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时间:2021-01-25 08:06: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统计法》颁发实施20多年来,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维护统计权威,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级党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统计法》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了坚决打击,保证了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但是,随着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成份的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统计违法行为仍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有些严重影响正常的统计工作。本文就近几年在统计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作一探析。

        一、违法现象的表现形式

        统计上的弄虚作假就是利用虚假的统计数字欺骗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在社会上造成所谓的“良好形象”。从近些年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现象和原因来看,可划分为诱发型、被迫型、攀比型和隐瞒型四种。

        ——诱发型弄虚作假。任何现象的存在都必然具有存在着的内外在条件。诱发型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也是如此。就拿行政考核来说,对基层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是正确的,但这种考核又有形或无形地、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单位领导的政绩、荣耀、得失相关,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年终考核基层单位或个人工作完成及政绩好坏,并给予考核优胜者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成绩突出的还可重用提拔,当然这是加强效益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无可非议的。但从近些年实施情况看,由于考核指标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显示出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且考核的方法还不很完善,给个别单位投机者有机可乘。诱发了极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如某县澧水河畔一个镇政府于1995年为了年终考核达标,并参加全市养殖业金牌奖评选,人为加大全镇养殖业数字,以数字论英雄,玩起了弄虚作假的数字游戏。

        ——被迫型弄虚作假。被迫型弄虚作假主要是受内外压力的影响,不得不违心地玩起弄虚作假的游戏。在一些企业执法检查中发现内外压力主要是受不切实际高指标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市、县有关主管部门对县、乡(镇)企事业单位年初订目标,下计划,个别部门对基层单位下达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任务,迫使基层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别县级部门或乡(镇)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层层加码,盲目追加离奇的目标指标值,如某乡政府企业办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将已停产的企业继续报数。

        ——攀比型弄虚作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成为了竞争的重要法码。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单位由于受不切实标高指标和所谓“自身形象”而被迫相互攀比的影响,为了让别人另眼相看,在经济利益并不好的情况下玩起了数字游戏。某镇政府有家塑料厂与一河之隔的一家塑料厂,规模基本相同,可月月上报统计数字时,老实相互攀比,谁也不愿落后。县城郊有家企业规模不大,为了提升企业上规模,将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夸大到2300万元上报,骗取企业名誉,通过弄虚作假欺骗公众追求轰动效应,树立其所谓“自身形象”。

        ——隐瞒型弄虚作假。从最近几年统计执法检查情况看,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另一种现象是隐瞒型弄虚作假。就是少数单位或个人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为了单位利益或个人得失将统计数字少报或不报。突击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少报工资,少数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联合企业少报产值,销售收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逃避工商各税和管理费。如某县畜牧局2005年全局人平工资1450元,只上报900元。

        二、弄虚作假的主要原因

        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什么类型的弄虚作假行为都是带有主观因素的。多年来对弄虚作假的现象之所以难以禁止和根除,主要原因:一是受局部团体或个人利益驱动的影响,少数企业负责人内在品质不良,只顾局部团体或个人利益投机钻营弄虚作假。二是受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的影响,年初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对基层企业下达目标指标值过高,年终考核超额完成任务者重奖,反之受罚,迫使部分企事业单位弄虚作假。三是与个别地方部分领导采取纵容态度的客观原因有关,这些领导也是矛盾心理,既想听到真话,得到真实的情况,同时又希望基层能报出另一套“合意”的数据,以便反映其自身的政绩,既想通过检查挤干“水份”,又怕影响工作实绩,对上面不好交待。因此只得明明白白做事,模模糊糊报数。

        三、遏制弄虚作假的基本对策

        (一)改进考核办法体系和调查方法,增强统计工作抗干扰能力。根据上述弄虚作假行为的成因分析可发现,在利益驱动下,考核方法体系的不完善、不科学以及统计调查方法自身的缺陷,是弄虚作假行为得以猖獗的重要条件,为此,在统计和考核工作中应做到:(1)、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首先各级政府在考核基层单位工作成绩时要研究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指际体系,不能只局限于一、二个单项指标。其次所设置的考核指标群中的各项指标必须是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以便实行综合考核。如基数与幅度的权衡,相关关系与逻辑关系的相互验证等。另外,指标考核的时间应滞后于统计初步核算时间,杜绝实际数未出来而用预计数代替实际数进行考核的现象,预计数带有明显的“水份”,而少数部门考核时居然也认可了,这对人为弄虚作假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要加快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改革的步伐,努力搞好统计抽样和重点调查工作。要加大抽样调查涉及面,未设抽样标本的指标要实施重点调查,用抽样和重点调查数据来验证全面上报统计数字。抽样和重点调查数据是县级统计局直接对农户进行调查与捜集,核算出来的数据可保证其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可杜绝少数单位在考核中怕吃亏而多报或少报的现象。使投机者相互攀比失去市场,投机钻营无门可走。

        (二)加大统计法宣传密度和违法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统计执法氛围。首先必须切实加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要经常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统计法,在宣传中要明确统计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统计法律责任。特别是县、乡党政领导是统计普法的重点,领导法制观念增强才是防止和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前提条件。其次必须切实加大统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形成一个检查监督的机制,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并把各类考核指标作为检查的重点,在检查中要注重提高实际效果,对问题较严重的要通过新闻媒介暴光,黄牌警告,对问题特别严重而又对社会造成影响较大的人和事要依法予于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和统计队伍建设,使弄虚作假者无机可乘。目前还有极少数部门和企业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个别企业单位不仅看不到统计台帐,就连必要的统计原始凭证也没有,要报数字都是凭厂长或有关人员说了算,这样就为一些基层单位弄虚作假提供了“温床”。因此要从源头上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保证统计数字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首先必须加强统计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在统计方法上县级以下各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数据资料搜集要与县级统计局实行网络联网统计,企业单位仍然抓好台帐和原始记录凭证的建立与管理,并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措施加以规范,凡不按统计部门要求建台帐、设置原始记录的单位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在工作中要加强行政登记工作,增强统计的知明度,实现基本单位的联网数据建库和资源共享。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统计队伍。在面临当前迅速发展的星罗棋布的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形式条件下,要防止和杜绝统计在源头上弄虚作假行为,必须抓好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教育;
    提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能坚持原则,热爱本职工作的统计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计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要挑选一批业务能力精、原则性强敢于碰硬,善于执法的高素质人员从事统计执法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在工作中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关怀,使其能兢兢业业开展工作,把统计执法工作抓出成效。

    相关热词搜索: 弄虚作假 对策 现象 统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