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时间:2023-01-23 10:50: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杨渊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29)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充分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引领,朝向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1],推动共同富裕已进入历史新阶段。近年来,学术界对共同富裕本质及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视角阐述共同富裕的意义,将其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韩喜平等从人类发展视角指出,财富平等是人类的普遍企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百年奋斗避免了西方福利分化的弊端[2];
    张占斌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其核心体现于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深切关注[3];
    王鑫则强调以共同富裕为本质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身为世界现代化走向提供了新的参考系,其坚定的“人民立场”与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明显差异[4];
    陈周旺等认为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国家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以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为核心议题的国家现代化过程[5]。现有研究成果已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所在,并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其二,探索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来源。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形成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来源。刘洪森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蕴含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包括: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共同富裕的前提、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的保障、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依归等,这些观点仍将指导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践[6]。蒋永穆等认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和来源[7]。现有研究将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贯穿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全过程,为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提供有效指引。

    其三,总结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有的学者侧重于分析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梳理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脉络。比如郝宇青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经历了“站起来”“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等阶段,是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演进[8]。郭瑞萍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认识的转变入手,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基础、发展路径为分析视角,论证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重要内容[9]。欧健将共同富裕嵌入历史方位中去理解,把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理解和追求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描绘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现实图景[10]。汪仕凯从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改革之路出发,指出在经历共识性改革取得中国奇迹之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中国政治体制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方式[11]。裴广一等梳理了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探索,并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脉相承,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2]。现有研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且呈现出两者之间一定的同步发展性。

    整体而言,现有研究对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基本达成共识,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也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从论述内容上看,由于对共同富裕思想历史演进的研究长期内嵌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之中,使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不够凸显,因而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对根据历史与现实条件提供的可能性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本文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回顾中国共产党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美好生活夙愿的现实回应和不懈追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并以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国富民强”的求变之路开启,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许多有识之士将中华民族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对未来社会前景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构想和憧憬,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大同理想社会”[13]69。然而,由于早期对现代化的追寻着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改良,缺少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的意识,理论难免沦为空想。但是,对“大同社会”的向往所释放的革命建设能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决拥护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跳出西式现代化的窠臼,将“国富民强”的理想付诸实践,通过国家现代化建设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美好夙愿、保障人民权利,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均贫富”为特征的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

    2.1 以民生为本的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基础,把中国人民的平等诉求和生活愿望融入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以打土豪、分田地等具体举措,强化和形成了“均贫富”的愿景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物质匮乏的现实条件下,党和国家以“均贫富”为现实理想,探索与实现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网络。围绕建立和完善以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核心的政治运行体制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摆脱剥削和压迫,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平均分配着力实现“均贫富”。为此,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种基于生存与发展的唯物主义民生史观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注脚”,以民生为本的共同富裕之路也被视为立国之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民生自觉”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视为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政治系统内的协调共融,并最终指向共同富裕。人民共和国的制度安排对人民生活之需的现实保障,力求通过广泛、有序、多层次的政治参与将人民需求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国家成为人民的国家,在制度层面体现“均贫富”,确保全体人民都能得到国家给予的应有保障,这也为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2 以社会主义革命带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倘若政治改革与发展能够对经济建设起到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将经济发展的成效直接服务于人的发展,则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就会避免落入空想的范畴。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动员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经济建设,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以“人”为核心的动员与整合工作,不断增进政治改革与发展,以此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和工人农民有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政府仅仅干涉在我根据地内组织破坏和举行暴动的分子,其他则一律加以保护,不加干涉”[14]768,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引导社会发展力量。在“统一战线”根本原则得到创新性运用的前提下,土地革命和自给自足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顺应民心,更重要的是它保障了人权和基本生存发展权,将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民生保障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15]21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如果将保障人的权益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工作的标准,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主要任务的民主革命和以创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革命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也体现出先有民族国家、再有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轨迹。从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视角看,其本质是以政权建设争取共同富裕发展空间,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实现保障一定水准的“均贫富”,并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带动共同富裕走上正轨,彰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制度优势。“革命是现代化所特有的东西。它是一种使一个传统社会现代化的手段……革命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16]220-221,对新中国而言,社会主义革命一方面逐步完善国家政权建设,并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地位,从制度层面履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使命,调动与整合社会发展力量,为共同富裕战略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另一方面,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加快恢复工业、农业、交通业等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改工作,在发展基础上为“均贫富”提供必要支持。在政治与经济交互发展的过程中,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成为迈向共同富裕的政治力量。

