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北京市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活动 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

    时间:2019-05-30 03:22: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构想,无疑增强了地方、学校对课程建设的主动性、拓展性。为以本地资源为特色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契机。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强调的概念之一。实践证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实现的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教育智慧以及多方面的力量,不断地发现、利用、建设课程资源,从而丰富课程内涵,延伸课程空间,以此满足师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下面就我们在课改中的一些尝试,就教于人家。
      一、攀登制高点,更新教师观念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也是很多年以来就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的认识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说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师生的平等,教师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备民主思想,这也导致了教学方式上的“一言堂”“灌输式”。
      现在,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坚持基本点,整合教材资源
      新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有利于丰富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材本身就能够有效引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教材有许多特点。一是从“教材”到“学材”;二是从“知识”到“资源”;三是从“范例”到“案例”;四是从“规定”到“建议”;五是从“呈现”到“互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大有作为:
      ⑴弄清教材本身结构。结构清晰,线索明确的教材便于学习与理解,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显性结构便于掌握,隐性结构需要理解和准确把握。
      ⑵利用教材内涵,激发向课外延伸和拓展的可能。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学中不能只唯教材,要在教材的引导、启发下,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教学。
      ⑶遵循教材对不同类型课程资源提出的建议。丰富教师的资源意识,提升教师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四是师生互动创新课程内容。以前教学论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师生在互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学生个案、教学案例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
      三、找准立足点,活化校内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教育智慧和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发现,利用发展课程资源,而校内资源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图书馆、电教设备、实验室等,都是最基本的可利用资源。而学科教学方法、多年积淀的教学风格、整理收集的课件、图片、需要推广的教研成果等则是校内软件资源,对于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需要引导教师总结和提炼,找出规律,形成理论或经验,加以推广。另一方面要学科组有意识的积累和整理,经过加工、传承不断完善,形成学科资源库。如桃源九中校园文学创作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大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各种文学创作活动和研讨活动,推动着创作理念的更新,创作视野的扩展,创作资源的发掘,创作实践的兴盛。一是请有一定文学造诣的作家上辅导课,五年内请校外专家讲学达20来人次,不仅营造了一种文学艺术创作的学术氛围,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学创作的理论,提高师生进行文学创作的水平。二是定期组织征文大赛,配合节日作文大赛。如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作文大赛,不限题材,不限文体,不限篇幅,可尽情挥毫,可畅吐心声。三是挖掘人文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桃源九中校园文化也是根植于桃花源古老文化的沃土上,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使得我们今天能摸到桃花源文化是那样的厚重、博大,源远流长。在校园文学创作活动中,专设了“桃花源文化研究”专栏,以此为内容开发了语文校本课程,在第九届艺术节上,话剧《话说桃花源》由师生自创自演,丰富了校园文学创作形式,又展示课改成果。
      四、重视侧重点,开发区域资源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是指保障语文校本课程顺利开发的材料来源,既有学校教材、教具等有形的物质资源,又有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经验和家长支持态度等无形的人力资源。既含校内的校本课程资源,又包括校外校本课程资源。校内校本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和信息支持。校外校本课程资源则是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当前学习与将来成才结合起来,而不能因一时之需,鼠目寸光来开发资源。我校《“食用菌培育”宣传广告设计》和《“桃源大种鸡”宣传广告设计》课程就是基于学生生活和未来发展确立的。我校大多数学生生在农村,宣传、推广食用菌、大种鸡是他们生活中熟知的。设计产品说明、申报商标成为本地特产所急需,在充分调研后,我们根据这两个特产的品种、规程、质量、产销前景等指导设计广告词。我们确立的宗旨是“不造就农民,而是造就有知识的实践者,不造就小商人,而造就专业技术人才”。为了凸现生活化,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采访、参加劳动、座谈交流等,使之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丰富了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真正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入生活,为校本课程资源提供了大量鲜活、动态的素材。如:历史组《踏着贺龙的足迹前进》这一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走访了贺龙带领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浯溪河战斗”遗址,凭吊先烈英灵,感悟伟人精神,熏陶自己的情操,锤炼革命意志,大大培养了学生人文精神,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培育增长点,挖掘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主要是指师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教师可从中寻找科学教育的切入点。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我们特别关注自身是否具有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教学)、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教学的资源了),力求将每个知识点的展开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源于实际问题,重在自行探究,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更深 的问题,渴望做更进一步的探究。
      与物化的资源不同,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困惑、兴奋点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需要教师繁锐地察觉,及时地抓住,适时地转化。同时,还要注重师生个人的生活背景、认知经验等,要将师生双方的资源易合在一起,进而让教与学“活”起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六、把握着力点,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自主探索科学世界的神奇的窗口,基于Intenet的全球最大的教育信息资源库为科学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我们利用网络进行了《桃花源文化专题网站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一种网络环境下“以主题或专题为主线,以任务带问题,以分工来协作,以技术促研究,以成果给评价,以活动贯穿结构”的科学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包含如下的结构要素:主题(专题)—任务—问题—假设—分工协作与验证—技术运用—研究讨论—成果(作品)提交—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这种模式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目前,我们已经和湖南省长沙市一中等多所学校联盟,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七、反思与体会
      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往往会引发教育教学从理念到实施方式的全新变革。这种变革,对师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带来了新的学习和教学取向。一方面,大量丰富、广延、开放的课程资源极大地拓展了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到大自然中去,到工厂去,到乡村去,每一次的探寻,每一次的收获,都会引发学生不可抑制的热情和新的渴望。这种热情和渴望将会长久地印记在他们的脑海中,甚至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的生活的构建。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适时地转化为新兴的课程资源,使得他们自愿参与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主动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因为“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就会全神贯注,乐此不疲,并在这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⒉对教师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不做新教材被动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要做新教材积极的开发者、建设者”。而教师的综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此时的教师必须具备更为深远的视界来对纷繁复杂的潜力和深层次的价值,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他们的经验再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教育视野和理论胸怀扩大了,教育智慧和思维水平提高了,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意识加强了,归纳起来讲,就是心智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⒊提升学校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3年来,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粗浅到深入的过程。天道酬勤。我校科学教师“50多篇对学科课程进行探讨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科学教学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开放性 实用性 综合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