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重庆最传奇的四大古塔】中国四大古塔

    时间:2019-05-29 03:22: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黄桷垭文峰塔:《一双绣花鞋》的灵感来源地      如果说黄桷古道像一幅兼容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美丽长卷,那么,古道的终点、高踞云峰山顶的文峰塔,无疑就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作。
      黄桷垭文峰塔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50年),相传为镇洪水、驱妖邪、保平安之塔。塔顶为六角攒尖葫芦宝顶,七级塔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目前宝塔不对外开放,据说塔内有楼梯可上下,每层有窗洞两个,站在顶层,可一览重庆数十里山水风光。
      每次去黄桷垭文峰塔,总能听到老人们讲,修建这塔不是为镇洪水,而是要保文脉。嘉庆年间,重庆一位王姓知府去南山踏青,在真武庙中求签许愿,一年后果然天随人愿,升任道台。为了还愿,他修建了一条石板大路直达真武山山顶。谁知此后几年内,偌大的重庆府上京应试科举的人,竟无人金榜题名。风水先生指点说,王道台修的石板大路破坏了重庆的文运风水,只需在黄桷垭的云峰山巅建一风水塔,就可以挽救重庆衰颓的文脉。于是,王道台赶紧命人修建,半年后一座七层的风水塔落成了。至于重庆的文脉有没有被救回来已无考据,倒是给后人留下一个登高赏景的好去处。
      真正让黄桷垭文峰塔声名大噪的是一部著名小说《一双绣花鞋》。这部小说的灵感便来自于文峰塔下白莎的凄美传说。民国时期,一个叫白莎的中国姑娘和一个德国男子相恋,却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对。白莎最后自缢在文峰塔上,鞋子却不知掉在何处。于是,传言四起,说每到夜里,白莎就在南山上游荡,寻找自己的鞋子。后来,鞋子被写进了小说,成为《一双绣花鞋》的原型。当年,根据《一双绣花鞋》改编的电影《雾都茫茫》还曾在黄桷垭文峰塔下取景拍摄。
      
      
      塔子山文峰塔:
      一见它,便知到了重庆城
      
      从前,取道水路坐船来的人,只要看见长江北岸塔子山上那个高耸挺拔的白塔,就知道重庆城到了。白塔是诞生于清光绪十四年的江北塔子山文峰塔,位于长江朝天门下游北岸,与黄桷垭文峰塔隔江遥相对峙,像一对兄弟镇守着重庆。
      驾车到江北海尔路,前行不远,有一条岔路可至塔子山下。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向上,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不多时便来到塔子山文峰塔前。
      “塔高53.8米,塔壁厚1.2米,内阁七层,呈六角形。除底层用条石砌成外,以上六层均为青砖所砌,每块砖上都有‘文峰塔’三字。” 塔身石碑简单地描述了文峰塔的构造。塔内的木制楼梯早已垮掉。塔两边的石雕已模糊不清,唯有门额上书“題名勝跡”四字还清晰可看。塔基长满青草,和满地枯黄的落叶一起,映照出它如今的寥落荒寂。
      每一次站在古塔下远望,心中那份关于老城的记忆总是被一次次的刷新。曾经热闹喧嚣的溉澜溪半边街,已是一地瓦砾;通往头塘的青石板路,也淹没在枯叶衰草之中;小巷中口口福火锅的香味,也只能在空空的内心飘荡。还有那球场坝的露天电影、山村医院的大黄桷树、摆在路边的台球桌、偃月桥上一分钱一杯的老阴茶……所有鲜活在记忆中的场景正在被崛起的新城市景观替代。
      塔子山文峰塔的左右各架起一座气势如虹的大桥——大佛寺大桥与朝天门大桥;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江北大剧院也可尽收眼底;远处,渝中半岛上拔地而起的高楼,用无法抗拒的现代化气息,改变着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幸好,这古塔仍在,静静地驻守着一段老城的回忆,使人们不至于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迷失自己。
      
