形式在网上相互交流。这四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之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合作方式解疑导拨、归纳总结。解疑导拨的关键就在“导”字,对于学生自学探究中的疑问,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切不可把现成的答案“包办代办替”,完整的告诉学生,也不应过多干涉、“牵着”学生走捷径,总之,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解疑的能力。例如:在本课自学探究环节学生就提出了好多问题,提出的质疑中有些内容甚至到下一框题才讲解,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从中选择最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的3个问题指导研究。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采取集体探究的形式,首先请同学们表演小品:《一个家庭主妇的购物遭遇》,并带着问题思考,请学生从小品中找出这位家庭主妇在购物过程中有哪些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学生们此时成了一个个颇具“慧眼”的消费者,他们有的说出了自主选择权、有的说出了公平交易权、有的还说出了安全权……为了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体验“上帝”权利的存在,我又布置了小组合作(四人一小组)的探究任务:请结合自己或父母亲朋的经历,谈谈消费者还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做好这一步,尤其要注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最需要帮助的莫过于那些目前看起来最让我们头疼的学困生。他们“发言”的机会越少,就越得不到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不能让探究成为“优等生”的舞台,不能让“学困生”永远是旁观者。我们可以按“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理划分合作小组,使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合作过程中,要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交往,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学习的集体,发展的集体。
      
      三、归纳总结,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要点,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自学和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将新的认知结构运用于要解决的新情境中去,通过实践探究解决类似问题,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精神的要求。
      实践探究可以采用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在角色体验中探究和在社会实践中探究等形式。例如: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收获,我首先做出了归纳总结:消费者具有的基本权利有自主选择权、安全权、依法求偿权、公平交易权、知悉权。归纳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后,为了突出消费者怎样行使基本权利的本课难点,我采用了“自由论坛”(在角色体验中探究)和“即兴创意”(在社会实践中探究)的不同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巩固并扩大探究“成果”。“自由论坛”―消费者有哪些不文明行为?文明的消费者有哪些素质?“即兴创意”――你能否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望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宣传语、广告语、漫画、歌曲、小品均可)学生们的“即兴创意”相当精彩,有同学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良好关系看成是一个天平的两边,两者是平等关系,有同学想到了一句经典的宣传语:315,315,我们都是消费者,厂家商家消费者,共创美丽新世界。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做好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迁移提高。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探究规律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一要迁移应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组织学生再次讨论,使学生在解决新问题中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二要连贯迁移,就是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在下次课或今后的课中将要出现的新问题,在学生心目中,创设一个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主题探究的课堂回味无穷。
      
      四、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这一环节是整个主题探究的动力系统,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主动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导向指路。如果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了某种启迪,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内部诱因得到正强化,运用探究知识的效果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得到满足感、喜悦感,体验成功探究的快乐。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具体运作须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三个方面实施,应以激励为主,以探究的过程为主,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创新才华得到展示,并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究。这就是说教师还要拓展探究范围,把局限于课堂的有限时间与空间扩展到课堂外,引导学生到社区、企业、现实生活中去探究,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探索,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我一方面肯定学生的探究成绩,对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对“自由论坛”、“即兴创意”两个本课探究高潮部分学生的表现了充分的激励评价,另一方面又告诉大家今天学习的重点:消费者具有哪些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这些基本权利?同时也教育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积极学法、用法、不仅做一名懂得维护自身权益的“上帝”,更要做文明的“上帝”。并希望学生结合本课内容,深入现实生活调查,围绕“我应怎样购物”的话题,写一篇学后记。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做好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对待教学评价。
      主题探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评价语应克服单存的智力导向,以鼓励为主,鼓励每个学生上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尊重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如教师评价时可包括一定的说明或建议。如“学到什么,不足是什么,可能发展是什么,更适合学什么,做什么。”再如,“能积极主动参与自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对解决过程进行反思等等。”这些评价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上述主题探究“四步”实施程序不断进步和完善。学生也通过探究获取了知识,获得了信心,懂得了创新,学会了生活,体验了感受――探究――创造的乐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顾润生.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教学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6).
      [3]王银奎.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教学略谈[J].网络科技时代,2007,(14).
      [4]徐丽丽,陆宏.如何设计主题式探究学习活动[J].网络科技时代,2007,(8).
      [5]刘黄玲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5,(3).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思想品德 策略 实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