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和谐德育教育改革道德力量与精神支柱

    时间:2020-11-04 10:07: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和谐德育”教育改革的道德力量与精神支柱

     探索并构建小学和谐德育体系,力求小学德育诸因素的整体协调,小学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的发展。“和谐德育”应体现根本特色,要秉承“和谐”原则,营造“和谐氛围”,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教育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学校重“智”轻“德”,有的教师只“教”不“育”,有的学生及家长片面追求分数等等。教育实践中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呼唤“和谐教育”,而要想开展好“和谐教育”,首先要给学校教育立魂,要给“和谐教育”以道德的力量和精神的支撑。因此,“和谐校园”呼唤“和谐教育”,而“和谐教育”呼唤“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应体现根本特色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不是将道德行为简单、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道德需要、情感、意志的基础地位,而是坚持以“和谐”的方式促使“知、情、意、行”的高度融合,使得德育更多地充满张力和活力。“和谐德育”是对“和谐教育”的丰富和发展。“小学和谐德育”则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是整个“和谐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教育的实际意义看,小学和谐德育旨在促进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品德、知识与能力、生活与审美的普遍的、和谐的发展。其价值在于发挥小学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将构成小学教育系统的要素予以优化,形成教育合力,增进教育效益,促使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和谐并进,从而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实践表明,只要小学和谐德育注意小学教育的特点,从学校文化来源和自身实际出发,重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和谐德育”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要求和趋势,就一定能开创小学和谐教育的新天地。

      

      “和谐德育”要秉承“和谐”原则

      

      “和谐德育”根据德育目标要求和德育过程的原理,除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结合”外,还应遵循突出“和谐”特点的一系列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小学和谐德育,就是要以小学生的成长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师生成长发展的乐园,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2 持续发展原则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教育必须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作为整个社会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事业健康有序、保质保量、持续的发展。小学和谐德育必须贯彻这一原则,增强小学德育的连贯性,强调小学德育的可持续性,重视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性。

      

      3 求同存异原则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有了“求同存异”,才有了“和谐发展”:“和谐”的目标并非完全统一,“存异”也并非不和谐。小学和谐德育就是要使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协调、均衡、有序地发展,在“求同”中“存异”,在“存异”中“求同”,达到和谐发展。

      

      4 与时俱进原则

      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放眼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更新观念,才能更新我们的思维,更新我们的工作,更新我们的教育。小学和谐德育从其内涵、途径、方法等方面都应体现时代性。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新动力。

      

      “和谐德育”须营造“和谐氛围”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和谐的学说,他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重要。”“和谐氛围”实质上是一种人文环境,这里的“和谐”不单是就和气、融洽而言的,它具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内涵;“氛围”是虚的,但营造氛围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必须是实的。所以,营造和谐的小学德育氛围,既包括人之个体的内在发展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应包括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的和谐,还应该包含人与物、物与物等诸要素之和谐。

      

      1 以人为本,“二主”和谐

      新的世纪,“以人为本”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和谐社会导论》一书也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小学和谐德育应以小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二主和谐”,努力营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和睦共处、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小学各类教育活动、完成小学全部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小学教育力量,能够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教育效应。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先天条件和外部刺激的结果,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格精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良好、宣朗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渐次养成的。小学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过程,这两个主体互动过程是一个链条式的往返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这一主线的方向与程度,其效应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推而言之,一所学校的师生关系和谐程度,直接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办学品位。

      

      2 大德育观,“三教”和谐

      宋庆龄先生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当代著名教育实践家魏书生也曾感 叹:“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有人甚至用“5+2=0”来描述,意思是说周一至周五合计五天的学校教育如果遇到周六、周日两天不成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就会前功尽弃。这方面,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受到的影响就越发明显。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当前教育的这种缺失,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倍受关注,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传统的家校“指导”与“配合”的关系被人们所摈弃,代之以家长、学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平等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责任均等、任务分担,已经成为民众的共识。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社会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基地,在“三结合”教育中,立足学校的主体作用,奠定家庭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的延伸作用,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建好学生成长的第一阵地――学校,开好孩子的第一课堂一家庭,当好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搭好学生成长的一个舞台――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和谐一致,学生的品德发展就会是健康的、积极的。我们倡导大德育观,就是倡导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三教”和谐,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整体的德育效应。“三教”和谐,有利于实现德育目标一致,德育观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途径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把学校德育工作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来运作,为建立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的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有利于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保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3 知情意行,“四节”和谐

      王安石在《仁智》里说:“吾能知其为仁也”,讲的是道德认识;孔子在《论语》中有记载:“仁者不忧”,说的是道德情感;张载在《正蒙》里说:“志久则气久、德性久”,强调了道德意志;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提倡道德行为。先哲们没有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等四种道德品质作严格的区分,也未对其进行专门而细致地探讨,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之德行,古之先哲重视修身养性之“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今天的我们来讲,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要求,营造“知、情、意、行”等德育诸环节和谐发展的时空条件,显然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倡导“知、情、意、行”德育四节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就是倡导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意志的支配,同时它又对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起到检验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较大的成功,取决于这四个环节的和谐统一程度。因此,提倡小学和谐德育,就应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知、情、意、行”有机整合,实现四个环节和谐发展,以传授道德知识为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把社会和谐意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的实践行为。

      

      4 全面发展。“五育”和谐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和谐发展的思想。他说:“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在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普遍意识到“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可以这样说,“五育”和谐,既是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使然,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宏观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

      在小学倡导和谐德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使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德育的内化和巩固功能,达到“五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当然,“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使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

      总之,探索并构建小学和谐德育体系,力求小学德育教育诸因素的整体协调,小学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的发展,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简言之,小学和谐德育,应以和谐施教,谋求和谐发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