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强势语法特征对汉语句法的影响——《强势语法特征与汉语相关句法现象》介评

    时间:2022-12-06 13:5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孙秀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吴胜伟博士的专著《强势语法特征与汉语相关句法现象》[1]于2021年9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共九章约26万字。该书系统介绍了最简方案的核心技术——特征核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这是对特征核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书以强势语法特征为主线,以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为指导,对指宾状语句、多项式名词状语句、倒装句、“把”字句、“V+数+动量+名”结构和“N+们”结构进行了专题研究。

    ⑴ 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在句法推导模型上,该书将句法推导程序由“倒Y”模型修订为“卜”字形,根本原因是在LF接口层移位、合并等句法操作可能仍在继续,而句法推导式一旦进入PF接口层,移位、合并等句法操作将不再进行。本书认为在某种程度上,LF接口层是句法层的延伸,而PF接口层可能与音韵、修辞、语体、语用等有关,不涉及移位。LF接口层的句法操作是在拼读之后,在语音上已不为人们所感知,是隐性(covert)的句法操作。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经典特征核查理论的基础上又大胆地提出了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这是对经典特征核查理论的细化和扩充,目的是提高理论的适用面和解释力。在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看来,强势的特征不管是否可解释,都必须在拼读前进行特征核查,以免给PF接口层造成“麻烦”。作者最后指出,理论不是问题的答案,理论只是帮助人们找到答案的工具和框架。

    ⑵ 指宾状语句。该书认为无论是在含有致使义的“他热热的沏了一壶茶”之类的句子中,还是在不含有致使义的“他热热的喝了一壶茶”的句子中,指宾状语“热热的”都是基础生成于宾语中心语的定语位置。该书主张由于说话人想强调凸显状态形容词“热热的”,导致“热热的”在形式上就具有了强势的[焦点]特征。正是在该特征的驱动下,状态形容词“热热的”就提升移位到焦点结构的指示语处进行特征核查。状态形容词“热热的”提升移位的结果在线性上的表现就是出现在了状语位置,在语义指向上却指向了宾语,从而出现了句法—语义的错配。

    ⑶ 多项式名词状语句。充当状语的多项式名词在结构上具有论元性,但是其论元性在强度上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即有的论元性强(比如,他大鱼大肉地吃),有的论元性弱(他北京上海地乱花公家的钱)。多项式名词状语在语义上具有累积性,并且构造了一种“小夸张”架式。换句话说,多项式名词状语在语用上是说话人强调的重点信息,具有焦点属性。到了句法层面,该焦点属性就会内化为强势的[焦点]特征,为句法推导系统所识别和使用。因此,在深层结构中处于论元位置的多项式名词就提升到焦点短语的指示语处进行特征核查,在线性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形成多项式名词充当状语(NN地V),即多项式名词充当状语。另外,该书将“地”处理成一个专门为状语投射位置的功能核心,状语的最大投射就是deP。这样一来,状语的传情达意功能在结构上就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⑷ 倒装句。该书将倒装句的前移部分Y处理成句子的焦点,即“要事先说”。由于语气范畴可以后附于充当焦点的前移成分Y上,因此该书认为前移成分Y在句法结构上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外层焦点(记作FOC),该焦点在结构上处于语气层/语力层的外围,即左缘结构的最外层,这样就解释了语气范畴为何能够黏附在前移成分Y上。该书认为与外层焦点相对的是内层焦点(记作Foc),它们在结构上呈互补分布。具体到倒装句而言,具有强势焦点特征的前移成分Y提升到外层焦点短语的指示语处进行特征核查,由于外层焦点范畴FOC与具有黏附特征语气范畴在线性上邻接,语气范畴就会黏附到前移成分Y处。

    ⑸“把”字句。众所周知,作为汉语特有句式“把”字句,一直都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和“把”语法范畴的归属。从语法意义上来看,比较有影响的有“处置说”“影响说”“致使说”和“掌控说”四种观点,上述四种解释在适用面和解释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该书对“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的探讨采取了“鸵鸟政策”,另辟蹊径,从次话题的角度入手,认为“把”后成分是全句的次话题,具有强势的[次话题]特征。而该特征激发“把”后成分从深层结构中的论元位置提升到次话题短语的指示语处进行特征核查,在线性上的表现就是居前于VP。该书认为“把”是个标记次话题的功能范畴,或者说是个标记次话题语法标记。作者认为“把”以“把-支持”的方式在次话题前合并。

    ⑹“V+数+动量+名”结构。在“进了一趟城”中,“一趟”到底是“城”的定语还是“进”的补语,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该书在最简方案的框架内借用焦点理论对其进行了讨论,认为“进了一趟城”是个派生结构,其基础结构应为“进了城一趟”。由于“一趟”在语用上具有强势的不可解释的[焦点]特征,为删除该形式特征,“一趟”就会发生句法上的提升操作,最终生成“进了一趟城”。如果非要明确“一趟”的线性句法位置的话,作者似乎更支持“补语说”。

    ⑺“N+们”结构。“N+们”结构不能出现在动词后的补足语位置,但却可以出现在句首位置(该书认为是话题位置),其原因是“N+们”结构具有强势的[有定]特征。众所周知,指称性是名词的根本特征。具有指称性的名词性成分一般具有[有定]特征,但是不同名词性成分的[有定]特征在强度上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有的是强势的,有的是弱势的。当具有强势[有定]特征的N出现在“N+们”结构中时,“们”除了具有强化该特征的作用外,还起对强势[有定]特征的核查作用;
    对于具有弱势[有定]特征的N出现在“N+们”结构中时,“们”起[有定]特征“激活剂”的作用,其弱势[有定]特征的核查可以延迟到LF接口层再进行。

