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作文应如何设置悬念_设置悬念的作文

    时间:2019-01-25 04:06: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设置悬念是作者有意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事件等和情节发展强烈关注的叙事和结构技巧。一般包括“设悬”和“释悬”两部分。其基本方法是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略作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从而激发读者想读下去的迫切欲望。
      美国剧作家威.路特在《论悬念》中指出,悬念具有“炸弹”般的诱惑力和“能量”般的艺术感染力。设置悬念,能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期待心理,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曲径通幽般的心理愉悦。同时,还可诱导读者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设置悬念,有侧重于结构的全篇设置与侧重于技巧的局部设置两种。
      结构篇
      所谓侧重于结构的全篇设置悬念是指用一个悬念贯穿全篇,常见方法如下。
      
      一、通过疑问设置悬念
      
      用疑问设置悬念,一要疑问本身能引起丰富联想,二要以疑问为线索构思全文。
      如,曹靖华的散文《三五年是多久》,从标题到内容都设置了悬念。其标题之所以成为悬念,就在于“三五年”含义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1935年、三年或五年、三年加上五年、三乘以五等于十五年等。更妙的是作者利用标题这个悬念,进行了全篇文章的构思。
      “设悬”在文章的开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离开江西瑞金时,一位老大娘问毛主席,红军什么时候能回来,毛主席回答说三五年就会回来。
      后面的内容都在释悬:老百姓先认为红军1935年就会回来,1935年到了,红军没有回来;大家便猜测可能三年后会回来,三年过去了,红军没有回来;大家又猜测五年后会回来,五年又过去了,红军还是没有回来;大家猜测可能三年加五年,八年后红军才会回来,过了八年红军正忙于抗日,仍没有回来;大家又猜测可能毛主席说的是指“三五一
      十五”――十五年,果然到了1949年,全国解放了,当年的红军已经成为了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回来了!
      这样的结构让读者产生了想要读下去的迫切欲望,并对文章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隐瞒人物身份设置悬念
      
      利用人物身份设悬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误解,反差越强烈越好,或将声名显赫的人物误以为普通人,或将好人误解为坏人,等等。情节要紧扣误解展开。
      如,刘三疯的《嘉庆的家教》开头交代: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80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他很严厉,曾经让教过的一个孩子下跪,使得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因此本县熟人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更名改姓跑到邻县一个乡绅家坐馆,数月之间,宾主相得。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他会一直当家教,当到死。
      文章开篇就设置了很多悬念:老头儿是谁?他为什么这么厉害?老头儿因为什么意外而无法继续教书?
      接着意外出现:知县下乡受到乡绅宴请,请老头儿作陪。老头儿没怎么礼让便坐了首席,弄得乡绅十分尴尬,知县也很不痛快,略带讥讽地问老头儿一生坐过几次首席。老头儿谦逊地说三次,第一次是婚宴,乡绅与知县听后大笑;第二次是琼林宴,乡绅与知县听后一愣,因为只有状元才能坐首席;第三次是功臣宴,乡绅与知县听后大惊,因为只有军机大臣代表皇帝出席才能坐首席。
      悬念设到此,终于揭示谜底:老头儿叫王杰,做过首辅。他最早教过的那个孩子就是乾隆皇帝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此外,还可以通过倒叙或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方法设置悬念。
      技巧篇
      在局部设置的悬念,可以是全篇悬念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悬念,但都应为推动情节、刻画形象和表现主旨服务。
      侧重于技巧的局部设置悬念有如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通过结尾设置悬念
      在结尾处设置悬念,前文一定要做好铺垫,结尾一定要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并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项链》:
      文章在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就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玛蒂尔德的命运会怎样变化、佛来思节夫人将如何处理这件事的疑问。而且由于悬念设置在结尾,没有后文“释悬”,使读者只能去想象种种可能的结尾,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二、通过让人物的命运悬而未决设置悬念
      通过人物的命运悬而未决设置悬念,一要让人物本身值得读者关注,二要让人物处于危机四伏的矛盾中,三要让情节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危机,如《鸿门宴》:
      作者先写范增举�,让刘邦命悬一线,但项羽不为所动使危机化解;又写项庄舞剑,却为项伯所阻又转危为安;接着写樊哙闯帐,让危险系数陡增,谁知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其为壮士,赐与酒肉,直到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作者借刘、项之间的矛盾,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的矛盾,项庄与项伯“杀刘”与“护刘”的矛盾,让刘邦的命运长时间处于悬而未决的待定状态,情节波澜起伏,读来惊心动魄。
      三、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设置悬念
      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设置悬念,要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并要注意通过设悬与释悬突出主题,如吴金良的《醉人的春夜》:
      夜深人静,主人公陈静的自行车坏了,希望得到帮助。而当一个小伙子真想帮助她时,她却心存疑惧。当她好不容易打消疑虑,准备接受帮助时,小伙子却又说爱莫能助,让她到前面的修车铺去看看,并跨上车子飞快地骑走了。陈静认为半夜里,修车铺不可能还开着门,便在心理咒骂小伙子。可是到了修车铺陈静发现那儿果然还开着,而修车的正是那个小伙子,坏情绪一股脑儿全没了。车子修好了,小伙子居然要五元钱,陈静感到沮丧,而得知小伙子是开玩笑时,她才由衷地心生感激。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陈静的心理变化,不仅让读者时时关注陈静的遭遇,急于知道故事的发展,也刻画出了陈静文弱、矜持的形象,并从侧面表现了小伙子热情、周到、机灵、风趣的性格。
      
      四、通过激发矛盾设置悬念
      
      通过激发矛盾设置悬念,一定要突出矛盾的难以化解,最好设置多重矛盾,并让化解矛盾的方法出乎读者的意料,如《触龙说赵太后》:
      作者开篇先写赵国与秦国的矛盾,赵太后刚主事,秦国认为有空子可钻,派兵来攻打。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却非要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不同意。接着写大臣与赵太后的矛盾。大臣们强谏,赵太后气极了,明确表态谁敢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话就要吐他一脸口水。随后将矛盾进一步激化,写左师触龙表示愿见太后,太后知道他的来意,便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读到此,读者自然关心触龙的命运、赵国的命运,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心理。
      
      五、通过故事的曲折设置悬念
      
      通过故事的曲折设置悬念,一定要遵循事情本身的发展规律,做到自然得体,如《社戏》:
      文章对“我”去看戏设置了多个曲折:早上就叫不到船是第一个曲折,小船不合用是第二个曲折,到临村去找,临村的船却早被别人订下了是第三个曲折,想与别人同去,又害怕外祖母生气是第四个曲折,以为绝对去不了了,不料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又是一个曲折。这些曲折,为后文去看社戏作了很好的铺垫,也能引起读者对“我”能否最终前去看戏的关注。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 悬念 应如何 设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