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那一抹青的独特艺术语言——青花分水:青花分水技法

    时间:2019-05-12 03:19: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瓷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重要部分,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有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更是孕育出了许多璀璨的陶瓷制品,在众多陶瓷瑰宝中有一颗闪着蓝色光芒的翡翠,那就是誉满中外的青花瓷。青花,是中国传统的瓷器装饰,它是以钴为着色剂,在生坯胎上描绘出纹样,再施以透明釉,经1 3 0 0℃高温一次烧制而成。青花创烧于唐代,成熟于元代中朝,明、清两代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装饰的一种主要装饰工艺,虽然它仅以单一的青色作为表达手法,但它却像水墨画一样变化万千,意趣无穷。如宣德青花的深蓝色,凝重艳丽;成化、正德青花的淡蓝色,清雅秀丽;嘉靖、万历青花的浓蓝色,浑厚浓艳;康熙青花的鲜蓝色,漂翠鲜明,艳而不俗。由于钴土矿来源不同,以及釉料烧成气氛,操作手法的差异,致使各个时期青花形成不同的时代特色,元青花的纹饰密布气势磅礴,勾线搨料,笔致生动;水乐、宣德青花水路均匀,青雅俊秀,勾线染色,工细严谨;成化时发明了“分水”装饰手法。当时主要是双勾分水。一般是先用青料勾好物体或者画青纹样后,再用以青料调制的水料用特制的“鸡头笔”填入物体之内,使其色彩平和、温润,几乎没有笔触,使青花清丽鲜亮,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艺术效果甚佳,这是青花彩绘技法的一大进步,一直影响至今;康熙青花“料分五色”,娇翠欲滴。民间青花构图空灵,富有活力,形象简练,笔意奔放,妙趣无穷。数百年来景德镇陶工们前仆后继,在制瓷实践中,经过改进、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青花独特的艺术语言。
      分水,主要是为了描绘对象时增强其表现力,在色度上拉开距离,丰富视觉效果,突出形象特征。分水技法是传统青花瓷绘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用青花料在瓷器坯胎上勾勒纹饰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的色调,这一过程谓之“分水”或“混水”。分水是表现和处理画面色调的一种技法。历史上,分水技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繁盛到衰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其实,各个时期在青花作品中的分水手法不同,表现形式各异,应是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和加以汲取的。元代中朝已经稳定地掌握了青花的发色效果,烧制青花大批量进行,造型趋于博大、浑厚、凝重、气魄雄伟、装饰构图多层次、纹样分布繁密,形象严谨生动;明代造型古朴、线型柔和流畅,装饰深受当时画风影响,多为写意工笔而无板滞之感,技法更趋成熟,人物、花鸟、虫鱼等装饰非常细腻,分水也随之而变化。在景德镇陶瓷馆所藏的明青花瓷盘《爱看春水入江图》,山石采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最亮处空白,轮廓边缘部分分以浓水,悬壁由上往下刷水,色阶变化很大,很具力度和厚度,河水空白,远山分以影淡,颇具浩瀚、苍茫之感。树枝、人物、衣纹分以浓淡相间的平水。整个盘子简练、明快、色泽丰富而大气。明代在轮廓外晕染这一技法,丰富了青花分水的艺术手法。
      发展到清代,陶瓷制造达到一个鼎盛时期,青花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立于斑斓的彩瓷之首。康熙时期,政治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相当活跃,陶瓷装饰也充分吸收各种艺术之特色,创出“色为五种”的方法。青花料水分为“最浓、浓、浓水、淡水、影淡”。技法也采取多种手法,有洗、晕、划、填同时并用。如康熙年间的——凤凰山水瓶,其画风挺拔、刚劲、笔意参差变化。而分水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地皮留有苍劲古拙的线条,地皮山坡下的河边,施以最浓水;山石吸收水墨画的皴法用笔,使纹饰不但莹澈明爽,而且形成丰富的层次,山坡远处,刷上几大笔浓水,发色浓而不艳,沉着、稳定;房舍、人物衣纹均以浓淡相间的料水染色,平而匀静;参差不齐的树枝,有的染以淡水,有的干脆空白,突出枝干的笔意,山峰轮廓内不分水,在紧绕着山峰的云头,却以浓水的水分上层。在分水设色方面表现肯定,一笔下去,甚至几个色阶都表现在其中,毫不呆滞刻板,明快、醒目、丰富、酣畅。
