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人事人才工作论文:休闲农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考

    时间:2021-02-08 08:08: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素质偏低,转移难度大。休闲农业兼具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重特征,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但中国休闲农业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也有赖于着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和构建休闲农业各参与主体多赢的一体化格局。
    关键词:休闲农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国家旅游局所推出的“2006·中国乡村游”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旅游主题,旨在宣传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仅就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现状
    1.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规模巨大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现有农村人口约9亿,农村劳动力4.9亿。其中,约1.6亿就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
    农林牧副渔各业实际可容纳1.7亿;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6亿左右。实际上,其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扩大之势[1]。这是因为:①农村人口基数大,21世纪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期,据预测,2001-2010年全国农村新增劳动力平均每年约635万。②随着我国入世,关税削减和农产品放开,大量高质低价的国外农产品进来冲击中国农产品市场,将直接导致1100万农民失业。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增加,农户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目前完全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约4000-5000万人,今后每年因此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大约有250-300万;
    ④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建设的有关规定,将失去耕地600万公顷;
    ⑤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也将排除部分劳动力。根据我国的可耕地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农民,要达到城乡均衡发展,需要在未来5-10年左右期间内,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2亿[2]。面对如此极为严峻的劳动力市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重而道远。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年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85%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其中25%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3]。显然,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素质结构与城市劳动力需求的素质结构差异性大,就业竞争能力低。其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文盲约占劳动力总数的7%,小学程度为10%,初中程度为50%,高中程度为10%,大专及大专以上不到1%,也就是说近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二是劳动技能素质低。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也仅为16.4%,而且不同性别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法律意识浅薄,小农意识强,有着“故土难移”、“小富即安”等守旧保守思想,不太乐意“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就业。四是目前农村劳动力除绝大部分中青年已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外,其剩余部分老龄化,女性化特征明显,健康水平不尽人意。
    1.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传统途径弱化趋向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所产出的庞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多样而有效,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农村乡镇企业就地转移;
    二是进城务工从事第二、三产业。然而随着外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乡镇企业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开始暴露并日益明显,尤其是受到需求有限、资金紧张、原材料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发展速度逐年下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城市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使得城市失业人数逐年上升,城市就业困难群体不断扩大,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产业升级而城市用工对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提高,使这方面明显处于弱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激烈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曾经一度风光的“农民工进城潮”逐步减弱,突破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寻找新途径已成为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
    2 休闲农业是中国当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休闲农业是以农村自然风光、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文化景观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4],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更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2.1 休闲农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强
    旅游业是人所共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都必须依靠员工的手工操作为游客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也还需要有一整套服务设施设备及其管理服务体系,它所直接需要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可说量多而面广;
    同时,它还与建筑业、商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业、房地产、轻工业等部门有关,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而休闲农业的性质属于边缘产业,兼具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重特征,它还可促进为旅游业服务的有机农业、高科技农业、特色种植和养殖农业、设施农业及其它农产品加工工业、绿色食品、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就业的乘数效益更大,从而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门路。据预测,一年能接待量10万人次游客的休闲农业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工就业[5]。尤其是休闲农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属于农民就地就业、零距离赚钱,“离土不离乡”或“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符合当代中国农民心理需求,农民也乐于按这种模式就业。
    2.2 休闲农业适合于农村各种层面的剩余劳动力就业
    旅游业就业的行业层次极其众多,其中有不少工作不需要很高很复杂的技术,休闲农业更是如此。如从事休闲农业购物品生产中的编制业,旅游接待服务中的清洁卫生工作,旅游商店中的服务员,甚至农民自办旅店,餐馆,摆小摊,加工纪念品等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都不高,这就为广大农村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以及“40-50”乃至“50-60”式中老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妇女在传统农业中由于身体等条件限制,在乡村社会活动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随着休闲农业的开发,妇女和男子在体力上的差别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相反,妇女与生所具有的善于沟通、细心周到的天性在服务中有了用武之地。在许多地方,妇女已成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增加了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通过职业培训及与外界交往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妇女受教育程度,扩大了其视野[6]。据有关报道,休闲农业改变了农户丈夫与妻子的能力分布范围,80%以上农村妇女在休闲农业行业中不仅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而且还从事其他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和家务劳动,妻子在休闲农业活动中已处于中心地位。
    2.3中国休闲农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初见成效
    中国休闲农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规模已相当可观。根据我们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已经有2万多个村,约800万农民通过发展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中,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2300个村,56.5万农户约280万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致富;
    贵州省农村已有63万余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成都市仅从事“农家乐”旅游的直接从业人员3.6万,间接从业人员18万;
    北京已有11个区(县)50多个乡镇331个村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其直接从业人口4万人,特别是怀柔县的北宅村,已是京郊知名度假村,其农业休闲度假接待已使全村600余户、1800余人安居乐业,同时还为邻村提供了250余个就业岗位;
    桂林阳朔有1.2万户农民吃上了休闲农业饭(杨华,2004年),湖南浏阳中源人家全村40余户农家参加休闲农业旅游接待并致了富(郑群明,2004),云南昆明西山团结村休闲农业已解决了2183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杨敏,2006)等。无数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已成为目前中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加速休闲农业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实现每年新增农村旅游就业人口35万,间接就业人口150万的工作目标。为此,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待认真思考。

