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高中力学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与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2 20:5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15026)薛剑锋 翁雨燕

    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5月,教育部正式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纲领[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力学是物理学的发端和基础,它引领并推动了基础学科的发展[3]。在力学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力学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对这些思政元素及其在高中力学教学的渗透进行探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强调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4],并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石书臣教授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6]。课程思政可以与任何学科相结合,其中的思政元素是非显性的,可以隐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发展。

    思政教育应当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标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高中是进入大学前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与大学的课程思政衔接需要做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对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还能对高校思政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高中力学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包含工匠精神、哲学思想、制度自信、爱国情怀等,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具有指导性作用。

    (一)工匠精神:《墨经》中对力学的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墨翟就在《墨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力学知识,对力做了初步定义,对杠杆、轮轴和斜面做了分析。《墨经》中用“刑之所以奋”解释“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的原因”。《墨经》在杠杆原理的探讨中提出:“衡,加重于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不仅考虑了动力与阻力的关系,还考虑了力臂的因素。《墨经》中还讨论了平动、转动和滚动,明确指出“凡重物,上下提举,下不拖垮,旁不牵引,则必定垂直下落”[7]。《墨经》中关于力学的论述有十几条,墨家之所以在力学方面取得这些成就,与他们的工匠精神紧密相关。“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精神推动着世界科技进步,《墨经》就是中国古人工匠精神的代表作。教师可通过介绍古人对“力”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工匠们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习这些精神并发扬光大。

    (二)哲学思想:牛顿定律蕴含对真理的寻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每一个正确的认识都要经历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循环往复[8]。人们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反复的道路,如牛顿第一定律的确立,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的“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个地方”,到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再到牛顿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先辈们不断地建立理论又推翻理论,不畏权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为寻求真理不断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的探索仍将继续。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讲述规律发现过程的故事,有助于学生从哲学层面上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惧权威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制度自信:三峡工程的完成体现了我国的国力与制度优势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面积1084平方千米,实际总投资1800亿元左右,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水坝修筑期间,三峡移民工程在17 年里,有序完成130 万移民搬迁,同时完成2座城市、10座县城、20个区县、114座集镇重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9]。在讲解保守力做功的时候,教师可引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如图1),分析“蓄水位175 米”在发电方面的重大意义:水具有的巨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可推动水轮机运转发电,保证了数亿人的用电量。让学生感叹建设长江三峡大坝的伟大意义,意识到只有中国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完成这一史诗级巨作,由此引发学生对中国力量的惊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制度自信。

    图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四)爱国情怀:航天建设中对科学家的敬佩

    动量守恒定律是经典力学的重要知识,也是火箭发射的基本理论依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先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钱学森的回国之路是坎坷的。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却遭到美国的百般阻挠。钱学森没有屈服,提出了抗议,之后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回到祖国,而后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10]。2021年5月,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并带回了火星新照片(如图2),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

    图2 祝融号传回的火星照片

    在反冲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讲解火箭发射基本原理的同时引入钱学森为国奉献的故事,并分析其科学思想和方法,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力学课堂与现代科技成就、名人事迹深度融合,让学生认识到力学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材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包含工匠精神、哲学思想、制度自信、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在高考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此具体分析,并结合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安排了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文献阅读等环节,将课程思政融入力学教学。

    (一)情境引入

    视频播放:神舟十二号发射(如图3)。

    图3 神舟十二号发射

    学生看后谈自己的感想,然后回忆自己见过的与反冲运动有关的例子(见表1),并思考这些例子的共同点。

    表1 与反冲运动有关的例子

    (二)课堂教学

    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做实验,放飞气球(如图4),观察气球的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气球的受力特点,通过分析反冲现象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图4 放飞气球

    思政元素渗透:每一个正确的认识都需要经历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动手做实验,再分析现象总结规律,能够深刻领悟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提问猜想: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火箭和现代火箭,介绍火箭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史,并让学生猜想影响火箭速度的因素。

    思政元素渗透:介绍古代火箭及其发射原理,引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知道我国早在宋朝就发明了火箭,弘扬古人的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理论分析: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设火箭飞行时,在极短的时间Δt内喷射燃气的质量是Δm,喷出的燃气相对喷气前火箭的速度是u,喷出燃气后火箭的质量是m,喷气后增加的速度为Δ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Δv+Δmu=0,

    得出火箭在喷燃气后增加的速度为:Δv=-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越大、火箭喷出物质的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增加的速度就越大。

    思政元素渗透:借助神舟系列飞船的图片展示,回顾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现今我国的火箭技术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文献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有关钱学森事迹的文献,并了解东方红一号(如图5)发射的意义。

    图5 东方红一号

    思政元素渗透:让学生了解我国火箭之父钱学森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故事,引发学生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是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引入这一事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

    (三)课外研讨

    课外实验作业: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水火箭。

    思政元素渗透: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领悟科学精神。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不管是科学家的事迹还是当代的科技成就,都能用于思政教育。本文仅仅提及了古人对“力”的研究中的工匠精神、物理学家对真理探索的过程体现的哲学思想、中国水利工程中体现的制度自信、中国科学家为国献身的爱国精神。力学中的思政元素远不止这些,教师要大胆探索,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勇于实践,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猜你喜欢 力学火箭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一道力学综合题的多种解法中学生理科应试(2017年4期)2017-07-08力学中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お中学物理·高中(2016年8期)2016-08-08透视奇妙的火箭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5期)2016-05-14力学 等中学生天地(A版)(2016年5期)2016-05-14超酷的火箭小朋友·快乐手工(2015年10期)2015-11-02树立整体观念,巩固力学知识新高考·高一物理(2015年5期)2015-08-18
    相关热词搜索: 力学 教学设计 渗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