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教学效果比较研究*

    时间:2023-02-16 08:3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毕继东,葛培波,于 潇,夏兆敏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众多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采用体验式场景化教学的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虚拟仿真实验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分析更是匮乏。2020年春为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哪些变化?效果如何?本文以S高校为例,比较分析仿真实验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差异,并就疫情期间纯在线教学和疫情发生前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比较分析。

    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方面[1-2]。

    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影响因素方面,黄兆信等[3](2015)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正相关关系。张保仓[4](2020)认为知识获取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持续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培训以知识获取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非但不能排斥知识,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5]。

    国内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影响机理[6-7]。大部分研究将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并列为1个独立的变量,很难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主要关注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与能力培养的内在关系,而聚焦在某一环节,比如课程教学环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上述分析,有必要探讨创新创业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内在运行机制,也需要比较分析教学方式转变对未来教学有何借鉴价值。分析上述问题,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以期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2.1 研究设计

    基于创新创业仿真实验课程特色和相关文献综述,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模型,即混合式教学和团队协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通过知识获取产生间接影响;
    实验设计通过知识获取对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2.1.1 样本选取

    S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获评2020年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有100多所高校来交流学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经验。本研究以S高校为例,进行在线问卷调研。从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共收到问卷5 972份。经数据清洗,剔除答题重复项,有效问卷4 449份,其中2019年春季1 676份,2019年秋季1 400份,2020年春季1 373份。

    2.1.2 变量构成

    基于创新创业仿真实验课程特色和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问卷主要用混合教学、实验设计、团队协作3个变量来测量课程教学过程;
    用知识获取变量来测量中介效果;
    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个变量来测量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涉及课堂授课、慕课学习、指导质量3个维度,2020春季学期的课堂授课指通过在线直播形式讲授课程。

    2.2 调研数据

    2.2.1 数据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通过SPSS22.0对问卷数据的质量进行检验,通过计算问项的Cronbach′s a值进行信度评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进行结构效度评价,结果表明信度和效度均符合要求。

    2.2.2 数据质量验证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AMOS22.0建立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将分2部分进行分析,分别是教学过程变量和教学效果变量。温忠麟等[8]建议在样本小于1 000时使用卡方准则,本研究的样本为4 000多,分到每个学期也都大于1 000,属于大样本,所以本研究不把CMIN/DF的结果作为模型拟合良好的评价指标。

    教学过程变量模型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结果表明模型可接受。

    表1 教学过程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1中,ZDZL表示指导质量各问项的平均数;
    KTSK表示课堂授课各问项的平均数;
    MKXX表示各慕课学习问项的平均数;
    SYSJ1表示实验设计问项1的值,以此类推;
    TDXZ1表示团队协作问项1的值,以此类推;
    ***表示P<0.001。

    教学结果变量模型的拟合指标指数的数值都在拟合较好的范围内,表明模型可接受。教学效果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效果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2中,ZSHQ 1表示知识获取问项1的值,以此类推;
    CXNL1表示创新能力问项1的值,以此类推;
    CYNL1表示创业能力问项1的值,以此类推;
    ***表示P<0.001。

    2.2.3 数据描述性分析

    知识和能力培养分学期效果如图1所示。从不同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2019年春季、2019年秋季和2020春季3个学期在知识获取、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方面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图1 知识和能力培养分学期效果图

    总体来看,创新能力的数值在3个学期都是最高的,创业能力在2019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的数值高于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在3个学期的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2019年秋季比2019年春季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20年春季知识获取、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平均数值虽然都高于4.121,效果不错,但是相较于2019年秋季的数值,还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020年春季学期问卷与2019年年问卷的在变量问项上基本一致,另外基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原因,增加了部分学生在线学习问项。

    从调研结果看,2020年春季学生每天学习本课程1~2 h的比例最高,达到38.31%;
    30.42%的学生学习本课程2~3 h;
    每天学习5 h以上的学生也有8.57%,表明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很高。

    同时,本课程在线工具使用最高的是虚拟仿真软件,其次为慕课平台,它们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网络平台。

    本部分主要分析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的虚拟仿真实验纯在线教学,与2019年混合式教学相比,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何不同?有没有实质差异?