    2.3 以全面现代化建设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

    全面现代化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革命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以此体现共同富裕的实质性发展。中国革命建设“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7]1081,并且工业化是以建立现代化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目标的。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是强国之基,全面现代化建设则关乎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建设与发展,因而集中力量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全国上下的愿望,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是实质性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1963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工业发展问题》起草委员会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18]575。之后,经过讨论党内形成了“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439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拓展了工业化的概念范畴,而且将工业化作为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从内涵上将全面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对工业化与全面现代化内在关联的分析以及对现代化内涵的把握,显现出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加速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并逐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已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实践宗旨。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思考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种系统性思考为明确社会主义目的、任务、道路等一系列发展问题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国家现代化的重心逐渐倾向于经济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侧重于人民的主观感受,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色彩,并逐渐呈现出以“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观,即要从物质层面的一维现代化逐步转向多维领域协同共进的发展进程。现代化建设目标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到“小康之家”[20]237,其特有的政治意蕴、发展逻辑和建设思路等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以“奔小康”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惠及全体人民生活需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现实和理论素材。

    3.1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共同富裕的价值阐释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1]37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完善迈向共同富裕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22]231,以“奔小康”为奋斗目标的发展,必须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以此为迈向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原则的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侧重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设拓展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着重从最基础、最现实、最紧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做起,实现全体人民的“奔小康”。以经济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对发展的基本逻辑有了较大的转变:在保持根本政治制度和政体结构不变的情形下,深化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以人民生活的改善来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即以共同富裕为长远目标的“奔小康”式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本质论将共同富裕置于突出位置,是对过往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均衡性矫正,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成果的继承,进一步使发展回归“人”的层面,而并非对前期发展经验的否定。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影响体现于国家现代化发展任务的转变,它将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凸显其中,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清晰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的,并逐步在发展中协调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在“奔小康”的过程中迈向共同富裕。

    3.2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尽量均衡的发展策略

    发展问题是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建设的前提,没有充分的经济发展,就难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本质论引领中国社会经历一系列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变革,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策略,并逐渐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如何实现价值与目标、国家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奔小康”的关注点。以“温饱—小康—比较富裕”为主要脉络的“三步走”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出人均经济指标、产业发展规划、生活状况界定等,为渐进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增加民生维度。“奔小康”式的现代化战略注重以经济建设为抓手推动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合理分配建设成本,有效整合与调动社会资源,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过去相对统一标准化的生活保障不同,在市场调节机制下,建设“小康社会”注重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分步骤、分区域、分阶段提升保障质量,围绕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在追求发展效率的过程中,也注重对公平价值的必要维护。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不能忽视国家对维护社会公平应尽的基本责任,尤其是对弱势群体而言这些权利的保障是必要的,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价值。可以说,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以一系列针对贫困弱势人群的基础性保障措施为前提的,即以底线平等为前提的均衡发展策略,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在全面的基础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下推进“市场化”改革开放进程。“小康”是一定标准下的小康,小康之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且逐步侧重公平的发展,“奔小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念既体现出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均衡,也表达出坚持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的发展目标。

