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创景设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创景

    时间:2019-04-22 03:24: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要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学生高度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置于恰当的问题情景中,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动态生成,达到“以疑促思,以思促学”,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怎样“创景设疑”,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有利于生成的问题情景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溶液复习课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效率低下。那么,怎样吸引全体学生来参与复习呢?后来,有位老师建议可以这样:展示两杯无色液体,一杯为水,一杯为溶液,问学生:你知道哪杯是水?哪杯是溶液?再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不但要动脑想方法,又要思考什么原理,结果把溶液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都带了出来。而且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后进的学生能想到简单方法和原理,优秀的学生能想到更多的方法与原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是原来的课所能比的。由于有多种方法,又激发了学生之间“攀比”的心理,讨论的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同学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真正达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里设置的情景很简单,没有复杂的道具和感染的语言,但是引发的思考和生成却很多。
      二、在情景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
      在化学中讲解酸的概念时,我是这样尝试的:先给出盐酸、硫酸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找出规律:为什么它们都是酸?学生很容易发现都有氢离子。接着给出酸的定义,然后给出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是酸?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有的无法决定。我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把自己的判断依据说出来。再引导学生理解、朗读酸的定义。很快,学生自己自动认识到碳酸氢钠不是酸,因为阳离子还有钠离子,并由此顺势得出酸的结构=氢离子+酸根离子。从课堂反馈来说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后进学生通过学习也能正确判断常见的物质是否是酸。
      在“以思促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与困惑,不要急于点拨。“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的学习体验,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错,给时间让学生学会延迟判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错误中改正,在跌倒处爬起。教师带动学生投入课堂,能给学生自己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自己的语言,达到真正的教学要求。
      三、抓住学生,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情景
      一堂好的化学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到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气呵成。这需要教师在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预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生成,使预设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的有效生成。但教师还应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其成为“新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也有过这样的例子,在上化学式书写的时候,巡视指导学生时发现有些学生把CaCl2写成Ca(Cl)2、把Ca(NO3)2写成CaNO2,我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个别辅导或者集体纠错,然后按照教学进度继续下去。而是把上面4种结果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在学习中产生的“新问题”。结果在以后的练习中这样的错误再也没有出现过。学生的各种错误是教学中没有预设的生成,我把它转为新的教学资源、新的问题,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让所有学生都来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更加深入理解了化学式的写法,对于当时没有犯这种错误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课堂上的生成性思维往往是学生个别行为,教师要及时地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转为新的疑问,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行为变为全体行为,让星星之火逐渐燎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景设疑,以疑促思,以思促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创景设疑”的根本要求是要我们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行动上善于捕捉学生瞬息感受,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思考 化学 教学 实践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