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1.3有理数的加法7篇

    时间:2024-04-30 19:44: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1.3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3有理数的加法7篇,供大家参考。

    1.3有理数的加法7篇

    1.3有理数的加法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冲坡中学是乐东县利国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

    黄队的净胜球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练习设计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

    六。点评

    潘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是比较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叁与者。的确,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有理数的加法篇2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他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关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3和-2; (2)│-5│和│5│; (3)-2与│-1│;(4)-(-7)和-│-7│。

    五、新授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时学习的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哪个队的净胜球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别求出它们的净胜球数。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怎样计算4+(-2)呢?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1.3有理数的加法篇3

    教学案例一、设计思路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数轴”比赛中的加减分,使学生着先理解(+1)+(-1)=0和(-1)+(+1)=0,然后利用正负抵消的思路,讨论整理加法的几种情形,并借助数轴加深理解后由特例归纳出法则。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法则和运算律。2.能熟练进行整理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熟练的进行整数加法运算法则。难点:理解法则和运算律。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举出比赛中加减计分的例子板书:有理数加法(2)师生互动,探索规律出示题目:31+76+69问题:小学的加法交换律的内容,能否利用它来解答有理数加法的题目呢?出示例2:31+(-28)+28+29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一位同学用加法法则计算,一位同学用加法交换律计算,其余学生自己动手解答,互相交流。2、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有理数运算简化,由此得出,小学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对于有理数同样是适用的。3、  示例3、学生板演,强调使用交换律、结合律4、  课堂练习: ①(-25)+(-7)+25             ②2+[(-3)+(-8)]③43+(-77)+27+(-43)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5、  课堂小结①这节课你学会了一种什么运算?②你有何体会?6、  作业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为学生创造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合作交流。但计算中个别学生仍有漏符号的问题。

    1.3有理数的加法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减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

    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

    1、题目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法说明】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1.3有理数的加法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法法则,体会加法法则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生过程,体验数的运算探索过程,感悟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技巧及运算规律。

    通过运算归纳出技巧,感悟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技巧,突破本节内容中的难点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积极探索、不断追求真知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加法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掌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黄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学生考虑一下,怎么计算 4+(-2)?

    师:下面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①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1.3有理数的加法篇6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准确地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二、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确定三、课程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实际的东西认识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较慢,这正是初一学生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中,我在学生有赚和赔这一实际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利用“正负抵消”的思想,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再融入“分类”的数学思想把这些运算分类,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总结归纳出法则;最后,启发学生利用数轴的直观形象性,数形结合,验证法则,从而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四、教学步骤:活动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样的两个量?绝对值和相反数是怎样定义的?活动说明    温故而知新,复习:赚了一元钱用“+1”表示,则亏了一元钱如何表示?以及相反数、绝对值有关知识为总结归纳加法法则减少障碍。活动2、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小明在放假时去买晚报,第一天赚了一元钱,第二天亏了一元钱,请问小明两天一共赚了多少钱?活动说明    引入生活中抵消的思想“正负抵消为零”活动3、联系生活中的盈亏现象算一算下面的式子,并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小组讨论)(-2)+(-3)=               (-2)+3 =             2+(-3)=        (+2)+(+3)=                 2+(-2)=活动说明   已经复习赚钱用“+”表示,亏钱用“-”表示,并有实际生活作为背景,这几道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题目,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如:(—2)+(—3)就是第一天亏两元,第二天亏三元两天一共亏了多少钱?以上各题的形象计算是为建立加法法则的数学模型做准备。 活动4、把以上各题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活动说明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分类”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创新意识。分类的结果具有多样性,注意选择较典型和特殊的呈现,或引导学生按加数的符号分类,便于学生归纳法则。同号                              异号(+2)+(+3)=                      (-2)+3 =  (-2)+(-3)=                     2+(-3)=                                 2+(-2)=活动5、分组讨论:按以上分类观察思考下列问题,并证明自己的结论1、两个加数的绝对值与和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两加数同号时,两加数和的绝对值是两加数的绝对值之和;两加数异号且两加数的绝对值不等,两加数和的绝对值是两加数中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和的符号由什么决定?两加数同号,取相同的符号;两加数异号且两加数的绝对值不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课练)填空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  绝对值减去较     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4、一个数与0相加,     。活动说明   归纳法则是一个有特殊到一般,由数学事实到数学模型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正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异号相加法则的归纳是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是带着两个问题进行有目标的探究活动,有理由相信能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交流突破这一难点。这个活动是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完整的进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组织表达等数学活动。所以,要保证活动时间,除了关注活动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建立自信。活动6、运用法则计算3+(—2)=?并用其他方法验证运算的正确性。借助数轴,笔尖放在原点处,先向正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负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试用这种方法算出下列各式(指导学生首先画出数轴,接下来小组讨论)(+2)+(+3)=   (-2)+(-3)=     2+(—3)=    2+(—2)=     是否和加法法则得出的结果一样?活动说明   鼓励学生用数轴和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解释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多角度的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例1:计算(1)(-180)+(+20);(2)(-15)+(-3);(3)5+(-5);   (4)0+(-2)解: (1)(-180)+(+20)=-(180-20)=-160  (2)(-15)+(-3)     =-(15+3)(3)5+(-5)=0(4)0+(-2)=-2(说明:强调解题的依据和运算的过程。)  p33 练一练:1(学生板演,强化过程)2.(进一步熟悉加法法则)例2:利用有理数加法解下列各题:(1)潜水员先潜入水下40m,然后又上升18m,此时潜水员在水下什么位置?(2)某仓库原有粮食54吨,运出32吨,现在仓库共有粮食多少吨?解:(1)-40+18=-(40-18)=-22m即此时潜水员在水下22m(2)54+(-32)=+(54-32)=22吨,即现在仓库有粮食22吨(课练)1.某天股票a开盘价12元,上午11:40涨-1.0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2元,则股票a这天收盘价为多少?2.吉姆的父亲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的股票若干股,每股8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星 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跌+0.4+0.6-0.5-0.3-0.4(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是每股多少元?说明:习题安排上的梯度,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五、小结:1.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首先应先判断和的符号,然后再算和的绝对值。六、作业:课本41页习题2.4  1

