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简评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从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看我国科教兴国战略

    时间:2019-05-13 03:27: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提要]李斯特立足于德国当时经济落后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生产力理论,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在重温李斯特著作时认识到,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对财富创造具有巨大的作用。这些重要的论述对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并试图从精神生产力的角度对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一、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历史学派在19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派。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他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产力理论。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交换价值的原因,而不是结果,生产力要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李斯特还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扩散有其自身规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生产力源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因素。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精神生产力包括艺术和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体系中,精神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李斯特认为精神(非物质)生产者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因为他们“生产了生产力”。
      李斯特特别重视精神生产力对财富创造的巨大作用。他在一开始提出,把欧洲各国的情况与亚洲各国的情况相比就可以很明确地明白:“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国家生产力的影响很大”,他将其称为“精神力量”、“精神资本”。他解释到:“许多世代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等积累的结果”就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资本”。他还用精神资本来解释古代国家比现在国家人手使用多,工作艰苦,个人拥有土地面积大的情况下反而吃穿却比不上现在的现象。所以强调任何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退,都决定于是否能够将前人的成就加以运用,并且用自己的能力来加以发扬光大。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不仅体现在个人生产力、各种物质生产部门中,还体现在进取精神、刻苦耐劳精神、重视公道精神、自由独立精神、宗教、教育和道德状况之中。
      二、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思考
      自从魁奈把经济学变为一门科学之后,一直把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都认为精神生产是非生产性劳动。再往后,萨伊虽然是斯密理论的继承者,但是两者对于精神生产的态度截然不同。萨伊指出:斯密之所以不把精神劳动看成是生产性劳动,源于其狭隘的财富概念。萨伊既不愿彻底抛弃斯密的交换价值观,又想把精神生产归为生产性领域。李斯特既真正地突破了斯密的狭隘的财富观,又克服了萨伊为了把精神劳动纳入生产性领域而造成的理论矛盾,第一次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精神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李斯特把物质生产看成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成果,他对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
      精神生产力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主要是指,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等。
      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有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制度与法律的公正、自由,国家力量的强大等,也就是精神生产力。
      李斯特对精神生产力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为了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应动用一切力量,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证法律的公正,保证国内市场的自由、统一,与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贸关系,有效地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精神生产力就是一种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指出科技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科技创造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由人们受教育水平所决定的,而个人创造能力又构成国家整体创造能力。所以,只要一国人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该国人民的整体科技创造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力提高,这样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也会壮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论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精神生产力理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理论的内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利用。
      三、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经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也就是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我国的精神生产力,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发展生产力要依靠科技、依靠教育。我们要加大教育和培养投入,把钱用在刀刃上。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提高本国人民的知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先导模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同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优化人力资源的产业分配结构,改进人力资源的增量结构,使人力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我国产业高级化的需要。
      (二)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同时也要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着力于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包括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努力创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根本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三)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为中国崛起积累精神资本。我们拥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在无形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渗透。面对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和物质观念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冲击,我国如今的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必须面对现状,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牢固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中国的崛起积累精神资本。
      (四)建立科学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制度的优化也是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增强人们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让分配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性。内部公平性能够消除人才后顾之忧,外部竞争性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
      总之,一国发展靠人才,最终靠科技、靠教育。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正如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精神生产的成就越大,则物质财富的产量就越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图书馆,1981.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王仲君.李斯特的“国家生产力”理论及其意义[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英]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热词搜索: 李斯特 看我 兴国 生产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