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中国环境报》:奥运给北京环境带来哪些影响?(邹骥,周景博,庞军,许光清,盛岩,杨宝路)

    时间:2021-01-10 08:07: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北京是明确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协调体育与环境的关系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之一。奥运为北京的环保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将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作为一项历时长、规模大、运行复杂的全球体育盛会,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也将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扰动,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客观地评价奥运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环境影响全面理解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压力—状态—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记为PSR)框架,以反映奥运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些压力后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以及面对环境状态改变时应当和已经做出的各种反应;
    同时,结合北京特点,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分为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能源、交通、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场馆建设等5个专题,最终形成基于PSR逻辑和若干重要分析专题的评价框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

     

    对整个奥运会影响的评价在时间尺度上覆盖了自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之后的筹办阶段、2008年7月奥运村投入使用至9月20日残疾人奥运会结束的举办阶段和此后至2010年底的奥运会影响进一步显现阶段。对奥运会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分为预评估和后评估。对这样一个重大社会事件的评估,不应当仅仅着眼于一时的观察,而应当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去评价。本文是研究者对10年评价时间尺度前半段的阶段性观察结果,更多带有预评价性质,还不是对奥运会环境影响的最终评价。但最终的评价将涵盖阶段评价的信息和发现。最终的评价将在奥运会结束两年后做出。

     

    预评价方法

     

    不同的奥运活动其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机制、作用对象、影响程度和时空范围存在较大差异

     

    1.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

     

    本研究首先采用“压力-状态-反应”(简记为PSR)框架对指标进行逻辑整合,以反映奥运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些压力后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以及面对环境状态改变时应当和已经做出的各种反应。在PSR逻辑框架指导下,以IOC所提供的32个指标为基础来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这32个环境指标被分为18个压力指标、8个状态指标和6个反应指标。其中,压力指标主要包括资源和能源使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奥运场馆设施建设等指标;
    状态指标主要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地利用变化等指标;
    反应指标主要包括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

     

    同时,结合北京特点,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划分成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能源、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交通、场馆建设等5个专题,且每一专题均与一定指标相对应,最终形成了基于“压力-状态-反应”框架和若干重要专题的指标分类。这样,既兼顾了IOC的指标需要,也强化了分析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2.利用“有无法”分离奥运的环境影响

     

    在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时,本项研究运用了“有无法”,即通过对北京举办和假定不举办奥运会这两种情况下的环境状况对比进行分析。“有无法”的关键任务是确定“Business As Usual(一切如常)情景”或“Baseline(基准线)情景”,即假设北京不举办奥运的情景。评估基准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动态模拟方法

     

    以无奥运事件情况下北京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为基准情景。此方法主要通过预测来设定基准情景,即根据2000年之前(包括2000年)无奥运事件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水平和趋势外推2000年之后的环境状况。此方法的情景设定考虑了北京的自然发展趋势,从理论上看显然优于简单静态比较方法,但实践需要的信息量较大,且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预测的准确性。

     

    简单静态比较方法

     

    以无奥运事件时的环境状况作为基准情景。2001年申奥成功可视为奥运影响的起始点,因此,可将2000年定为基准时点,其环境状况即为评估的基准情景。此方法的缺陷在于其假设前提是自2001年起的一切变化都是在奥运影响之下,而没有将非奥运因素的影响分离出去,因此很可能产生对影响高估。但此法简便易行,且基准情景真实客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快地给出初步评价结果。本评价主要应用了此方法。

     

    3.影响识别

     

    奥运环境影响源于奥运活动,最终要作用于各种环境要素,不同的奥运活动其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机制、作用对象、影响程度和时空范围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奥运活动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仅是一种粗略的归类和概括,比较适合对奥运环境影响的前期和中期评估过程。要准确识别并筛选出奥运环境影响的性质、途径、范围和状况,并定量化地反映出各种环境影响的等级尺度、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还需要根据实际调查或背景状况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和信息,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的质量参数,采用相应的筛选原则和方法。

     

    北京奥运会环境影响预评价

     

    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分为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能源、交通、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场馆建设等5个专题。

     

    1.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

     

    大气污染治理卓有成效,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
    水污染排放得到一定控制,水质状况基本稳定;
    生活垃圾增长势头明显,但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提高。2000年以来,在《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指导下,北京实施了控制大气污染第五至第十一阶段措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煤燃烧管理,强化烟尘排放削减力度,多管齐下治理扬尘,取得了突出成效。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0年的177天增加到2005年的234天;
    大气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5年市区SO2、NO2、PM10、CO年均浓度分别降低29.6%、7.0%、12.3%和25.9%,其中SO2浓度于2004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尽管社会经济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废水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但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饮用水源水质保障、节水和城市中心区水系整治等方面工作力度的加强,北京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总体仍保持基本稳定,上游地表水体基本保持清洁,下游水体有所改善,部分河道已实现“水清、流畅、岸绿”,密云、怀柔水库等饮用水水源水质始终稳定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由2000年的40%增长到2005年的70%。工业固废排放明显减少,生活垃圾增长迅速,并成为城市固废的主要来源,但固废处理设施建设能力亦有相应提高,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95.2%。

     