    上一篇:2.3绝对值与相反数

    下一篇:2.4 有理数的加法(1)

    1.3有理数的加法篇7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数学思考 用数行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

    重点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 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关键 和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复习提问

    活动二

    探究有理数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小球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4米记作4米,向左运动4米记作-4米。

    问题与情境

    1. 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米,写成算式就是:5+3=8

    2. 如果小球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米,写成算式就是:(-5)+(-3)=-8.

    3. 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了5米,又向左运动了3米,那么两次运动总的结果是什么?

    4. 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了5米,那么两次运动总的结果是什么?

    5. 小球先向右运动了5米,又向左运动了5米,小球从起点向_______运动了__米。

    6. 小球先向左运动了5米,又向右运动了5米,小球从起点向______运动了___米。

    7. 如果小球第一秒向右或左运动了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小球从起点向______运动了____米。

    活动三

    问题1. 你能给算式分类吗?

    问题2.你能发现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法则吗?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活动四

    1.                        2.

    活动五

    小结:(1)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关键问题

    (3)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作业:

    第18页练习12题;第24页习题1.3第1题和第12题。

    (2)思考题

    1)a+|a|=0,a是什么数?

    2)若|a+1|=2,那么a=?

    1. 教师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2. 根据3.中列出的算式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球在数轴上的各种运动,.

    师生活动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得出有理数加法的各种算式。

    5+3=8   ①

    -5+-3=-8  ②

    5+-3=2   ③

    3+-5=-2  ④

    学生探究,得出相应的结果,依次填:

    ⑴ 左或右  0;

    ⑵ 左或右  0;

    ⑶ 右或左  5.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是就是:

    5+-5=0   ⑤

    -5+5=0   ⑥

    5+0=5   ⑦

    -5+0=-5  ⑧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8个算式分类总结。

    有理数加法有三种情况:

    1. 同号两数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

    3. 一个数同0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三

    种情况,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下手,得出运算法则。

    学生默记法则。

    1.   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师与学生一起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总结解题的步骤:

    (1) 先判断题的类型(同号或异号);

    (2) 再判断和的符号;

    (3) 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2.

    教师出示练习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练习3强化加法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

    学生回忆、交流。

    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教师布置作业。

    复习提问既复习前面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第三题的出现,产生了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中去。

    利用数轴的目的使让学生了解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的方法,从而为后面利用数轴探究其他情况作准备。

    设计意图

    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次运动的实例中,要说明以下几点:

    ⑴原点是第一次运动的起点。

    ⑵第二次运动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终点;

    (3)由第二此运动的的终点与原点的相对位置得出两次运动的结果;

    (4)如果用正数表示向右运动,用负数表示向左运动,就可以用算式描述相应的运动问题。

    运算法则是从实例引出的,这说明运算法则的合理性。了解法则的合理性,对理解这个规定,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有益的。

    在给出运算法则后,通过这两个例子介绍运算法则的运用。

    这一组练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

    练习1是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基本题,对这些比较简单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

    练习2、3是在没有具体数字的情况下锻炼学生运用加法法则的能力。

    回顾、总结 、梳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系统。

    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