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雏鹰欲展翅,老鹰带飞时】 老鹰训练雏鹰

    时间:2018-12-29 03:30: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曾经挑过国学大师季羡林《幽径悲剧》中的一处语言之“刺”。文章第二节中“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这句中“语病”一词用得有些不妥。我让同学们细读揣摩,大家换了好几个词语,最后觉得这儿还是用“言不由衷”较为妥当。因为幽径本是平常的,只是它在季羡林心里是“颇为不平常”罢了。我对学生说“季老是大师,但大师也并不代表在每一个句子的斟酌上都到了辞达心意的程度。你们只要努力,也可做他的老师。”给学生信心,让他们敢立潮头,他们的思想才会灵动,他们的个性才会张扬,他们的智慧才会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初中生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笔者认为,要达成这一目标,指导学生善疑、帮助学生释疑,让学生在学中疑、在疑中学,是为人师者当孜孜以求的。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指引学生思维的明灯,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前提。何时发疑,怎样释疑,能使“学”达到最优化?笔者认为,在以“活动单”导学中,如果仅仅是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将一个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单”为线,以“导”为式,将教师自身认为的学生最需解决的问题以“活动”为法来达成共识,固然也是促成“学”的释疑行为,然而这终究是匠气有余、质气不足的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能力再高,情境创设再引人,此举也是将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桎梏了学生的独立发展,怎么还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因此,将学生之疑引进课堂,教师再巧妙引领,会使语文活动课堂更加实在与开放。
       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就成了振翅欲飞的雏鹰,不仅对翱翔课堂的天空有了期待,萌生出强烈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再生成活动产生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将知识学会、内涵学透、方法学巧、能力学成。当然,这时教师当是带飞的老鹰,用自己强劲的双翼将雏鹰带出思维的低谷,要学会“筛”疑、“解”疑、“激”疑。
       一、去伪存真细“筛”疑,千淘万漉始得金
       学生自主预习新课的同时,我建议每个同学除了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外,还必须善于提出一些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了减少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盲找现象,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质疑培训指导。我选择了一篇文章,设计出“活动单”,然后让学生阅读文本提出疑问,接着我将他们的疑问汇总展示,让他们来辨别问题的可探究性。孩子天生就是评论家,他自己提出问题有时是不讲究质量,点评别人问题时可就目光锐利,语言犀利了。大家通过争论探讨发现,那些“活动单”中已经设计的问题、自己细心阅读就能解答的问题就不要再问。当然,学生本身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问题在基础好的学生看来是一望便知无须问,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可能是绞尽脑汁不可得。于是,我开辟了“疑难问题信箱”,先由组长将组内每个成员的问题汇总,然后辨析问题的可探究度,如果组长能解答,就与这位同学直接交流,如若不能,就将它们放到“信箱”内。新课学习前一天,我将这些问题过目、归类,并考虑释疑时机、确定释疑方法,同时对那些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在语文能力成长评价表中予以加分激励。经过长期实践,不仅发现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还创造了自由活泼的语文学习之风,并使学生乐于探究,在思维中获得新的生成。
       二、相机而动巧 “解”疑,柳暗花明又一村
       何时将学生的问题呈现,用怎样的方式来释疑,是我的备课要素之一。根据学生问题的难易度,在适时的学习时机,我采取了“趋一类”问题抛引求解、“两栖类”问题展开辩论、“跨越类”问题引领点拨的方法。
       1.“趋一类”问题抛引求解
       “趋一类”问题就是指学生通过独立思维、小组交流能够趋向同一认知、达成共识的问题。如在学习阿累的《一面》时,在同学们谈及内山老板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时,我抛出学生的一个疑问: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有个学生调侃似地说,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日语说得不标准吧,就像我们有些人普通话说得再标准,咋听都不是北京味儿嘛。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评论,说这个理解太浅了些。小组讨论后,有学生说这是因为内山老板和鲁迅谈话时,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交谈愉快,彼此尊重,与作者所感知的日本人的言语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还有学生说,作者在他们的谈话和笑声中,感受到的是人的率真与坦诚,与往常日本人给自己留下的不好的印象是不同的,为下文写内山老板的诚恳与热情以及我的好感做铺垫。在全班交流后,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都很满意。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此句道出了“注意”这一认知直接关系到人的办事效率。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大大减弱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笔者认为“抛引求解”能够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教师将他们从一个课堂活动引向一个认知,会充分调动他们的高级神经细胞。假若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弄懂一个问题,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体验,也就有了学习的最佳动机。
