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齐桓公求管仲 习题

    时间:2020-10-28 09:12: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齐桓公求管仲》练习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节选自《齐桓公求管仲》)

     1.比较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选出说法正确的项

      若必治国家者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弗若也 束缚以予齐使

     A.两个“若”字意思不同 两个“使”字意思相同。

     B.两个“若”字意思不同 两个“使”字意思也不同。

     C.两个“若”字意思相同 两个“使”字意思不同。

     D.两个“若”字意思相同 两个“使”字意思也相同。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一项

     A.忠信可结于百姓 B.执枹鼓立于军门

     C.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D.制礼义可法于四方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一项

     A.夫为其君动也 B.欲用其政也

     C.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D.治国家不失其柄

     4.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君之庸臣也 ②欲以戮之于群臣

     ③忠信可结于百姓 ④施伯,鲁君之谋臣也

     ⑤桓公自莒反于齐 ⑥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⑦宽惠柔民,弗若也 ⑧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A.①④⑥⑦/②③⑤⑧ B.①④⑦/②③⑧

     C.①④⑥/②③⑧ D.①④⑥⑦/②③⑧

     选出下列各句的翻译准确的一项

     5.夫为其君动也 请诸鲁

     A.他为他的国君而行动 请让我到鲁国去

     B.他是他的国君的动力 往鲁国去请求(管仲)

     C.他为他的国君而行动 往鲁国去请求(管仲)

     D.他是他的国君的动力 请让我到鲁国去

     6.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A.您有不好的臣子在我们国家

     B.我们国君有不好的臣子在您的国家

     C.我们国君有不听命令的臣子在您的国家

     D.您有不听命令的臣子在我们国家

     7.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

     A.如果他不是活着在群臣面前被杀掉,那还是没有达到请求的目的呀

     B.如果你不是活着在群臣面前杀掉他,那还是没有达到请求的目的呀

     C.如果你不是活着在群臣面前杀掉他,那还是没有拿到请示呀

     D.如果他不是活着在群臣面前被杀掉,那还是没有拿到请示呀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鲍叔牙竭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计向鲁国要管仲,从侧面表现了管仲之才。

     B.齐桓公早年曾被管仲射中带钩,管仲此行为主要是为公子纠而做的。

     C.鲁国的谋臣施伯已识破了齐桓公的计策,并预见到管仲如果回到齐国对鲁国造成的威胁,故而让庄公杀掉了管仲。

     D.文章既表现了鲍叔牙的举荐贤能,也表现了齐桓公不计前仇,任用贤人的国君之范。

     9.下列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使鲍叔为宰(太宰,相当于宰相) B.君之庸臣也(有用,功劳)

     C.是以滨于死(同“濒”,迫近) D.君若宥而反之(宽恕,赦免)

     10.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 ②必勿使反③若必治国家者④曾不若孀弱子

     A.①与②意义、用法都不相同,③与④意义、用法相同

     B.①与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与④意义、用法相同

     C.①与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与④意义、用法不相同

     D.①与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与④意义、用法都不同

     1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是(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C.君若宥而反之 D.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

     12.下面几句话,全表现鲍叔牙知人让贤,举贤荐能的高贵品德的一组是( )

     ②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皆夷吾乎; ②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

     ③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 ④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⑤夫为其君动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3.下面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桓公能听从鲍叔牙的建议,把过去曾几乎致他于死命的管仲从鲁国接回委以重任。

     B.鲍叔牙知人让贤,以自己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C.齐桓公,不以一箭之仇而记恨管仲,表现他博大的胸怀。

     D.鲁庄公听从了他的大夫施伯的意见,杀了管仲,把尸首捆绑好交给齐国的使者带回国。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国家不失其柄 柄:标准,准则

     B.制礼义可法于四方 法:效法,学习

     C.是以滨于死 滨:濒临,接近

     D.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令:优良,良好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免者以告 杀而以其尸授之

     B.妾之美我者,私我也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C.吾其还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D.赵氏求救于齐 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

     16.下列各项,都能表现管仲是“天下之才”的一组是 ( )

     ①治国家不失其柄

     ②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③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④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

     ⑤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⑥忠信可结于百姓

     A.②③④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①④⑤

     17.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鲍叔向桓公推荐管仲,做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拿自己与管仲比较,突出其能力,二是消除桓公对管仲的怨恨,三是出谋怎样从鲁国要回管仲。

     B.管仲曾因忠心于自己的主子而射杀桓公,桓公想杀他以报仇;鲍叔的劝说和鲁国的态度使桓公确实感到了管仲的才干,于是改变了报仇主意。

     C.鲁国想借桓公报仇的心理杀死管仲,将其尸体交给齐国,这样既不失外交礼节,不让他为齐国所用,以免日后齐国成为鲁国的祸患。

     D.管仲的才干,表现在政治、法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有宽仁之心,忠信之义,执法之威,是治理天下的大才。

     18.翻译课文中及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10分)

     (1)(3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

     (2)(3分)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译文:

     (3)(4分)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译文: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国家不失其柄 柄:标准,准则

     B.是以滨于死 滨:濒临,接近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饶恕

     D.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令:听从命令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诸侯有在者乎

     B.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C.杀而以其尸授之 必以长安君为质

     D.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A.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B.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22.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B.鲍叔有知人能让,举荐贤能的高风亮节.

     C.管夷吾当年射中齐桓公,自己也差点送命.

     D.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有着博大的胸怀.

     2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 (3分)

     译文:

     ②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3分)

     2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不冻馁 馁:饥饿,挨饿

      B.治国家不失其柄 柄:根本

      C.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宥:宽恕

      D.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2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②臣是凡人……岂足托夫?

      B.①夫为其君动也。

      ②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C.①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管仲曾经背叛了齐桓公,他带兵截杀齐桓公时亲自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差点儿要了齐桓公的命。

      B.鲍叔与管仲本来就是好朋友,鲍叔不仅没有嫉妒管仲,而且还竭力举荐他,并设计把他接回了齐国。

      C.选文赞扬了齐桓公不计前嫌的宽广胸怀和重视人才的宝贵精神。

      D.鲍叔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3分)

      译文:

      ②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3分)

      译文:

     

      组卷人:彭丽艳 2007.11.29

     4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