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发展繁荣文艺事业助推世界现代城市建设

    时间:2020-12-06 08:04: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文化及文艺家,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灵魂。近年来,成都市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文化占其重要“一位”,文化建设也是中心工作。文艺是文化之精,在涵养精神家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举凡属于能传之久远的文化遗存,一定是艺术性强的文化精品,“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文化一定是十分重要的构成和元素。为此,我们要致力于进一步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建设文化强市,致力于不断培养文艺新人,多出作品、多出人才,开创我市文艺事业新局面,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奔腾不息的都江堰一泻千年,孕育了这方富饶的水土。“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成都这座城市,一直都是文人们的朝圣地。成都蔚蓝的天空上始终飘荡着一朵朵诗意的云彩,司马相如、李白、杜甫、“三苏”父子、陆游、杨慎,一直到当代“只手打倒孔家店”的中国新体诗开派人物吴虞,中国写实主义奠基人李劼人与文坛巨匠巴金,承祧续绍,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光辉篇章,铸就了成都的城市灵魂,也使成都作为文艺之都屹立于中国西部。

     

      成都市之诗歌、小说、儿童文学、美术、书法、曲艺、戏剧、谐剧以及文艺理论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共生共荣,百花齐放,共同维系延续了文脉,保护和弘扬了国粹。成都市文联系统拥有各类文艺家13000多名,近年来获各种国家级奖项400项。继著名金钱板大师邹忠新2006年获中国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之后,2008年,成都作家麦家更获得“茅盾文学奖”。特别是2009年,成都市文联围绕城乡统筹中心任务,服务科学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大局,充分发挥了文联职能作用;
    胜利召开市第三次文代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高了文联凝聚力战斗力;
    打造特色文艺活动品牌,开全国之先河,成功举办了首届成都文艺“双年展”;
    探索遵循文艺发展规律,实施重点项目,深入实施人才与精品战略;
    夯实平台载体建设基础,收回《青年作家》杂志社,增强了文联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启动“成都文艺之家”,推进了“文艺工作者之家”自身建设。实践证明,成都文联是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打硬仗、能干成大事的靠得住的队伍。成都对四川乃至全国的文艺事业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二、要突出重大题材,多出精品力作

     

      “文艺创作上要坚持突出重大题材”,即关注当下,紧扣时代脉络与主题,突出城乡统筹重大题材、重要典型、重要事件的创作。文化的意义,在于她是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根基之所赖。文化的功能,在于文以化人和化成天下:国家之魂,文以化之;
    民族之神,文以铸之;
    个人品性,文以育之。历代所遗存之物态文化,尽皆文艺元素最厚重者,其最具影响力者,又是重大题材所成就者。比如先秦散文、楚骚汉赋、唐诗宋词以及《红楼梦》等,成都的都江堰,她也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题材重大,山川河流,濡养天府,不可谓不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先贤遗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高度概括。

     

      唯精品方能流传。多出精品力作才是硬道理。要围绕成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等重大题材,深入生活,感动生活,潜心创作出传世精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精品战略。成都市争取每年有12部作品获全国级文艺奖;
    每年有一些作品获省级文艺奖。重点推出一批反映成都科学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成就的重大项目、重大事件、重大典型的文学和艺术精品力作。

     

      三、要发挥文艺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村镇

     

      要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和要求,发挥文艺界人文荟萃的资源优势,重心下移,挖掘、保护、弘扬本土特色历史文化,打造区(市)县特色文化村镇。一是要继续做好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文化大院、崇州街子等特色文化乡村打造工作,突出川西农村特色文化,着重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二是要积极开展大邑安仁、龙泉驿洛带、双流黄龙溪、邛崃平乐等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文化创意策划实施工作,夯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基础。三是要加强郫县农科村“艺术与市场”、都江堰玉堂小学书画、龙泉驿乡村诗歌等文艺创作基地建设,组织文艺家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创作出富有时代感的特色佳作。四是要抓好特色文化项目,挖掘整理资料,编印出版《中国民俗志·成都区(市)县卷》、水城新津水文化系列丛书《西川水语》、《当代成都神韵》系列丛书和小小说集《龙门阵当饭》、《成都方言新词汇》等。打造“现代农品香天下──成都造农产品‘美食之都·奉献有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编印出版《美食之都·成都味道》画册,等等。五是要继续抓好经常性文艺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把文艺书刊送到乡村和农民手中,把文艺精神粮食送到城乡寻常百姓家。

     

      四、要夯实人才根基,加强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本地文艺人才,尤其是中青年文艺人才,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文艺创作的根本保证。成都人才资源丰富。目前,成都市文艺家协(学)会各级会员人数13000名,其中,国家级会员1000多人,省级会员3500多人,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养激励,促进发展。同时,要及时创立新型文艺协(学)会,促进新兴文艺样式健康成长。每年重点培养十名“德艺双馨”的文艺家,推介数十名文艺名家。力争到2015年,全市各文艺门类的会员总数发展到20000人以上。努力发现和培养文艺新人,重点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文艺家创造有利条件,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介成都本土文艺名家的精品力作,培养推介名家大师和中青年实力派文艺家。同时,要柔性引进一些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文艺大家,作为成都的特邀(客座)文艺家。

     

      五、要创新激励机制,切实加大投入

     

      由于历史欠账过多,目前,成都市文联经费短缺,工作平台狭小,硬件匮乏等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瓶颈。我们欠文艺家的情太多,已经到了进一步加大对文艺事业投入力度的时候了。只有与时俱进,加大投入,才能担当起加快成都向文化强市转变进程,不断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的历史使命。

     

      建议恢复文艺政府性奖励,设立奖励资金,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结合成都文艺“双年展”,抓好“金芙蓉文艺奖”评奖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成都市文联文艺特别奖,不断完善和改进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办法,推动文艺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要建立随经济增长同步的文艺投入机制。今后五年,成都市文联经费投入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逐步赶上国内同类城市投入水平。为此,建议提高市文联切块资金比例达10%以上,将文联必要的工作经费、活动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和工作需要逐年增加。财政每年给文联增拨适当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策划实施重点文艺项目。

     

      六、要加强载体建设,强化工作手段

     

      一是要加强创作平台建设和工作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区(市)县文联和文艺家协(学)会组织。每年推荐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文艺家到各级院校培训、深造;
    每两年召开一次中青年创作研讨会;
    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著名的文艺家来蓉举办讲座,以不断提升我市文艺家的创作水平和文艺修养。要加强文艺研讨和评论。成都市文联和各协(学)会每年要举办本土作者作品研讨会若干次;
    积极与市域高校合作,加强文艺评论及创作研究。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进一步提升成都的文化品位。二是要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打造成都文艺“双年展”、“中国诗歌之城”、“中国摄影之城”、“春熙放歌”、“美丽心情”等文联品牌活动,力争各协(学)会都有一二个品牌项目。要积极开展文艺项目创意策划活动,围绕我市中心工作策划精品文艺项目。三是打造知名刊物。要切实加强《青年作家》、《成都文艺》、《艺术与市场》和成都文艺网等传播载体建设,特别要重振《青年作家》雄风,将其打造成知名刊物。

     

      七、要强化文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文化在我们内心,在我们血液,也在我们周围,我们日用而不知。成都文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文艺宣传力度,提升成都城市形象。要坚持营造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社会氛围。积极倡导尊重大师、尊重创作、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相关热词搜索: 助推 城市建设 繁荣 文艺 事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