    简要来讲,该书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⑴ 一条红线。该书在特征核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并以此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理论红线,相关研究围绕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这条红线展开。扩充特征核查理论是相对于经典的特征核查理论来说的。所谓经典的特征核查理论,又叫特征核查理论,是指在句法拼读前,句法推导系统会核查并删除不可解释的特征。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是对经典的特征核查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扩大的理论的适用面和解释力,具体是指强势特征要在句法拼读前完成特征核查并删除,而不可解释的特征可以延迟到在LF接口层再进行特征核查并删除。

    根据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一个特征不管是否可解释,只要是强势的,都必须在句法拼读之前进行特征核查,这样就会导致显性的句法移位;
    反之,一个特征不管是否可解释,只要是弱势的,在经济原则的驱动下都可以延迟到LF接口层再进行核查,这是一种隐性的句法操作。可解释的特征即使经过核查,也不会被删除;
    相反,不可解释的特征一定会被删除,有的可能是在拼读前删除,有的可能是在LF接口层删除(拼读后删除)。另外,强势特征一定要在拼读前删除,弱势特征则不必删除。

    作者指出,该书所提出的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并不是语言研究的答案,而是用以寻找答案的工具和助手。正如作者所希望的那样,就是能够借助该理论进一步探索语言机制,解释语言变异,预测语言发展。

    ⑵ 二个模式。概括地讲,该书的研究模式实际上是原则共性模式和参数差异模式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该书的作者师从著名生成语言学家徐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有着深厚的生成语法的学术背景,另外,本书正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不难理解,本书的理论背景脱离不开Chomsky的原则与参数理论。从研究范式上来,本书重视生成语法理论解释力,着重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来探讨汉语的个性问题,认为汉语语法的特点是寓于共性的特点,是体现着人类语言共性的。

    汉语语法学界长期重视语言事实的挖掘,认为“有一分材料就讲一分话”,即语言研究要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很明显,该书并没有忽视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作者灵活运用描写语法的基本方法,将汉语六种语法现象进行了工笔式的精细刻画。一方面坚持汉语语法有自身的特点,但另一方面也认为汉语语法的特点实际上是一种参数的变化。

    ⑶ 三个并重。一是语言理论与语言事实并重。我们知道,好的语言研究的选题要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指研究的选题要有理论纵深,能够自然地关联上当代主流语言学理论或者其中某些方面,所谓“立地”是指研究的范围能够自然地覆盖一块语言事实,也就是能够实现“圈地”效应。显然,本书以原则与参数理论为指导,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中的特征核查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对指宾状语句、多项式名词状语句、倒装句、“把”字句、“V+数+动量+名”结构和“N+们”结构六类句法现象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既有语言学理论的升华,又有语言事实的支撑,在语言学研究上真正做到了“弹钢琴”,也就实现了语言理论和语言事实的互证互印。

    二是语言描写与语言解释并重。邢福义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研究要根植于泥土,语言理论要生发于事实”,也就是说语言研究者只有双脚深深地扎根于语言事实的泥土中,这样的语言研究才算是有了根基,这样的语言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可信的,也才是可持续的。本书在邢福义“两个三角”[2]方法论的指导下,以特征核查理论和扩充的特征核查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焦点现象、次话题现象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专题描写,具体包括指宾状语句、多项式名词状语句、倒装句、“把”字句、“V+数+动量+名”结构和“N+们”结构六类句法现象。作者通过对上述句法现象的各种“规则”与“特点”进行一步步地剥离与净化,最终提炼出了一条超越具体句法结构的普遍原则— — 强势语法特征(Strong Grammatical Feature)会引发显性(overt)的句法操作。“强势语法特征”就是作者在《绪论》中所提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它正是引发相关句法异变的真正诱因。这恰恰验证了“语言是精妙的自成一体的系统”的理论假设。

    三是专题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并重。据检索,学术界对指宾状语句、多项式名词状语句、倒装句、“把”字句、“V+数+动量+名”结构、“N+们”结构这六类句式或结构都从各自的学术视角进行过深入研究,也都各自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富有原创性的观点,但是分歧依旧很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语言研究要多从句法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否认事物的联系会导致陷入形而上学的危险境地。也就是说,语言研究也要避免把语言现象孤立起来,对语言现象的孤立,有可能会出现一叶障目的危险。据此,该书作者作出一个大胆猜想:要是把上述六种句法现象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会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作者正是本着这种朴素的想法,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同时尝试整合到同一个句法模型下,探求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共同机制或普遍原则,从而深化对这几类语言现象的认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研究,本书也不例外。在本书中,个别细节的处理没有跨语言的解释,比如,本书在处理多项式名词状语句时由“地”投射的句法短语,众所周知,生成语法学界一直将状语看当附加语,本书的处理能否得到其他语言的佐证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在研究倒装句时,作者认为焦点有内层焦点和外层焦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缺乏一定的理论论证。但是,瑕不掩瑜,总体来看本书仍不失为运用原则与参数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创新实践。

    猜你喜欢 句法强势核查 独立软件体系核查要点浅析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7期)2022-05-10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期)2022-04-27强势崛起的商业,共塑城市新繁华现代苏州(2022年6期)2022-04-13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房地产导刊(2022年1期)2022-02-28浅谈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0年5期)2020-12-08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句法二题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食品界(2018年4期)2018-06-14《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8年1期)2018-05-14诗词联句句法梳理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相关热词搜索: 汉语 句法 语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