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创新创优中职院校语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致橡树》为例

    时间:2023-04-14 08:00: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时文爽

    菏泽学院单县分校 (山东省菏泽市 27430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讲好思政课不容易,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面对基础稍差的中职生,上好思政课不是一句口号,探索能够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事业进步均具有极大意义。

    1.1 中职生思想特点对推进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

    (1)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对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未成年学生身心特点呈现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别是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中职生普遍表现出浮躁心理较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热情不够,同时家庭教育也存在不足。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不够的,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竞争力,真正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屏障,增强学生辨别、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培养其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2)互联网的普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带来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方式带来变化,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自我认识和评价有偏差,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厚,学风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中职学生与高中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本就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内驱力不足和外部环境干扰的双重压力,中职生接受和内化思政理论知识的难度更大。

    1.2 教师认识不足使落实思政课教学实效遇到瓶颈

    (1)从教学实践看,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对开展“思政课”的意义了解不深,导致教师无法准确定位课堂的整体性目标,影响教学开展和落实,无法使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义落到实处,影响教师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

    (2)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学实施不深入。首先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做其它新的尝试,仍存在重输出、形式枯燥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无法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认识。其次,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教学内容与时事联系不紧密,与生活联系不密切,降低了学生对课堂中融入的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教师没兴趣讲,学生没兴趣听的困境,与以教风促学风的初心背道而驰。

    1.3 思政课教学检测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教学检测和评价机制是检测教学实施情况的有效手段,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检测评价机制不仅对本节课程起到总结作用,还会对后续课程的开展起指导意义。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检测反馈,才有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而进一步优化、完善思政课教学模式。而当前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时,不少学生并没有真学,没有真正完成老师共享的资料和作业,只是完成了“打卡”。课后作业也仅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延伸,无法反馈学生是否对教学过程中的思政知识内化于心,无法考察本节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教学实效性。

    2.1 教师增强意义形态建设,加强思想引领,精准选择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对整个教育的统领使命,具有更大的教育引领作用。教师应从理论角度认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认识什么是“思政课”,并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丢弃思政课教学的灵魂。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和教材,本节思政课内容精准选择《致橡树》,对于《致橡树》一课,教师在树立指导思想引领下,准确确立这堂课的整体性目标,不仅探讨地位平等、个性独立、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心理相容的和谐的爱情关系,还呼吁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独立意识和精神上男女平等的两性关系,基于立德树人的原则,本节思政课,更上升到引导学生理解独立的人际关系和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2 教学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内涵式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教学的基本前提。针对该学段学生,教师应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发挥更大的教育引领作用。基于中职生人文素养和思想觉悟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比普通高中生低,但通过中学时期的诗歌学习,他们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且“创造力”是我国中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之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所以《致橡树》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们确立为:通过诵读,体会诗歌之美。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探究诗人的爱情观和价值观。通过仿写句子,培养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且该学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充满向往,却又价值观模糊,所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爱情及人生意义很有必要。因此本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们确立为: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精准的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思政课目标体系中一步一个台阶地提升自己,促进学生内涵式发展。

    2.3 教学内容紧跟时事,建立符合时代特点要求的目标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协同育人

    思政课的开展应逐步加入对国家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对党和国家政策、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等内容,逐步树立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四个自信,学会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为高职阶段塑造时代青年的开阔视野做准备。在《致橡树》这节课,我们链接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70 年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结晶,符合时代潮流及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并链接了2021 年8 月16 日喀布尔机场惨案,美军撤军阿富汗的事件,强调谋求不到自己的利益时,没人会无条件的给你提供帮助,以升华独立自主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把“民族精神”贯穿到课堂之中。因此,把时事政治融入思政课堂就锻炼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事件和问题,促进学生从理论高度看待和认识时事政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辨能力,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

    2.4 教学过程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创设民主的教学语境,实现良性互动,达到育人效果

    思政课的问题设计要形成阶差性目标,阶差性的目的就是实现启发性,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实现阶梯式上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教学中简单的教学内容重复、复杂的教学内容不消化的问题,真正将思政课意义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创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才能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实现良性互动。在《致橡树》课堂中,我们首先检查线上预习情况,一是检测学生是否认真完成线上学习,实现教学检测的目的。二是通过回顾知识,使学生知人论世,了解背景,对正式走进诗歌做准备。其次,在解读诗歌意象的问题设计我们按照以下思路展开:第一步指出什么是意象,教师对其进行概念和举例分析,通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分析“月亮”这个客观物象寄托了作者苦闷、思乡等主观情感,就是一个典型意象。第二步找出诗中意象,如凌霄花、鸟儿、险峰、日光、春雨。第三步找出该意象的特征,圈画关键字。如凌霄花的“攀援”,鸟儿的“痴情”,险峰的“增加你的高度”。第四步体会在爱情中,这些意象象征了两人怎样的关系?明确“凌霄花”象征攀附权贵,“鸟儿”代表失去自我、痴恋的恋爱脑,“险峰”甘心为给对方作陪衬。第五步找出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的例子。同学们运用“小三”、“舔狗”、“息影”等词汇积极讨论相关的故事和理解。第六步学生自由交流对以上爱情观的态度。同学们热烈分享自己的观点,憧憬自己的未来,制定当下的目标。这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方法利于学生自觉融入课堂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通过层层剖析,也真正使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自觉形成,入脑入心。

    2.5 优化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混合式教学方式,完善监测评价机制,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

    创新课堂形式,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更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缩短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思政课回归生活,利于学生主动体会生活、适应社会,以融入社会大环境,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致橡树》课堂上,教师以歌曲《因为爱情》导入,同学们积极跟唱,营造了体验式教学场景,课堂氛围活跃;
    以图片形式展示新冠疫情期间典型的爱情故事,极大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将客观意象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展现,加深对意象的认识与解读;
    以视频背景音乐配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深度融入作者情感,充分表达自我情感和态度;
    以圆桌形式分享故事,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实例和电视剧中人物剧情,带动学生积极发表个人对以上爱情观的态度,达到共同解读诗歌意象的目的;
    课堂作业设计为诗歌创作,同学配乐朗诵并线上分享,实现思维碰撞,促进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此外,课后作业设计还起到思政课教学评价作用,诗歌结构能够评价是否完成本节课知识能力目标,而诗歌内容和学生朗诵状态能够评价是否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上学生各抒己见,氛围活跃,很大程度增强了思政课程的知识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且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背景出发,选取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既丰富教学资源,在分析与批判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客观、理性、科学分析对事物进行的能力,又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从现阶段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落实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方面存在挑战。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坚持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眼光放眼整个社会,融入关于人性、人格的思考。努力推动形成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是广大文学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致橡树意象思政抚远意象等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诗词里的意象之美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22年3期)2022-03-29舒婷《致橡树》(节选)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意象、形神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致橡树时代英语·高三(2017年4期)2017-08-11高中语文中《致橡树》文本细读兼论当代意义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年5期)2016-07-01
    相关热词搜索: 创优 为例 中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