    3.3 提升迈向共同富裕的公共价值

    “奔小康”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全民小康,也是需要调动人民积极性的发展战略。积极性的提升以战略的公共价值为前提,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这种公共价值的形成存在于生存型、发展型、生活型的需求分层进阶之中。对于生存型需求而言,以精准扶贫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是保障这种公共价值的基础,精准之义就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23],以精准帮扶实现基本权利的普遍保障。兜底性的需求保障彰显社会底线公平之精神,是汇聚“奔小康”之路公共价值的基础。对于发展型需求而言,实现其公共价值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在供给方面进一步坚持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着力推行多元供给模式。同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关注如何直接增加人民收入、保障人民民生权益。只有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充分体现公共价值,才能使该理念得以有效践行。其二,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就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宏观制度建设进行原则性规定和具体性指导,并以机会均等理念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有机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以制度的全覆盖、机会的均等化和供给的多样化实现生活需求的基础性保障,彰显小康战略的公共价值。对于生活型需求而言,在坚持制度建设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升基层社会满足多元化生活需求的能力,尤其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基层获取财政资源的渠道,引导人民通过基层民主政治参与满足生活型需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体制机制的公共价值。以“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观提倡公正、平等、参与、责任、民主等多维现代政治理念,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全社会提升迈向共同富裕的公共价值,并使其成为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

    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摆在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更显著的位置,实现从“奔小康”向“共同富裕”的“提级”,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全面性、人民性和发展性。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不是对“均贫富”和“奔小康”的替代,而是新时代、新任务、新理念下对既往发展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一方面,“均贫富”的制度基础与“奔小康”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运作空间,有助于发挥人民积极性、尊重人民主体性,从实践中彰显人民共和国之价值底蕴;
    另一方面,随着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认识不断深化,“生活富足”“生活小康”的内涵也呈现出全面化、多样化和层次化,追求“富裕”的依据从发展指标转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共同”与“富裕”既需要以现代化国家为基础的制度保障,也需要以坚持人民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的资源供给,并在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效对接。

    4.1 党的领导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全过程参与为发展动力、以全民共享为发展目标、以美好生活为评价标准,“不是对物的现代化的否定,而是建立在物的现代化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现代化”[23]156。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障国计民生持续向好发展、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等都是与其相关的重要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制度的价值导向及其权威性。从个体角度而言,需求是多样化的,但从国家政治过程的角度看,将多元的人民诉求加以整合、增强政治制度代表性、提升政治体系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吸纳能力是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政治前提,而这需要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领导力量统筹、规划和协调。中国共产党作为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将凝聚的民意凝结为党的意志并将其转化为国家意志的工作机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人民与国家之间的“传送带”,始终将民意体现于国家现代化发展之中。在此基础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一种有力的民情调研和权力监督的组织平台,引导国家现代化与民心相通,保障国家的人民性价值导向。在引领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党的领导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中,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和加强互助、互信、互利、互惠的运行机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联。既从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视角出发探索稳定、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也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共同富裕战略与共产主义远景理想的内在联系,还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将生活权利保障作为社会民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尤其要认识到对人民群众基本权利“兜底”的重大意义,做到“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基层、感情上更加贴近基层、工作上更加依靠基层”[24]。其二,在发展队伍建设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凝聚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20]341-342。共同富裕战略的复杂性、变动性、广泛性和深刻性,以及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发展面临技术更新、素质提升、队伍优化等转型工作,均需要以党的权威和有效领导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政治后盾。

    4.2 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富民强、人民当家作主、文明自信、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美好生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与新愿景。共同富裕内涵不断实质化的过程也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的过程,不仅推动了政治发展形态的变化,而且是一种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政治途径的概括。一方面,作为一种政治权利,共同富裕实现的质量和效果需要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基础,而体现人民立场的国家现代化是建立在共建基础之上的。人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行动者,在参与共同体社会实践,即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并不断拓展权利的边界和内涵。也就是说,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在共同体互动中享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基本权利,并且这一权利的内涵随着现代化而不断拓展,劳动者自身在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过程中诠释价值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保障人民作为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权利本身就是国家应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现代化发展理念承认人民有权向国家主张一定范围内与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政治权利,主张的内容有可能是经济领域的补助、救助、福利,也可能是政治领域的教育权、劳动权,还可能是文化领域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职能性的要求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以人民为依归的执政宗旨。因此,人民是共同富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推动共同富裕,也是进一步融合国家、社会与人协同发展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4.3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部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人民的需求是时代的产物,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激活新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5]159。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促进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加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首要的是“富裕”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26]。党的十九大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难题,如何在经济生活发展过程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和改善民生的效益,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部署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探索共同富裕的“发展主义”特性。在具体部署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是实现均衡式、共享式、高质量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即通过在“五位一体”布局下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彰显人民立场的发展道路,使国家现代化建设成为一套系统性的发展体系,有效服务共同富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迈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民生福祉为经济增长点、以人民感受为评价标准、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制度保障、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共同富裕从一个被动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具有经济社会带动效应的发展平台,进而在党的领导下调整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共同迈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4.4 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开创共同富裕新局面