      
      觉林寺报恩塔:
      重庆最早邮票上的图案
      
      2010年,璧山人陈焰峰在网上买到了一张标有重庆的英文拼音“chungking”字样的邮票。经过专家鉴定,这张邮票属于重庆最早的邮票——商埠邮票,距今已有117年历史,票面上绘制的正是南岸觉林寺报恩塔。很快,人们惊喜地发现,票面上的宝塔依然伫立在莲花山下的觉林寺中。
      报恩塔并不难找,就在南弹公路边上。在觉林寺站下车,抬眼就能看见赭红色的报恩塔。宝塔所在的觉林寺,红墙环绕,绿树掩映,古色古香的山门竟覆满茂密的常青藤,连门匾和楹联都看不见了。走近觉林寺,拨开垂下的常青藤,才看见门旁柱上刻有“因传心法分三教,为建浮屠报四恩”的对联。
      因为觉林寺大门紧闭,不得入内,只好在门外怅然仰望这座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的宝塔。它是八方楼阁式九级空心砖塔,通高45米。据记载,塔内有木梯可攀爬,每层都镌刻佛像,洞开小窗,可以纵目远眺。
      至于为何要建报恩塔,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传报恩塔为清代月江和尚所建。月江和尚是浙江钱塘人,因其父调任四川资州,举家迁居四川。路过重庆时,一家人寄居觉林寺。不巧,他的祖母病故,葬于寺侧,父亲让他在寺中出家,为祖母守墓。为表对祖母的孝心,月江和尚决定用母亲留给他的七百两银子,修建一座报恩塔。奠基时却遭遇巨石挡道,忽然天降暴雨,一声霹雳将巨石击碎,碎石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人们都说是月江和尚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才有“地献花银,天降雷斧”之事,于是纷纷出力相助,建成了报恩塔。
      除了彰显孝心,报恩塔还算是重庆的守护神。这要从“三塔不见面”的奇谈说起。很久以前,重庆年年发大水,民不聊生,后来一位得道高人拿住了造成水患的水龙,并斩成3段,将龙头、龙身、龙尾分别压在三座塔下,并告诉后人,三塔不能见面,否则巨龙又会出来祸害苍生。镇住龙首尾的分别是黄桷垭文峰塔和龙门浩河岸石梁上的鹅卵石塔,镇龙身的则是南岸觉林寺中的报恩塔。
      
      
      七星岗菩提金刚塔:
      每年上百人来此寻宝
      
      某个下午,为了寻找菩提金刚塔,在市井间苦苦奔走,蓦然抬头,只见菩提金刚塔在楼群和树木中探出身影,如一位久经沧桑的老者注视着万花筒般的世界。
      位于通远门外七星岗上的菩提金刚塔是为镇邪安魂修建的,是中国内地唯一由西藏活佛来亲自主持修建的佛塔。但为何要在七星岗建这座塔呢?
      明末清初时,张献忠打进了通远门,杀人无数,尸体弃在通远门外的七星岗。夜里阴风惨惨,无人敢过岗。上世纪20年代末,重庆第一任市长潘文华决定将市区的范围扩大到通远门外。扩城施工时,从七星岗挖出来的尸骨被工人乱抛。有人传言“修路挖坟,破棺露骨,冒犯神灵”。为了消除流言、安抚民心,潘文华决定依照佛教说法,建造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永得安宁,消灾避难”的金刚塔。
      菩提金刚塔的修建得到了洛那活佛的指导,落成时由佛学家张心若为之撰写碑文。1930年金刚塔建成后,洛那活佛还带着数十名喇嘛来此诵经祈祷,超度亡魂,场面盛大庄重。渐渐地,“七星岗闹鬼”之事除了成为重庆人喝酒猜拳的经典言子之外,便不再为人提及。
      塔四周有矮墙围护,不能近前,只可远观。这座塔是典型的藏式佛塔,却也融入了一些欧式元素。塔身上阴刻《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其四角为欧式的爱奥尼克涡卷柱,往上是横刻的“菩提金刚塔”五字,再往上是喇嘛塔,塔顶是垂云式花轮,顶端为三级圆形宝顶,仅宝顶就有近3米高。
      集汉藏和中西于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使菩提金刚塔成了作家笔下的神秘藏宝地。畅销小说《失踪的上清寺》中提到塔内藏有宝物,一句“乱坟闹鬼不清净,菩提镇邪多宝藏”让几百人来此寻宝。可是据史料记载,金刚塔为实心石塔,塔中并无宝藏。
      
      

    相关热词搜索: 重庆 传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