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体会【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探究】

    时间:2019-05-24 03:18: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史渊远流长,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留给人类教育事业的宝贵遗产。本文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古代道德教育方法进行了初浅的研究,旨在于对今天的教育实践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代道德教育 现代价值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7-02
      重视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留给人类教育的宝贵遗产。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他们倡导的教育思想,许多方面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这里笔者仅就他们倡导的德育方法作一初浅的研究,以供大家借鉴和运用。
      一、立志
      立志即教育学生确立明确而坚定的人生奋斗目标。这是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内驱力。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也专在勤苦,但观其趋向着心处如何”(《理窟·学太原》)。王守仁《龙场教约·立志项》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国古代教育都重视学生立志,将它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方法。孔子要求学生立志学“道”(奴隶主道德),孟子强调学生要“尚志”、“居仁由义”,荀子强调“笃志”,董仲舒重视“义”,强调“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韩愈提倡“道”。但是,每位教育家倡行的“志”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和阶级内涵,离开这一特征,志就不存在。因此,我们教育学生,立志就必须以个人前途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就必须是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做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立志,孔子认为关键在培养意志,他要求学生分清善恶,要“好仁”和“恶不仁”,能知耻(耻的标准是背离“道”),能有所不为,一心一意,以“闻道”、“守道”和“成仁”为自己的志趣,并且要重视恒心和百折不挠精神的陶冶,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孟子则认为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就能分清善恶,认清应为与应不为之事,他说:“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他认为锻炼意志“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郜子》),才能善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至大至刚”的精神境界。而荀子则主张“日三省乎已”。在教育方式上,孔子侧重行为情感体验的内化积淀,孟子侧重信念确立的导引,二者各有偏费,临威互补,都注重到培养意志的关键是分清善恶,有所不为。这里我们应特别注意甄别借鉴的。孔孟指明符合“道”和“仁义”为善,相反,为恶。其抽象意义昭示我们教育学生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区分善恶美丑的政治伦理标准。一切以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都是善的、美的,相反就是丑的恶的。而其强调的恒心和意志的锻炼,就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二、力行
      志当高远,更当力行,力行才能坚定志向。孔子在教育学生实现“仁”的道德志向时,特别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他要求“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以学文”(《论语·学而》),还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慎言”,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以言过其行为耻。他反对夸夸其谈的光说不做,要求先做后说,做不到则不说,说了就一定要做到。“行”是重要的德育目标,后世许多大教育家都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朱熹将“笃行”写进白鹿洞书院学规,提出“为学之序”,学、问、思、辨以穷理,笃行以体事,将“修身”、“处事”、“接物”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延相说:“性成于习”,并提出“接习”与“实历”的教育原则。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等更是注重“行”,将“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作为一条教育原则。重视“力行”这一德育思想,特别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当前,学校德育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言”,不重“行”,有的甚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对此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矫正其不良行为。上述教育家在这些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②要引导学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行为准则而不能背离;③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实际行为体验中矫正不良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④教师要目标明确,躬身表率。
      三、自省和自克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既要重视教师外在的规范导引,更要重视学生内化。孔子深刻认识到了“教与学”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学生加强自身品行修养提出了三大目标:①严己宽人。②“求诸己”,即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教育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孟子对这一思想进行推理演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③行为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荀子则提出:“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这些德育思想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重要的借鉴意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加强自我教育和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正是这种方法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批判、发展地加以运用。
      四、改过迁善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德育中,教师正确对待犯过失的学生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是成功转变问题学生的关键。我国古代许多大教育家,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孔子、孟子的经验告诉我们:①教师要真诚地爱护学生;②要使学生清醒地认识错与非错;③教导学生正确改错;④使学生明白世人的伦理美丑观。孔子教导犯过失的学生,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这是一种真诚纯洁的师爱,它导引学生正视现实,向往真理。孔子劝教学生“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他教导学生要自省,犯了错误要“自讼”,认清错误的根源,要正确接受别人的批评,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之与言,能无说乎,绛之为贵”(《论语·子罕》)。他教导学生要善于交友,同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不与诌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诽谤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体现着循循善诱原则。孟子还教导学生认识伦理美丑观,他认为一个人能否受人欢迎,不在其原有的美丑,而在他能否力求上进,改过自新。他说:“而子蒙不洁,行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并教育学生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他认为人能不固执己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日迁于善。现在,我们一些教师总是歧视学困生和问题生,厌恶学困生和问题生,不管学困生和问题生,以至学困生和问题生在心理上失去安全感和所属感,与老师产生深深的隔膜,在行为上破罐子破摔。面对古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不知会否发生心灵的震憾,深为愧疚而有所作为。
      五、长虑顾后,补偏就中
      “长虑顾后”即教导学生以忧患锻炼,使之“明道”、“从道”,使其不要只顾眼前狭隘利益,而为长远利益打算。荀子的这一德育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宏愿,大而言之,就应当教育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长思虑,忧患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生产力水平低、科技落后,与世界强国相比,差距很大,在国际事物中还处于受排挤,受压制的地位,以激发学生发奋图强、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感;小而言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选择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必须面对挑战,全面发展。
      “补偏就中”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品格上的缺陷,补偏救弊,使之立于“中道”,不偏不倚。这一德育思想对培养健全而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
      六、乐道与安仁
      我国古代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将它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孔子、孟子、荀子、王守仁、王夫之、戴震等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孔子教育学生不仅行为要符合“仁”道,而且要以“仁”道为自己的爱好与信仰,他不仅重视人的行为与思想的进步,而且更重视其道德情感的培养与信仰的确立,他劝导学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雍也》)。荀子认为德育的目的是彻底改变人的感情,培养学生不可动摇的意志和情操。他教育学生依据礼和中道,划清善恶界线,培养好善恶不善的道德情感,“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修身》)。在教育方式上,王守仁则提出了由情感激发引导礼法教育的观点,王夫之也提出了“求适其情”的教育观,戴震则进一步指明“牖其昧而进于明”。他们都重视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情感,建构学生的伦理心理,使学生把社会伦理道德要求变成发自内心的情感追求,变他律为自律,变群体意志为个体的自由意志,进入道德自由境界。这一方法对我们今天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借鉴意义可谓大矣。
      中国古代教育史渊远流长,儒学素来奉为正统,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笔者虽着力研究,但学疏识浅,拙作所谈或可算珠海拾贝,不得要领处,谨请大家指正。更希望众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之余,着力历史教育科学成果的研究,于教育实践中丰富发展,以裨于我们伟大的灵魂工程。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 探究 价值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