    在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过程中,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创新社会治理,优化其发展动力和成果分享机制,是解决“富裕”问题的同时需要关注的另一议题。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体现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也是把长期以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治理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是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达成以共建实现共享、以共享激励共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党委领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前提,在以社会治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在党的领导下落实政府责任,强化社会协同、搭建协商共建平台,实现治理过程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将人民立场更好地贯彻到具体建设中;
    政府负责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民生权益保障、精准获取民意、提升发展质量、完善制度建设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
    社会参与则是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在不断优化的治理结构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意愿,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好治理局面,提升制度对广覆盖、多样性、多层次人民需求的回应性。长期以来,以迈向共同富裕为长远目标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将高质量经济发展、民生权益保障、体制机制优化等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抓手,妥善处理相关利益关系,并逐步推行公民广泛参与基础上的新的行政改革,引导形成共享式发展的参与平台,培育共建共享精神,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发展格局和政治生态土壤。

    4.5 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国家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均衡统一,也凸显了对最低生活的底线保障、基本生活服务的全面供给保障以及覆盖全体人民的制度性保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生活境况下人民群众的阶梯式协同发展,并以最终实现社会公正为价值准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27]11,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际上是发展起点的差异性和公平性问题,从全局上看是事关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和发展机会均等化的问题。“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的制度运转有赖于国家资源的有效分配、政策执行基于社会调研基础上的差异化民生福祉保障、效果评价来源于整体性发展和主观性感受,这使得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导向的评价标准指导民生保障中的资源分配和政策执行,共同指向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形成共享式发展。从实践角度看,“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发展指向,在满足多元化民生需求的过程中,立足政府在资源调配、政策支持、信息收集、统筹规划等方面的优势,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为基础,以公共价值为社会驱动力,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的优势,齐心协力朝向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在保民生的同时,也具有促发展的作用,即为提升人民发展能力创造更加公平的条件,形成勤劳致富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立场的民生保障是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发展过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得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维护,这种尊重主体性的参与在人的需求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转化为劳动的主动性。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一定意义上使人民从民生福祉享受者转向民生事业的积极建设者,在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几代中国人的理想夙愿。近代伊始,以具有伦理意义的“克己”为前提的“大同理想”不免陷入空想的范畴,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国家建设之路将理想带入现实。中国共产党在追寻“国富民强”的理想愿景过程中,经过不断尝试与努力,形成了以国家现代化发展促进人民幸福安康、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奔向全民小康、把一系列治国安邦之策融入对美好社会制度与生活理想的实践追求之中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共同富裕为重要命题,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中创造历史”[28],形成了促进人民幸福安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均贫富”的现实理想,以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基础,加强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构建人民共和国,并积极探索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不断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法,以创新性政治实践将发展的成就服务于人民的需要。“奔小康”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兼顾奔小康的发展之路和必要的民生权益保障,形成了经济发展向民生建设转化的作用机制。以社会公正为长远目标的经济发展、以基本政治权利为核心的民生理念,使得“奔小康”的重心从器物层面转向人的生存与发展层面,促进了国家现代化建设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发展平台。以政权建设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和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出避免西式发展困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下,促进“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转化机制”向“以全面现代化实现国家与人的融合发展机制”的转型,并逐步迈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共同”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理论指引,即以“共同”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显现出党和国家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担当历史责任的发展轨迹,不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理顺了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而且呈现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与战略谋划。

    从近代中国的“大同社会”理想,到新中国的“国富民强”之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奋进号角,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本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视角,也是认识中国政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本质特征的有效切入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和国家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在继往开来中迈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4期)2022-04-13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2期)2021-05-02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评《中国现代化论》">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2期)2020-02-18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相关热词搜索: 迈向 命题 共同富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