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属于道家幸福感的是_道家思想对现代幸福感理论的审视

    时间:2019-06-02 03:27: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收稿日期:2012-01-15   作者简介:朱翠英(1963-),女,湖南南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心理学教授,长沙,410128;   付在汉(1962-),男,湖北武汉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育心理学副教授,长沙,410128;
      胡义秋(1972-),男,湖南衡山人,湖南农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长沙,410128。
      摘要:当代西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提出了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目标理论、期望值理论以及适应理论等理论观点。本文试以道家思想对现代幸福感相关理论观点予以审视,以期给现代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宽阔的视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道家;老子;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095-03
      基于快乐论(hedonic)和实现论(eudemonia)两种哲学观点,近几十年来,幸福感研究也有两种取向,即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1]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主观幸福感研究最早且成果更为显著,本文所指的幸福感,主要是指主观幸福感。Andrews等认为,虽然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里,但主要依据主观感受来评价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被认为是人们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平衡的一个结果,当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时,个体就会产生幸福的感觉。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主观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现代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提出了如下理论观点: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目标理论、期望值理论以及适应理论[2]。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讲究返朴归真、恬淡寡欲;讲究顺其自然、清净无为;讲究甘居人下、甘处人后等,归根结底,道家“期望人的生命达到一种智慧的解脱,无论现实世界发生什么都不会对我们构成限制或障碍,因为精神的力量可以超越它们。” [3]道家哲学的最终归宿在于保身[4],在于个体的幸福安康。我们认为,道家所理解和认同的幸福比现代西方积极心理学所理解的幸福观更为深邃。本文试从道家思想对现代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予以审视,以期给现代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道家思想与幸福感的人格理论
      
      幸福感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积极心理学认为健康人格的基本特点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安静的心理、有效地运用个人能力。积极心理学进而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包括创造性、兴趣、开放、爱学习、智慧、勇气、勤奋、诚实、热情、仁爱、仁慈、社会智力、忠诚、公平、领导力、宽恕、谦虚、谨慎、自制、感恩、对美的欣赏、乐观、幽默、笃信等[5]。研究表明,拥有更多积极健康人格特质的人感觉会更幸福。
      1、道家理解的和谐人际关系。从大处说道家倡导“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80章)[6] (道德经引用下同)之说多受批判,于社会发展不利,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实在是种难得的和谐人际关系。相信在这样的小国寡民社会,人们的SWB是很高的。从个体的为人处事来说,道家强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56章),这种和光同尘的人际交往,可以达到奇妙的道家式人际关系,那就是“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道德经》56章)。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无大利大害,无特别的亲疏贵贱。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更高境界。
      2、道家理解的安静心理。守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之一,“致虚极守静笃”。道家理解的静是有深邃的哲学含义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道德经》16章)。根据“反者道之动”原理,返朴归真才是真正的静。那么心理的静要到什么程度呢?老子认为要“复归於婴儿”(《道德经》28章),要做到和刚出世的婴儿一样,这是静的极致境界。“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45章)。道家的“安静”心理实在是来得更为深邃和彻底。
      3、道家理解的有效地运用个人能力。如何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道家有其独特的理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40章)。道家是强调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因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那么个人能力如果体现呢?无为。“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43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道德经》2章),因为“无为而无不为”。很多的烦恼都来自“争”来自“欲求”,道家则以“让”以“不争”来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最后达到“无不为”“莫能与之争”的目标,实在是充分体现了人生幸福之根本。
      4、道家论积极人格品质。“上善若水”是道家人格品质的概括体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8章)体现了仁慈、诚实、勤奋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道家所倡导的人格是种退让,恭谦。比如道家倡导的勇敢,就是提倡“勇”,但反对“敢”。“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道德经》73章)。其思想远比当代心理学深邃。“勇”是内在的人格品质,而“敢”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有了“勇”的人格品质,当然能提升主观幸福感,但人的很多烦恼确是来自将“勇”化为外在的行为,去争,去斗。所以道家所言的“不敢”不是内在的懦弱,而是内在的“勇”不外表。很多人以为道家是倡导愚民政策的,笔者以为不然,道家真实的思想应该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很多人忽略了“知”字,人的内在是应该知道雄,知道白,知道荣的,而外在的行为表现为雌、黑、辱。表现在人格品质上,也就是说内在的积极品质不要外显。“勇而不敢”可以充分展现道家的人格思想,而这样的辩证思想,现代积极心理学尚无涉及。
      
      二、道家思想与幸福感的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们在比较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一般而言向上比较会降低幸福感,向下比较会提升幸福感[7]。
      根据现代比较理论,许多心理工作者劝导人们向下比较,从而增强幸福感。按照道家思想,有了向下比较就必然有向上之比较。这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2章)辩证法的必然结果。
      道家认为有比较就有争执与烦恼。提高幸福感的方法不是向下比较的阿Q精神,而是根本不去比较。“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3章)。道家教导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12章)为什么不要去比较,去争取呢?因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9章)。
      可见,道家强调不去比较,学会知足,守住内心的宁静与理智,这才符合自然之道,这才是获得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三、道家思想与幸福感的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当人们确定了目标,然后追求目标,并达成目标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显然该理论认为个体目标或价值观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对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5]
      道家是反对追求任何价值目标的,除了追求“道”的真谛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38章)。上德是不刻意去追求德,所以才符合保存了德;下德是刻意追求德,怕失去德,所以反而不合乎德。按道家的思想,人生是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目标。虽然实现目标会增强主观幸福感,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58章)。追求目标的过程和结果都难免失望与沮丧。达到了目标难道就一定是好吗?起码你的下一个目标就会更难实现。因此道家提倡抱朴守一,自然无为。
      在道家看来,没有目标就是最大的目标。个体在没有目标状态下,遵从内心的本性和自然,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幸福感自然会持续上升。
      
      四、道家思想与幸福的期望值理论
      期望值理论认为,幸福感与个人的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密切相关。期望值过高使人沮丧,失去信心和勇气,反之则使人萎靡和乏味。
      道家认为,期望即是欲,因此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9章)。按道家的思想,幸福感不是来自期望值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那样即便有幸福感也只是暂时的表象。期望就是有为,而有为必早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道德经》44章)。所以道家认为,长久的幸福是来自知足,知止,最好是“复归于婴儿”状态。
      
      五、道家思想与幸福的适应理论
      
      适应理论认为,人们对刺激事件的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比如,收入增加,人们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致使主观幸福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8]。
      我们认为,适应理论隐含着对目标理论和期望值理论的否定。适应理论是符合道家思想的。大喜或大悲都是暂时的表象,内心的宁静才是幸福的根本。适应就是顺变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基本思想之一,而现代适应理论从另一方面认证了人有天然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如果进一步认识到了“道”的真谛,那么遇到大悲时能如庄子般鼓盆而歌。
      参考文献:
      [1]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
      [2]王燕:《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第1期。
      [3]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4]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5]朱翠英等:《幸福与幸福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6]《名家批注道德经》,唐玄宗等注疏,万卷出版社2009年版。 
      [7]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4期。
      [8]陈统奎等:《关注国民幸福指数》,《审计文摘》2006年第2期。
      (编校:龙凯)
      

    相关热词搜索: 道家 审视 幸福感 理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