    3.1 数据的差异性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22.0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020年春与2019年数据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

    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数据描述性统计

    表4 数据的T检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从2019年到2020年平均值都有所降低,但是变化不大,都为0.1左右的范围。

    从表4可以看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2019年和2020年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前有显著差异,但是2020年春的教学效果非常接近2019年的效果,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2 研究模型的多组比较

    本研究运用AMOS22.0软件,比较2020年春和2019年数据在研究模型的拟合方面是否有差异,分析模型是否稳定,以及各变量间路径系数的差异。多群组比较的拟合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本研究多群组比较的模型包括非限制模型(Unconstrained)、测量加权模型(Measurement weights)、结构加权模型(Structural weights)、结构协方差模型(Structural covariances)、结构协误差模型(Structural residuals)和测量误差模型(Measurement residuals)。

    表6 多组分析不变性检验表

    因为本研究属于大样本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拟合指标中卡方和自由度的比值虽然稍高,但其他各拟合指标的数值较为理想,达到模型适配标准的指标,整体而言,模型可以被接受[9]。

    表5 多组分析拟合表

    从表6可以看出,虽然P值的变化小于0.05,但其他拟合指标的变化值很小,都小于0.05。即使P值的变化值小于0.05,也表明模型的适配性较好。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研究模型变量间的影响机制仍稳定。

    3.3 多组检验结果的分析

    上述的数据差异性检验和模型的多组分析,表明各学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本研究模型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适用于各学期教学环境。接下来,本研究在多组比较的基础上,估计出2020年春和2019年模型检验结果,具体分析不同时间各变量间的关系差异。

    测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

    表7 2019学年模型各路径回归系数检验表

    表8 2020年春季模型各路径回归系数检验表

    从表7可以看出,2019年各变量间的影响关系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上,实验设计变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混合教学和团队协作,后两者的影响差别不大。混合教学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大于对创业能力的直接影响;
    团队协作对创业能力的直接影响大于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总体上,团队协作对创新创业的直接影响大于混合教学。知识获取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混合教学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
    混合教学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在0.0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但是在0.001的水平上没有通过检验。实验设计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团队协作。混合教学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大于对创业能力的直接影响;
    团队协作对创业能力的直接影响大于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总体上,团队协作对创新创业的直接影响大于混合教学,知识获取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2020年春和2019年的比较来看,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实验设计都是影响最大的,2020年春混合教学的影响不如2019年。知识获取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方面,2019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如2020年春,2019年对创业能力的影响高于2020年春。混合教学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方面,2019年都优于2020年春;
    团队协作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方面,2020年春都优于2019年。

    4.1 结论

    4.1.1 模型内在机制得到验证,仿真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模型的内在影响机制得到检验。即使2020年春季受疫情影响,将混合式教学改为在线教学,仿真实验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1.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高于创业能力

    2019年春季、2019年秋季、2020年春季3个学期,创新创业仿真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均高于创业能力。仿真实验并非真实的创业实践,因此学生从创新创业仿真实验中更多体验到的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4.1.3 混合式教学与纯在线教学相比效果有差异

    2020年春季学期“混合教学”变量对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知识获取的影响均小于2019年,而“团队协作”变量对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知识获取的影响均高于2019年,“实验设计”变量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也高于2019年。虽然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略低于2019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但“实验设计”和“团队协作”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发挥了更重要作用,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

    4.2 建议

    4.2.1 加强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教学

    创新创业教学通常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活动多局限于企业参观、创业大赛、创客空间等形式,与真实创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窘境,通过团队组建、角色扮演、企业运营、竞争对抗等方法模拟现实商务运行环境,构建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启迪学生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高阶能力。

    4.2.2 提升混合式教学对创业能力的培养

    建设情景化教学场地,为跨专业组队、多角色扮演的对抗演练构建物理空间,提高真实创业实战感受。建设包括实验教学平台、仿真软件、慕课、课程公众号等在内的网络学习空间,拓展创新创业仿真实验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营造团队协作的学习文化。通过竞聘团队CEO,模拟招聘,跨班级、跨专业、跨校区组建学习团队。建立起全方位动态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加关注团队考核和过程考核,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2.3 优化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教学设计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强化课程思政,系统整合新商科跨学科知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O2O2O”(online-off line-online)3阶段混合式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探究型任务设计、虚实相济沉浸式体验、师生互动合作式评价,构建动态平衡的时空契合教学范式。不断优化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活动激励(Inspire)、在线直播(Live)、慕课(MOOC)、仿真实验(Simulation)为一体的“FILMS”实验教学方式,实现创新创业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学期变量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4期)2022-04-15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抓住不变量解题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4期)2021-04-29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21年2期)2021-03-19也谈分离变量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9-11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7年2期)2017-03-25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新高考·高二数学(2014年7期)2014-09-18
    相关热词搜索: 仿真 教学效果 实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