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推销”新课有妙招 新课

    时间:2019-06-02 03:20: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师就是一个推销员,新课就是要推销的商品,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初中阶段的“顾客”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但控制力较差,把握好课前的五分钟,吸引“顾客”的注意,并使他们有兴趣了解我们的“商品”,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推销招数。
      一、诗词引入
      例如《声音》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来考考你们诗词水平怎么样,我说下联你们对上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们兴奋地喊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正是有了声音,我们生活的世界才变得更美好,正是有了声音,我们才可以如此方便地交流信息、表达感情。”听着我有声有色的叙述,同学们先是很惊讶,而后都会心地笑了。一来,这种引入方式出乎他们意料,让人耳目一新;二来,这首诗学生很熟悉,能引起内心共鸣;三者,通过抢答,同学们兴致高涨。因此,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由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花香袭人知骤暖”,展开讨论:为何有这种现象?由此说明分子运动和什么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在讲到《物体的运动》时,可用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由此引入运动是绝对的概念,我们脚下的地球永不停止地在运动。宋代诗人陈与义写道:“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科学如桨,人文如舵。将人文气息引入物理课堂,犹如春风化雨,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滋润的作用。将诗词中的音律之美、节奏之美、精练之美与物理中的和谐之美、对称之美、科学之美融合起来,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实验引入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所以实验引入是主要方法。实验的方法可以引起注意。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的反应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示之以物,晓之以理”。特别是一些出乎学生“心理准备”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同样是《声音》这一节可以选择实验引入,准备4个试管,里面由低到高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音锤敲击试管,学生们听到了4个不一样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沉闷。学生心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带着这种心情进入新课,学习效果较佳。
      在引入《压强》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气球放在满是钉子的木板上,并在气球的上方加一重物,气球居然安然无恙。学生脸上满是惊奇。好奇心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再如《光的折射》引入,可以准备一个杯子,一个红色纽扣(便于学生观察),在实物投影仪上实验。把纽扣放在杯口刚好遮住的角落,复习提问:“为什么看不到纽扣?”“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接下来轻轻地往杯中倒水,学生惊异地发现红色纽扣浮了上来。由这个问题引发的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疑问和对光路的分析,指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前可以做一个游戏式的实验:一只玩具大牛和一只玩具小牛想玩跷跷板游戏,大牛站上去后跷跷板下沉,小牛大概站在哪里才能把大牛压起来,使跷跷板平衡呢?这个轻松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意识到使杠杆平衡跟力的大小和距离支点的距离都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故事引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讲故事引入新课,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在讲解“次声波”时,我以一则故事引入:“1948年2月,一艘名叫‘乌兰米达’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全体船员及船上携带的一只狗突然死亡,他们既无外伤又无中毒现象,像是心脏突然发作。这件海上奇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几十年过去了,侦破工作始终没有进展,人们甚至做出种种恐慌的猜测。”此时学生的精神高度紧张,我继续揭示:“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查出制造当时惨案的真正凶手是看不见听不着的次声波。”这故事使“次声波”披上神秘的色彩,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次声波的一系列特点。
      在学习《透镜》前,先让学生观察银幕上的一张照片:一座塑料膜大棚。然后用一个侦探故事引入这节课:一个植物学博士的塑料膜大棚有天突然起火。警察通过调查,排除人为纵火的可能性,不过警察调查时注意到起火的前一个晚上,下了一场大雨。请同学们猜猜起火的原因。学生提出可能是由于塑料膜积水,折射太阳光引起火灾。把太阳光看成是平行光,请学生试着画光路,进而引入凸透镜的概念。故事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在认识冲突中引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事例或现象,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去对事例或现象进行解释,使他们原有的认识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下面是“电阻定律”一课的引入。
      师:(拿出灯泡)这是一只上面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你能否算出灯丝的电阻?
      生:R=U2/P=(220V)2/100W=48.4欧
      师(实验):测电阻,通常用伏安法,用这种方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测出灯丝两端电压U=3V,及通过的电流I=0.06A。
      计算灯丝电阻:R=U/I=3V/0.06A=50欧
      学生惊奇:怎么回事?两次计算检查的确无误啊?
      师: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研究道题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提出课题)
      正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实验得出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好奇并渴望求解,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有利于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物理学史引入
      在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物理学史中科学家的创新性工作和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可利用物理学史来引入。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自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许多科学家联想到,既然利用电可获得磁,那么利用磁是否可获得电呢?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1820年到1831年,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苦心钻研,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使学生在有了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左、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等关键点的把握。
      在教学《光的色彩颜色》时,我介绍了这样的小故事:牛顿在玩三棱镜时发现它的表面总有些斑斓的色彩,在好奇心驱使下在1666年他用棱镜进行实验:把房间里弄成漆墨的,在窗户上做一个小孔,让适量的日光射进,当把棱镜正对着日光时,他惊奇地发现在对面的墙上出现了一条鲜明的彩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于是知道白光是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推翻了前人的观点。学生听时非常新奇,似乎跟着牛顿体验了一次实验,对光的色散知识更觉亲近,掌握得更牢固。
      利用物理学史引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很多时候是需要关注细节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才能成功。
      “推销”招数很多,实现的手段也不少,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准备,用浸透着情景性、激励性、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知识性、亲近性、参与性、美感性的“推销”方法,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

    相关热词搜索: 妙招 推销 新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