    3.1 继续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产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定要有相关产业的转移和承转,休闲农业即为其产业形式之一。为此,必须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做大做强。首先,要在信贷、税收、用地、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明确规定,并出台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57号),规定休闲农业由农业产业化暨乡镇企业进行行政主管,而且有了一系列的政策性规定,促进了湖南休闲农业的飞速发展。其次,要进行科学指导,而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要科学布局,其总体要求是距离中心城市或旅游景区的距离要适中,交通要便捷,尽量能成群体布局,形成企业群体规模;
    二要科学选择发展模式,其总要求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出最具发展生机和市场潜力的依托对象;
    三要突出特色。因为特色是休闲农业生命力之所在,休闲农业特色就在于农业特色、农村特色和农民特色。与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的农村原有生产、生活、风土、风物、风俗,才是休闲农业的独特卖点。各地休闲农业必须开发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休闲农业产品。四要科学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同旅游业和“三农”的关系,只有将休闲农业一方面纳入大旅游当中进行通盘考虑,同时又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并作为其重要组织部分加快发展,才能使休闲农业发展具有牢固根基。再次,要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监管。当前最为重要的是,一要监管经营活动,提倡守法经营、诚信服务;
    二要监管生态环境,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好环境污染;
    三要监管安全,注意饮食卫生,确保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
    3.2 着力培育新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源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休闲农业,其发展壮大同样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因为休闲农业中的“三高农业”,要靠高素质新型农民去应用推广;
    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要靠高素质新型农民去识别和开发;
    休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高素质新型农民去经营管理。据此,休闲农业发展所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先考虑的是高素质新型农民,同时,推动休闲农业产业上规模、生效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靠的也是高素质新型农民。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要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7]。值得注意的是,温家保总理在最近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慎重指出,2007年要将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教育的社会面向性。而且决定今后5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为此,中国当代方兴未艾的职业教育一定要有新的举措为培养新型一代高素质农民服务,为休闲农业培养合格农民工,以更大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3 构建休闲农业参与主体多赢的一体化格局
    休闲农业企业、乡村社区及其农民、休闲农业游客,都是休闲农业的参与主体,他们在休闲农业交往中的互动行为都各有其所图。只有构建其多赢的一体化格局,形成协调和谐的环境才会使休闲农业获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使其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正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休闲农业的经营盈利。同时,也必须懂得只有开发的旅游产品和营造的旅游环境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才会招徕城市居民的纷至沓来,达到盈利的可能;
    也只有受到当地社区及其农民的共识与支持,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和服务,获得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旅游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所预期的经济效益。城市居民参与休闲农业主要是为了欣赏和领略当今城市里无法得到的纯真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体验返璞归真的田园乐趣,但如果没有休闲农业部门的开发、经营和乡村社区提供的场所、环境及广大乡村居民的真情接待,那么休闲农业旅游者也只是缘木求鱼。因此,休闲农业活动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其各种社会群体最大利益的满足。这就需要通过整合以达到协调、和谐与共赢。特别要强调的是休闲农业参与主体中唯农民是弱势群体,惟有坚持社区参与,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居民直接参与旅游投资、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并成为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
    同时也是利益的主体、发展享受的主体,使广大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才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关键,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就迎刃而解了。

    主要参考文献:
    [1]喻占元.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2):79-83.


    [2]刘凤雏.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4):127-132.


    [3]朱宗友,许开轶.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6,(2):140-141.


    [4]邵其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7-1-3,第1-2版.


    [5]王洋.乡村旅游魅力遍神州[N]. 中国旅游报,2007-1-5,第1-3版.


    [6]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述评[J].旅游学刊,2003,(1):76-80.


    [7]朱东国,阎友兵.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J].文史博览,2005,(8):71-73.


    [8]石运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5,(4):7-10.

    相关热词搜索: 劳动力转移 剩余 人事 思考 农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