       2.“两栖类”问题展开辩论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语文学习中,有些“两栖类”问题的理解确实是花开两枝各芬芳,这些问题往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学习《枣核》一文时,在同学们合作展示“品读课文,感悟情感”这一活动环节后,我将一位学生的疑问提出――第七节第四行“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是否表明“我”一开始并未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两种意见就产生了。一方认为“我” 一开始并未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而是觉得很是寻常。依据是“留意”这个词语,“留意”表明开始“我”只觉得这儿有垂杨柳,直到朋友指点后,才意识到这是她手栽的,感觉到有了家乡味道。另一方认为,这并不能表明“我”一开始并未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依据是朋友起初是故弄玄虚,现在已是迫不及待了,从她在我们坐下后,不言其他,而是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就可想见,即使我能看出这里的家乡味道,她也已经不待我细赏、回答,就忙于倾诉了,这句话其实也表明了朋友的思乡之情。
       我觉得学生的这一问法本就表现了一种求异思维,是质疑的一种高能力。至于哪一答法更好我想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各抒己见中活跃了思维,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表现了他们乐于探究的品质。他们都获得了表扬,也就更期待在类似的解疑中显露智慧,同时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亲密。正可谓,意见的分歧催生了民主,而民主也为意见的分歧提供保障。
       3.“跨越类”问题引领点拨
       在学习《幽径悲剧》一文时,当同学们探究了幽径悲剧的原因后,我将一学生的疑问提出――文末“我”既然对背这一个十字架怀着万般的无奈,怎么又说愿意将这十字架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思维的闸门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豁然洞开。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要达到跨越式理解,难度较大,便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链”进行导学:
       问题1:“这一个十字架”是指什么?(愚氓灭美在我心中引起的痛苦感伤)
       问题2:为什么将这痛苦感伤喻为“十字架”呢?(因为这种痛苦在我心中重千斤,我替愚氓者背上了感情之债。)
       问题3:“奈何!奈何!”表达了我怎样的无奈?(无人理解我的这份痛苦,无人与我分担这份痛苦)
       问题4:我愿意永远背住这份伤痛是为什么?(我愿永远拥有一颗崇真、向善、爱美的心,与愚氓者划清界限)
       问题5:当你品读到季老的这颗崇真、向善、爱美的心,你有怎样的感触?(我们要做一个崇真、向善、爱美的人,不要破坏美,不要伤害生灵,不要成为“愚氓”)
       学生认知:“我无奈”,这是因为愚氓灭美在我心中引起了沉重的痛苦感伤,但无人理解我的这份痛苦,无人与我分担这份痛苦。“我愿意将这十字架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表明作者希望永远拥有一颗崇真、向善、爱美之心的决心,启示人们要做一个崇真、向善、爱美的人,不要破坏美,不要伤害生灵,不要成为“愚氓”。
       这个活动中,“问题链”设计循序渐进,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五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学生在小问题的引领下,积小步、爬缓坡地前行,最终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逐步奔向更高的层次。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引领得当,当如斧凿悬崖,一斧一斧地凿下去,学生灵感飞跃必将到来,突破也会随之出现。
       三、锦上添花善“激”疑,自缘身在最高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样就会拓宽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因此,在学生阅读了文本,有了体验后,我有时会再设计一些疑问,将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度调动起来。
       学习了《明天不封阳台》后,我对学生说:“在一些大都市里,人们总是将阳台封起来,那么封阳台除了文中提及的原因,还有其他缘由吗?大都市里有像杜卫东这样的人吗?你们可以调查询问、上网搜查。”同学们很是感兴趣,不仅探究出人们封阳台的诸多原因,还找出了钱钟书、杨绛夫妇不封阳台的轶事,并对这两个人物产生了解的欲望,开始阅读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特别的文人气质。有的学生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发出循自然之道,做自然之友的倡议。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拉大、兴趣提升,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也才能达到“不教而教”的境地。
       远离了生活的语文学习,不仅内容易显贫瘠,而且学生思维与体验也容易空洞、不易生“根”;缺乏了主动的语文学习,不仅知识易显乏味,而且学生兴趣与智慧也受到抑制、不易感“味”。想让学生对语文有持久而热烈的喜爱,教师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应有一流的烹饪技术,还要是位“佐料大师”。
       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善做引领学生疑学相生的泅渡之舟,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使之达到既灵活又严密、既深入又拓宽的多维度能力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让学生以潜心会文为乐,以豁然悟知为乐,以自我探索为乐,在语文的碧海蓝天倾心遨游,各位同仁,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初级中学(226531)

    相关热词搜索: 雏鹰 老鹰 展翅 带飞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