      综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逐渐形成以下几点:(1)平色水(平水),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这种手法多用于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2)水迹纹(浪头纹),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这种手法保持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浓,如景德镇产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简洁的枝梅俏拔而立。大面积的地域,分上水迹纹,一层压一层的自然而出的水迹纹理,潜在形成流动的趋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自然、醒目、艺术感强。(3)晕水,根据画意,从淡到浓或由浓到淡,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4)洗水笔尖蘸浓水,笔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流畅、痛快。如康熙时青花分水就多采用此手法,一笔下去,色为几种,色度显得非常之丰富。(5)点水,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起衬托的作用。在民间青花中,青花分水应用更为灵活。如灰可器,器皿通体都是以分水为骨架,分水以它独特的纹体,随着不同的造型线以间隔,连续而组合构成纹样。空格处,根据作者的意图,描绘画面,有向往丰收的纹样,如棉花、茶花、小麦等。表示吉祥的纹样有:暗八仙、博古等纹饰。分水的骨架疏密适当。随着坯体造型而起伏变化。从分水骨架色调变化上,可以独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朴素并颇具偶然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民间艺术就像自然界里烂漫的山花,自然、纯朴,散发出泥土的芳香,艺术家凭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吸取民间艺术自然、洒脱之美,加以艺术处理手法,又别具新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变化,如一味沿袭,跳不出规范和模式,那将丧失其艺术魅力,在发展中求变,一改清中后期的一味堆砌、繁琐和民国瓷的粗制滥造。一直至今引领现代青花主流的青花大师——王步,就是一位勇于创新,自成机杼的大师。在深厚传统基础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所应用分水的技法也是变化莫测,他不仅在分水笔上掌握的相当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做到“物为我用”,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如利用甘油,覆盖装饰部位,利用坯体吸水相当慢的特点,在装饰部位均匀施上一层薄薄的稀甘油,用小匙匀适量的料水,放于该部位上,若要平水,则均匀转动,要浓淡变化,则把这部位多侧于一边,低者自然浓,这与以笔分水效果又不一样,显得更加润泽。王步先生许多瓜果蔬菜小写意,多分以淡水,在转折间点缀一两点最浓的色块,使整个作品显得俏拔、清淅、明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基于传统,独辟蹊径,敢于创新的思想形成了庄重浑厚、宁静简洁、个性鲜明的现代青花分水这门独特的艺术语言。现在是信息时代,文化、艺术交流相当广泛,各种艺术流派相互渗透,许多艺术表现手法也影响着青花装饰,青花分水也吸收不少独特的装饰手法,加以分析有:(1)吹喷法:用吹管或喷釉机,把调好的料水,喷到坯胎的装饰上,可喷出浓淡不同的层次,颗粒的点面变化,可形成迷迷朦朦薄雾、浓暮的感觉,人工直接吹,色块小,变化丰富,更显细腻。(2)浇洒法:以适量、适度的料水,根据作者的意图,浇洒在坯胎上,再以纹样装饰,使整体效果完整,这一手法与装饰纹样吻合,效果非常大气、生动自然,色阶变化丰富,有时还产生出作者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3)皴擦法:以海绵或棉花等吸水物,蘸上料水,在装饰部位皴擦,重则有斑剥感,轻则给人以柔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此手法赋予肌体自然变化的质地感。青花装饰中,分水这一手法就是十分强调了水与色、水与线、水与画的艺术效果,分水和线条纹样、装饰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线条结构,要相应地采用适当的分水方法,要充分掌握,了解各种分水技法所达到的不同艺术效果,才能很好地使分水这一手法的装饰效果达到相应的吻合,分水是一项高深的工艺,因为青花装饰主要是在立体的器型上作画,加之坯体松脆,用笔必须保持高速度,做到眼明心细、手准,不允许你细描细绘,画时略停顿,即现笔势凝滞,烧成后就有很重的水浪,分水更要求快,否则水分太多而损坯体,只有靠长期的实践和熟练的技巧才能将青花分水的艺术效果发挥出来,使之成为完美的艺术品。
      青花是火的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工作者的巧手打扮,还依赖于烧成后白里泛青釉色的莹衬以及充分发挥原材料的特性与质地美,才能创造出完美的青花艺术作品,怎么才能使这一抹青色在未来绽放更璀璨的光芒,我想是值得每一位陶瓷艺术工作者深思的。

    相关热词搜索: 青花 独特 那一抹 语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