    2.能源

     

    总体来看,北京能源消费“三高一低”的特点——高能源消费量、高煤炭消费比重、高工业消费比重、低能源利用效率——依然存在,但有一定改善。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措施的大力推动下,尽管能源消费量仍在持续增长,但煤在总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68%下降到2005年的56%,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比重相应有所提高;
    工业能源消费比重也在逐年下降,但交通部门能耗增加非常明显,并在2005年成为第三大能耗部门,考虑到交通部门也是受2008年奥运会期间短时间内集中的大型活动和大量的外来游客影响最为显著的部门,其环境影响将吸引更多关注;
    能源效率有显著提高,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8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0年降低了近40%,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继续增长,增加了大气污染的可能性,也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加。从2000年到2005年,北京市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25%,其中煤炭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占比重始终超过一半,但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环境影响将会得到减轻。

     

    3.交通

     

    奥运对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庞大的机动车数量和人员出行量导致道路拥堵问题严重,并存在潜在污染增加的问题。奥运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建设项目共59条道路、5座桥梁,其中多条道路项目被列为市重点交通工程项目;
    但与道路增长相比,机动车的增长呈现出更加快速的势头,2000年以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1.3%,其中私人机动车增长势头更为迅猛,到2005年,私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79.8万辆,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近70%;
    居民出行量也有所增加,2005年日出行总人次达2920万,比2000年增加619万,平均每人日出行距离增加1.3公里,平均每次出行时间增加3分钟;
    从出行结构看,公交车、自行车仍为主要交通工具,但小汽车在出行方式中所占比例有显著增加;
    基于庞大的机动车数量和人员出行量,道路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主干路始终处于近饱和状态。二环主路2005年年均速度51.3公里/小时,比2004年下降4.4公里/小时。三环主路年均速度57.75公里/小时,比2004年略有下降。巨大的交通流量和因拥堵而产生的车辆滞留加大了交通污染排放的潜在威胁,将成为北京奥运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4.生态、人居与土地利用

     

    奥运会及其相关活动对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利用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表现为显著促进了北京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奥运会及其相关活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北京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减少而林地、园地面积增加;
    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表现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面积增加,对保护区内及城区绿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力度加大,但也间接带来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通过实施《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开展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保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及矿山生态恢复等工作,有效改善了北京的生态环境;
    开展了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区的人居生态环境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建成区实有园林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有显著提高。

     

    5.场馆建设

     

    奥组委编制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等一系列文件,针对工程规划、设计、新建工程建设、改扩建工程建设、临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和场馆的运行创建了全面的环境保护体制保障,奥运场馆建设从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运行的全过程都采取了积极的环保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保障了绿色奥运理念的落实,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各奥运场馆在选址阶段均对生态环境保护予以充分关注和考虑,所有奥运场馆均通过了建设项目环评,确保各项场馆的选址同环境保护相协调。奥运场馆建设的规划设计坚持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围绕奥运需要综合协调,既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又为北京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留下发展空间,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奥运场馆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能源、水资源等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在各类场馆中积极应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所有场馆均采用节能灯具,而且全部实现声光全自动控制,充分运用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等设施和技术,所有场馆的外围物结构都参照国家节能设计标准,大量采用最新技术和节能材料;
    场馆建设
    施工中多方面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积极运用临时设施,减少资金、材料消耗,加强工地扬尘控制,积极促进废旧资源的回收再生产以及综合利用,部分场馆使用环保可再生材料以及工业废渣;
    奥运场馆建成运行阶段也积极实践“绿色”运行,对物品实施绿色化采购,编制了《北京奥运采购环保指南》,使用环保灭火剂,采用不破坏臭氧层的氢氟化碳或溴化锂作为制冷剂。

     

    以PSR框架为指导,在IOC指标体系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表明,总体而言,近年来北京市环境压力特别是人为可控的压力有所减弱,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积极的环境反应持续增加。

     

    结论

     

    北京要建设可持续生态城市并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还需持续改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必要投入等自2000年以来,通过宣传和落实“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市在筹备奥运会的过程中努力遵循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促进北京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奥运的积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这是应充分肯定的。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奥运在环境方面的积极影响面临着被庞大的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所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抵消的巨大挑战。不断扩大的城市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和不断提高的经济活动水平导致生活污染负荷上升,交通拥堵和排放压力加重,水资源和能源需求增加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上升,都将是北京市在奥运会之后将继续面临的资源环境课题。持续改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必要投入、控制人口总规模,使北京在建设可持续生态城市方面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的行列,还需要持续付出巨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要点提示

    本文在对环境影响全面理解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压力—状态—反应”框架,以反映奥运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些压力后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以及面对环境状态改变时应当和已经做出的各种反应;
    同时,将与奥运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分为5个专题,最终形成基于PSR逻辑和若干重要分析专题的评价框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奥运的环境影响。

     

    编辑心得

    为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无论在奥运场馆建设中,还是在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在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将成为一笔丰厚的环境遗产。然而,北京市在奥运会之后,将继续面临资源环境课题,仍然要在持续改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保持生态环境领域必要投入等方面下功夫。因此,有必要对奥运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环境 北京 中国 带来 奥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