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在科学课上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_如何促进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时间:2019-05-03 03:15: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我们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81-02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我们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灵活设计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多动脑、动手,体验科学探究和实验过程,这样就一定能很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品质,发展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更好促进学生的创新。 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创新
       兴趣,始终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之一,兴趣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刺激力,激发兴趣,发掘好奇心,培养求知欲,有利于诱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又要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科学课教学中,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比如:《磁铁的力量》一课,观察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发现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易操作,需要材料多,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物体的距离有无关系”,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最简单的就是将直尺放平,在直尺的起点处放一颗小铁钉,然后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这样通过用“距离远近比较同距离吸引几个铁钉”来观察磁铁吸引几个铁钉的能力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更简单、直观、科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执行了教案,体现了教改,更丰富了课堂过程,充分地诱导了学生的在科学学习中创新。
       2.给学生创设创新的课堂学习情境
       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到问题而引起的,要结合实际,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创设的问题不应局限在教材内容,而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 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课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充分调动自身与情景相关的已有认识,努力就各种解释不清的现象提出问题,经集体努力逐步明确待研究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思维冲突的教学情景。
       如《蜗牛》一课教学。在上这一节课时需对蜗牛进行观察,可是 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观察它了,它就会自觉的从壳里爬出来。上课时学生也发出了感叹:“蜗牛不出来怎么观察呀?”看着他们焦急而无奈的表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对怎样让“蜗牛出壳进行”探究?于是我就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蜗牛不是不出来吗?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它出来,怎么样?“行”学生异口同声。我又抓住时机,说:“现在小组就讨论:用什么方法有可能让蜗牛爬出来?”学生们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想出了许多可能让小蜗牛出壳的方法。有的小组认为:用食物引诱;有的小组认为:把蜗牛放出来;还有的小组竟认为“用力往里吹气它就会出来”;“那同学们认为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学生明确了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后,我又指出:“下面各组就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验证,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找老师,开始吧!”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取水的取水,找火柴的找火柴,切苹果的切苹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当一个兴奋的声音传来“蜗牛出来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只听这位同学接着说:“我们是把蜗牛放在瓶盖上,然后往上洒水,就象下雨一样,但水不能没过蜗牛,过一会儿它就爬出来了。因为我家的墙上总是在下完雨之后才会有蜗牛爬出来。”瞧,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科学探究了,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所希望的吗?看着那张兴奋的小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必须要有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教学方法之中,也体现于课堂教学评价之中。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影响着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每位教师都必须努力优化课堂学习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课的学习中实验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一环。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依靠教师简单地讲授给学生的,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给予他们这种机会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能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自主评价,对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很有帮助。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仅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也能确立他们的评价主体地位,使他们能摆脱传统的习惯于接受教师指导、评价的方式的束缚,树立起实验的信心,获得我能行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自我创新的形成。 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深入的反思。你要对自己或别人的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必须去倾听,去思索,哪些是好的,哪些不行还需改进。这种思维活动的真正介入,可以使学生对实验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实验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大家都来参与的实验设计的合作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会点亮每个合作者的智慧,在扬弃中凝炼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所以,当学生离开课堂时,带走的不应该只是有限的科学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科学课》2005年第九期
      

    相关热词搜索: 课上 促进学生 培养 创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